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蜗轮本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精镗ф75h6孔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表 210, 211 Φ 170 + Φ 175 表 211,212 三、 机械 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本零件时带孔的套筒零件,孔的轴线是设计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所以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 具体而言,即选Φ〖 75〗_0^(+13)mm 孔及一端面作为精基准。 由于本套筒零件全部表面都要加工,因此应选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 本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内孔、端面、螺纹等,材料 为 45 钢。 ( 1) Φ 212 外圆面 未注公差尺寸,表面粗糙度为 = m,根据 GB180079规定其公差等级按 IT14,需进行粗车和半精车。 ( 2)Φ 170h6 外圆面 公差等级 IT6,表面粗糙度为 = m, 需进行粗车,半精车和精车还有金刚石车。 ( 3)Φ 85h7 外圆面 公差等级 IT7,表面粗糙度为 = m, 需进行粗车和半精车,精车。 ( 4)Φ 75H6 内孔 公差等级 IT6,表面粗糙度为 = m, 毛坯孔已段出,为未淬火钢,加工方法可采用粗镗、半精镗、精镗,金刚镗。 ( 5)Φ 25内孔 未注公差尺寸,表面粗糙度为 = m,根据 GB180079规定其公差等级按 IT14,毛坯孔已段出,只需进行粗镗即可。 ( 6)端面 本零件的端面为回转体端面,尺寸精度都要求不高,表面粗糙度为 = m 及 = m 两种要求。 要求 = m 的端面可以粗车和半精车,要求 = m 的端面,经粗车即可(表 54)。 ( 7)螺纹 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标准外螺纹,采用攻螺纹加工。 7 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该零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 工序Ⅰ:以Φ 85h7mm处外圆及端面 定 位,粗车另一面,粗车外圆Φ 170h6mm,然后再半精车 Φ 170h6mm及精车达到 倒角。 工序Ⅱ:以 精 车后的Φ 170h6mm 外圆 作为 定位 精基准 ,粗车另一端面,粗车外圆Φ 85h7 及台阶面及半精车与精车达到 , , 粗车 Φ 212 及半精车达到钻螺纹孔 8 个 M6, 倒角。 工序Ⅲ: 以Φ 85h7mm处外圆 作为 定位 精基准钻 8*Φ 25的 内孔 , 粗镗 8 个Φ 25mm孔 , 粗镗Φ 75H6mm 及 半精镗 和 精镗 然后 金刚镗 孔 达到 , , 孔攻螺纹8 个 M6mm,最后 金刚石车 Φ 170h6mm 达到 ,。 工序 Ⅳ :钳工去毛刺。 工序 Ⅴ :终检。 ( 1)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①工序Ⅰ、Ⅱ是粗车和半精车 ,精车。 各工序的工步数不多, 小 批 量 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率,故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 本零件外廓尺寸不大,选用 C6132型卧式车床即可(表 41) ②工序 Ⅲ 为 精 镗孔 与粗镗孔。 由于加工零件外轮廓尺寸不大,又是回转体,故宜在车床上镗孔。 由于要求精度高,表面粗糙度数值小,需选用较精密的车床才能满足要求,因此选用 C616A 型卧式车床(表 41) ( 2)选用夹具 本零件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 ( 3)选择刀具 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①在车床上的加工的工序,一般都选用硬质合金车刀。 加工钢质零件采用 YT 类硬质合金,粗加工用 YT5,半精加工用 YT15,精加工用 YT30。 为提高生产率及经济性,应选用可转位车刀( , )。 ( 1)确定 各 圆柱面的工序尺寸 加工表面 工序名称 工序双边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 Φ 85h7 外圆 粗车 8 半精车 1 精车 Φ 212 外圆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 —— —— Φ 170 外圆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金刚石车 Φ 75H6 内孔 粗镗 5 半精镗 1 精镗孔 金刚镗 ( 2)轴向尺寸确定 9 工序 加工表面 总加工表面 工序加工余量 I 1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