档案馆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现代材料结合运用的民族风格,获取明快细腻,虚实相间的立面效果,以使建筑与功能完美的融为一体。 本项目外装饰力求简洁现代,采用青灰色面砖、灰色小青瓦与白色、灰色氟碳漆、灰蓝色玻璃窗等淡雅的现代材料装修,细部处理上更生活化、自然化,使之更富有人情味,使档案局(馆)办公人员及外来办事人员感到亲切自然。 内装饰公共部分、走廊、楼梯间及电梯间采用花岗岩地面,其余房间采用地砖地面。 所有踢脚线均贴瓷砖,其余墙面为刮瓷并刷涂料。 所有窗采用节能的铝合金中空玻璃窗。 坡屋面采用自防水现浇屋面,刚性防水一道,柔性防水一道,及挤塑板保温层。 楼地面采用现浇100厚钢筋混凝土。 竖向设计根据地形条件,与城市道路高差约一米,总体用地平整,适宜场地建设,建筑前区设置绿化景观广场,结合人行广场铺地的设置及绿化的营造使档案馆前区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强化干净、整洁、舒适、宽敞的对外形象。 (五)建筑防火及消防设计 本建筑地上四层(局部三层)。 建筑类别为多层民用建筑,档案馆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防火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有关要求。 建筑物东南、东北、及西北均有比较开敞的空间,满足消防车到达;档案库房及业务用房适当位置均设置有专用疏散楼梯及消火栓箱,满足消防要求,大楼直接面临广场及道路,满足消防扑救要求。 建筑按规范要求设有两部楼梯,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各个房间门至最近的疏散楼梯的距离及疏散总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本建筑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各设两个疏散口,均满足规范要求。 设置室内外消火栓,满足规范要求。 各专业的防火要求,详见各专业说明。 (六)绿化环境设计建筑设置景观广场,在建筑周边作花池和斜坡绿化,让绿化进入建筑中,建筑融于绿化中,美化建筑环境,给档案馆办公人员及外来办事人员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氛围。 (七)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作无障碍设计,在主要出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卫生间设置无障碍厕位。 (八)防灾设计人防设计本工程人防设计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考虑暂不设置。 最终以人防部门意见为准。 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 防洪设计:本建筑所处地势均高于周边环境,故无山洪灾害发生。 (九)卫生及环境保护雨污分流:卫生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经雨水管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系统。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本建筑无噪音产生。 (十)室内环境及装修室内采光、通风、日照的设计满足相关规范规定,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室内装修,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室内外装修以适合档案馆建筑使用特性及投资水平为依据。 (十一)建筑层高,四层局部为坡屋顶,(从177。 )。 (十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178。 占地面积:178。 建筑层数:4层(局部3层)建筑面积:2835m178。 其中:库房面积:958m178。 其他业务及办公用房:1877m178。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停车位:15辆(地面) 结构专业设计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贵州省晴隆县;主要功能为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室、阅览室、档案馆技术用房及业务用房等。 (2)本工程结构型式;方案一为地上四层(局部三层);方案二为地上五层(局部四层),单体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及功能要求,结构型式均为框架结构。 长、。 设计依据(1)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自然条件:㎡、㎡,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3)有关部门批准通过的报建设计文件(4)主要采用设计规范及标准:(A).《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B).《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C).《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E).《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F).《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G).《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版)(H).《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I). 其它现行有关结构设计的规程及规范(J). 采用标准图集:国标02SG614, 国标03G1011.国标03G3221(过梁)建筑分类等级(1)本工程建筑安全等级:二级;(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暂定为丙级;(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 (4) 钢筋砼结构抗震等级:四级;(5) 建筑防火分类:二类,耐火等级:二级。 主要荷载取值(1)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大型设备按实际情况考虑):(a) 办公室、㎡;(b) 普通档案库≥㎡;(按实际情况考虑)(c) 密集架档案库≥㎡;(按实际情况考虑)(d) ㎡;(e) 电梯机房:㎡;(f) 走廊、门厅、卫生间:㎡;(g) 楼梯:㎡;(h) 消防疏散楼梯:㎡;(i) 上人屋面:㎡;(j) 不上人屋面:㎡。 (k) 储藏室: ㎡。 (2) 风荷载: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3)地震作用:;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暂按Ⅱ类考虑;;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 结构设计(1)本工程不设置结构缝。 (2)结构型式:框架结构,结构柱网尺寸:。 地基基础设计本案各单体建筑基础设计等级暂按丙级考虑。 基础型式暂按浅基础考虑,对特殊地质条件下考虑桩基,力求投资最省化。 结构分析(1)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SATWE”电算程序计算,用户编号为N315。 主要结构材料(1)主要受力结构构件(梁、板、柱)所采用的砼强度等级均为C30;(2)梁、板、柱边缘构件受力钢筋暂按HRB400级钢筋考虑,梁、柱箍筋暂按HPB235级考虑。 (3) 填充墙采用符合环保节能要求及符合防火等级、耐火极限要求的新型轻质砌体材料。 三、给排水专业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设计依据本工程给排水设计按建筑功能要求,分别设置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 (二)、设计依据建筑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资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现行相关规范(三)、主要内容生活给水系统(1)、水源生活水源由相邻规划城市道路市政给水管道上各引入一根DN100给水管,在建筑室外形成双路环管供水,市政水压水量满足消防要求,室外消火栓系统与给水系统合用,室内消火栓系统为常高压系统,设置屋顶水箱。 (2)、给水系统本工程给水方式:市政常压供水。 (3)、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书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进行计算各用水部位统计结果如下:用水部位用水标准单位数量用水时间变化系数用水量(立方米)最大日最大时平均时办公楼L/人班240绿化用水L/平方米次600未预见水按本表以上项目的10%计合计(二)、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火灾初期灭火由屋顶消防水箱供水。 火灾时由市政给水管道提供消防用水满足水量水压要求,设置水泵接合器水源不足时由消防车供给,消防车压力不足时采用临时手抬泵加压。 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直接利用市政管网供水,与低区生活给水管DN100共用管道系统。 气体灭火 建筑灭火器的设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本工程按A类火灾配置场所选用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个消火栓处、档案库房、消防控制室、配电室等处配置。 气体灭火装置档案库设置柜式七氟丙烷灭火柜。 (三)、排水系统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生活排水系统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 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系统室内外雨水经有组织排水收集后汇入市政管网。 (四)、管材选用给水管:给水泵至屋顶水箱、生活给水立管均采用钢塑复合管。 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给水管。 消火栓系统采用外壁热浸镀锌钢管,卡箍连接。 室内排水管支管采用UPVC管,立管采用螺旋消音排水管。 室内雨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 室外污水、雨水管道采用FRPP模压排水管,承插连接。 室内部分排水立管采用UPVC螺旋消音排水管,承插粘接。 电气专业设计(一)设计依据主要设计规范:《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国家现行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建设单位确定的建筑方案。 (二)设计范围为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弱电系统。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 (三)在档案馆内设配电间。 用电量估算为 169KW。 应急照明采用EPS作为备用电源。 (三)按三类防雷设计,接地为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二级保护对象,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在各业务用房、档案库房、走道等设置报警探头等。 一层设消防值班室。 (五)弱电系统含网络、电话系统。 五、暖通专业设计(一)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J212000;(二)设计范围 空调系统设计;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建筑节能设计。 (三)空调、通风、消防及环保晴隆县综合档案馆属于县级(丙级)二类档案馆,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置必要的通风空调设施:(1) 缩微阅览室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拷贝复印室设置机械排风和空气净化设施;(2)静电复印室、熏蒸室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废气排放满足环境保护有关要求;(3)中心控制室设置局部空调系统;(4)母片库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控制温度13~15℃,控制湿度35%~45%。 公共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方式通风换气,机械排风量按12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