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3 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实现公立医院药品的配送管理; 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建设的效果。 14 第二章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模式 、区域卫生信息网络与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平台的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明确要求 , “ 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 通过建立起适用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使医疗服务人员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经过授权就及时获取到必要的信息,用来支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公共卫生工作者能全面掌控人群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 作;使居民能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到贯穿持续医护过程,横跨医疗服务机构,跨越地理位置的医疗服务;使卫生管理者能动态掌握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信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的目的。 但是这种信息化发展的期望需要一个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支撑。 通过这样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将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健康数据整合为一个逻辑完整的信息整体,满足与其相关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使用。 这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从技术体系架构、业 务系统制度到人员组织协调都远远高过医院信息化的复杂程度。 区域卫生信息化不仅是技术实施项目,更是医疗业务变革的过程。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过程必然也是传统医疗模 15 式改变的过程。 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正是认识到这种以居民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远景和实施难度,才将其做为重要的战略发展要点。 卫生部《 20xx20xx 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区域化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 并 明确提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工作目标 是 : “ 围绕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以地(市)县(区)范围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工作,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 ” 可以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建设共享与整合的区域健康档案和卫生信息管理体系 平台, 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实现区域内各卫生系统信息网上交换、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集中存储与管理,资源共享的卫生信息化区域, 是医药卫生管理的必由之路。 目前 国内的 区 域卫生信息化建设 发 展迅速,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为核心的 区域 信息化建设项目在不同地区也已经开始了探索 , 积累了 不少 经验和教训。 在国家 医疗体制改革和 卫生信息化政策的带动下,各省、市 、自治区 卫生厅、局积极推动建立本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 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在区域电子政务系统、卫生统计信息系统、 16 社区医疗保健信息系统、区域网络挂号和转诊系统等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 目前,我国随着医疗服务改革进展的同时,区域卫生信息化已经初步形成几种模式: ( 1)横向整合模式 由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横向整合医疗服务,统一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或医院集团,如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集中式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市属医院的整合和实验室结果和医学影像系统的共享建设 ,成都市温江区的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医疗系统 建设 , 河北宽城县的基于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医疗卫生系统建设, 都属于横向整合的典型。 ( 2)纵向整合模式 大型医院与周边多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协作,实现双向转诊和医疗信息共享,如北京市复兴医院整合周边社区卫生服务和深圳市一些大型医院和多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协作的探索。 ( 3) 由行政部门发起建设的垂直信息管理 模式 系统如卫生统计报告系统、电子病案报告系统、计划免疫信息系统等等,由各个医院的相关科室从垂直部署的应用系统中上报相关数据。 通过以上不同的道路的探索,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从业人员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缺乏资金投入问题、长期业务模式不清问题、各种技术标准问题、以及安全与隐私问题等等。 国外在解决某些方面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我们应该向 17 国外多学习经验和教训。 同时在一些问题上我国又有自己的特殊问题,例如中外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侧重面是有区别的。 国外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大多以电子健康档案 为核心,着重解决临床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而国内区域卫生信息化更多是为满足公共卫生或者卫生管理方面的需求。 对于发达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且卫生标准体系相对完备,因此推动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临床医疗信息的共享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而我国的卫生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卫生信息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尚不具备建设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条件。 因此,在现阶段推动建设的方向应结合最紧迫的需求,从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领域开始做起,从投资收益明显的领域做起,从小规模试点项目做起是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工作的现实选择。 、区域卫生信息网络与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平台的架构 区域卫生信息网络的 架构体系 ,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 ( 1) 分布式 (Federated) 分布式结构中央不存储实际数据,只存储索引和提供身份认证和记录定位服务。 功能特点是: a)记录索引数据存储在中央位置; b)所有的记录数据存储在源位置; c)所有的安全存取、认证和授权都是集中控制的; d)主患者索引用来鉴别正确的患者; e)定位器定位患者数据; f)源站点在预定义的模型上运行。 18 ( 2) 集中式 (Centralized) 集中式结构中央 即存储实际数据,也存储索引并提供身份认证和数据获取服务。 功能特点是: a)所有的记录和索引数据都储存在中央位置; b)所有的安全存取、认证和授权都是集中控制的; c)主患者索引被用来鉴别正确的患者; d)数据提供方要按照预先定义的模型操作; e)中央储存库必须支持高有效性。 ( 3) 集中 与 分 布 结合 式 (Hybrid) 集中分散式结构中央存储部分实际数据,存储完整索引并提供身份认证和部分数据获取、部分记录定位服务。 a)所有的记录索引存储在中央位置; b)部分记录数据存储在中央位置; c)完整的记录数据存储在源位 置; d)所有的安全存取、证明和授权都是集中控制的; e)主患者索引用来鉴别正确的患者; f)记录定位器服务定位了患者数据; g)在预定义的进度表上运行源站点。 19 、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的互操作性和集成 网络 集成有 多个 的层面,包括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有不同的方法,包括点对点 ,中间表 ,中间件 ,集成库。 无论是哪种层面,何种方法,其目的都是解决企业内部异构数据库,不同 供应商 ,众多应用的 协同 、互通与共享问题。 而互操作性则是要解决企业之间,或者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 协同 、互通与共享问题。 区域 内部系统的集成是互操 作性实现的基础。 20 、区域卫生信息网络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基于网络实现计算机互操作性的基础。 当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区域卫生网络建设的瓶颈。 许多不同的标准开发组织 (SDO)和其它协会已经开发了许多卫生信息标准以响应应用开发和集成的需要。 这包括: a)词汇和术语标准 在专业领域里定义一部字典,对概念进行规范和分类。 b)消息交换标准 定义一组消息及传送协议使应用系统能为它们的运作目的交换病人信息。 c)医学文本标准 定义用于持续保存的临床信息表达的格式和内容结构。 一部文本能独立于任何传送和存储场景维护它自身的唯 一标识和内容的持续性。 d)功能标准 定义一组系统要求来刻划对某一类系统共同的功能期望。 另外,越来越多的通用 IT 标准被应用于医疗机构的 IT 基础设施的集成,例如用户认证、安全、目录服务,以及存储系统的使用、分配和管理等等 、 区域卫生信息网络 必须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必须遵循的标准规范主要包括: 卫生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xx20xx 年)》 20xx年 10 月 21 卫生部《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本理论框架》 《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分类与基本数据》 《国家卫生数据字典研究》 卫生部《医院信 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20xx 年 4 月 卫生部《医院基本数据集》 卫生部《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研究》 卫生部《社区卫生信息技术标准》 卫生部《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功能规范》 20xx 年 11 月 卫生部《社区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 卫生部《社区居民标准化健康档案》 卫生部《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20xx 年 12 月 《妇幼保健基本数据集数据元标准》 《广东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20xx20xx 年)》 20xx 年 2 月 《佛山市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成果》 20xx 年 8 月 《江门市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成果》 20xx 年 8 月 GB/T 152371994 术语学基本词汇 GB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 GB936188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GB50174- 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BMZZ120xx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 1833620xx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 22 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23 第三章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 基于 区域医疗 卫生信息共享和 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快捷、实时监管的 全民健康保健和 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卫生信息化的重点是推进 电子病历、 健康档案、 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等信息化为着力点,加快卫生信息标准化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卫生部确定的重点建设“三三五工程”,包括 “三个基础” :标准化健康档案、电子病 历 基本架构、数据字典。 “三级平台” :地 /市级平台、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 “五个业务系统”:医药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信 息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医药监管信息系统。 基于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的难点 , 在于 对 以前已经建立的健康档案 ,主要是纸张档案 ,实行数字化管理。 不少地区纸质 健康档案 堆积如山、五花八门,无法应用,形成“死档”的现状严重。 如何将健康档案形成标准化结构、标准化内容、标准化格式、标准化数据集、标准化数据元、标准化代码 的电子化档案 ,如何将“死档”变成活档,需要 对 健康档案 的 科学架构和内容 进行深入 的研究。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已经建立的健康档案,进行标准化、数字化处理。 24 对于新建的健康档案, 需要 通过 建立与医 疗信息、公共卫生信息、预防保健信息动态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 系统,形成动态的、活的健康档案。 、 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的设计 传统的就医模式是通过纸质病历或登记本方式,由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登记,这种方式存在手段落后、数据记录不全、信息查询不便等弊端。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开始为病人建立各种档案,对病人进行身份记录与识别。 但由于各使用单位分散建设,没有统一标准,各种档案只能在本单位内部使用,无法满足区域内统一应用、数据集中、信息共享的发展需求。 居民健康数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居民个人可以提供健康趋势分析、疾病预警、健康提示等服务,对卫生机构可以提供居民身体健康统计,提供疾病统计分析,传染病监测和控制等服务。 区域 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 区域健康档案 涵盖 居 民 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记录,包括 基础 信息 以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教和计划生。某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木的采购与运输关,派专人到各地采购按图纸规格选购苗木。 选购应遵循“高质量、严要求”,选购数量略多于设计用量,做到留有余地,以便日后更换。 选择生长健壮,形态好,树冠丰满, 无病虫害,规格达到设计标准的苗木。 为了避免病虫害的危害,原则上应从当地采购苗木。 起苗及选苗:起苗时要选择好适宜的时间季节,这对确保成活很重要。 掘苗的时间因地区树种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总是避开旺盛生长的季节和极度休眠期
能有效避免驻波产生的厅堂长,宽,高比例(同一组中 L, W,H 可以互换)。 W HL31.36.38.33.39.33.38.39.28.29.29.35.39.38.39.13.13.13.14.14.15.16.16.18.19.21.23.26.27.27.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 总之,用户应尽可能按上表的长,宽
面积从 24— 57平方米不等 . 建 筑 多层 小高层 高层 10% 30% 60% 毛坯 全装修 毛坯与全装修 27% 67% 6%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建筑规划上,今年开盘的物业大多以高层为主,占到了 60%。 远远超过采用多层的楼盘,即使小高层也只占到 30%的份额。 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部分高档楼盘地处市中心,受到土地、环境、建筑面积等多方面的制约,因
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速度。 ( 2)其它中小型机械设备按照施工部署,根据分阶段进度要求,配置足够,并及时组织进场。 ( 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转,机械设备完好率保证达到 95%以上,利用率保证达到 75%以上,加强设备管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 1)项目部建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网络体系,实行技术人员岗位承包责任制,逐级责任 到人,一级抓一级
化同步”战略进行了安排部署;州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州扶贫开发、水利工作会议对落实“三化同步” 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 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组织力量对粮食、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业等 24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了专题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并在近期专题召开了全州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大会 ,
时,积极外部招聘引进,为企业培养一支过硬的员工队伍。 我们的人员管理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善待员工,规范?w4!9 一、确定标 =oW!A GM =Ksbr 知识层次:为了符合 GM花园小区高品质物业管理的要求,管理层人员除要求 100%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以外,部分岗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操作层人员全部要求高中以上文化,保安岗位必须要求是退伍军人,以保证队伍素质;维修岗要求全部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