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运输机的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f=16kn,v=140ms,径d=460mm(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241286HBS, l im1 7 3 0 , 6 0 0H F EM P a M P a,大齿轮为 ZG35Si,调质处理,硬度为 241269HBS, 选定高速级齿轮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输送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 8 级精度足够。 2)通过查教材表 111 选择小齿轮的材料为 40Cr,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41286HBS, pa6001lim MH  ,大齿轮为 45 钢,调质处理,硬度为 241269HBS,pa5502lim MH 。 3)小齿轮齿数 21z1 ,大齿轮齿数 94z2 4)初选螺旋角 o14。 5)压力角 o20。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设计公式  3 2d1tt1 .u HEHH ZZZZTK (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数值 1)试选载荷系数 HK ,区域系数 HZ。 2)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T1= m=18120N mm。 3)通过查教材表 116 选取齿宽系数 1 4)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通过查教材表 115,取安全系数 s=1    pa550pa1 pa570pa1 2l i m221l i m11MMSKMMSKHHNHHHNH 6) 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7 0 6 3 6 6 6 6 36 3 1346 6 6 3 2/5 6 a n4 5 a n945 6 a n0 1 a n212/)t a n( t a nt a nt a n4 5 14c o s1294/5 6 o s94a r c c o sc o sh2z/c o sza r c c o s0 1 14c o s1221/5 6 o s21a r c c o sc o sh2z/c o sza r c c o s5 6 o s/20t a na r c t a nc o s/t a na r c t a n139。 2239。 11*an2t22atooo*an1t11atooontZzzzodoootattatoo 6)螺旋角系数 98 o sc o s o  Z ( 2)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的最小直径 1d  mm7 7 mm5 5 09 8 0 8 94 3 21/94121/941105 1 .u3432d1tt1 HEHH ZZZZTK ( 3) 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 圆周速度 v。 s/m6 5    ② 齿宽 t1d 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5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① 由《机械设计》表 102 查的使用系数 AK。 ② 根据 v=, 8级精度,查《机械设计》图 108查的动载系数 VK。 ③ 齿轮的圆周力 NNTF 4 0 6 97 7  ,mm/ 2 3mm/7 7  ,查《机械设计》表 103 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HK。 ④ 查《机械设计》表 104 用差值法查得 8 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撑非对称分布时, HK。 则载荷系数为   HHVAH KKKKK 5) 计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 圆直径 33t1t1HHKK 6) 模数 mm6 6  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 2) 试算齿轮模数,即  3 saa21d1tnt .z co s2m FFF YYYYTK   2) 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 试选载荷系数 FK ② 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的重合度系数      1 4 o s 2 0 . 5 6 2t a n 1 4a r c t a nc o st a na r c t a n tb  6 4 4 o s/6 3 o s/ 2b2v/    7 0 4  VY  ③ 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的螺旋角系数 9 1 2 0147 0 2 01   Y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6 ④ 计算  FsaaYYF 由当量齿数 9 8 o s/21c o s/zz 331v1   , o s/94/ c o szz 332v2   ,查《机械设计》图 1017得齿形系数 FY , FY 查《机械设计》图 1018 得应力修正系数 saY , Y   1sa1a FF YY    0 1 4 2 7 1 8 1 2sa2a FF YY  因为大齿轮的  FFYYsaa 大于小齿轮,所以取 3)计算齿轮模数  17114c o zc o s2m32243 saa21d21tntFFF YYYYTK ( 2)调整齿轮模数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 圆周速度 s/ os/ os/zmd111nt1 ② 齿宽 b 1d   ③ 齿高 h 及宽高比 b/h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7     mm8 4 0 nt*n*an   3) 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① 根 据 v=, 8级精度,查《机械设计》图 108得动载系数 VK。 ②NNTF 5 1 4 69 8 mm/1 7 3mm/9 8  查《机械设计》表 103 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FK ③ 由《机械设计》表 104用差值法查得 HK ,则载荷系数为   FFVAF KKKKK 4)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齿轮模数 mm0 9 tntnFFKK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吃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从 满足弯曲疲劳强度出发,从标准中就近去  ;为了同 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 来计算小齿轮的齿数,即  。 取 23z1 ,则, 12  ,取 103z2。 且互为质数。 几何尺寸计算 ( 1)计算中心距     6 2mm14co s2 0 323co s2 mzza n21    取整为 162mm ( 2)修正螺旋角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8       5 3 6 22 0 323a r c c o sa2 mzza r c c o s n21 (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mm1 4 3 s smzd n11   mm8 5 6 4mm5 3 s 0 3co smzd n22   (4)计算齿轮宽度 mm1 4 4 1d   取 mm60b2  , mm65b1  (5)齿轮的圆周速度 m /  。 低速齿轮各参数如下表所示 名称 计算公式 结果 /mm 模数 m 压力角 n 020 齿数 12zz 23 103 传动比 i 分度圆直径 12dd 齿顶圆直径 *11*2222aad d h md d h m 齿根圆直径 **11**222 ( )2 ( )fad d h c md d h c m     中心距 12()2m z za  16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9 齿宽 125bbbb 65 60 4 轴的计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