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左摆动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精铣面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n。 1) 根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 由公式 51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m in/ 3 61 0 0 0 rd vnwcs 。 根据《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表 49, 选 择n=680r/min; 2) 实际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 vc=10000nd = 1000 m/min=(4)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的计算: tm= L/ vf, L=l +1l + 2l , l =24mm, 1l == 2cot2 rdD K 。 2l =3mm. 入切量及超切量为: 1l + 2l =,则: tm= L/ Vf=(24+)/ vf ==29s; 2)辅助时间的计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4 ta= tm= 5s。 3) 其它时间 t =6%( tm+ ta )=2s. 4)总时间 T= tm+ ta+t=29+5+2=36 s 工步 03 扩孔至 . 机床: Z525 立式钻床 刀具:高速钢麻花钻 : 扩孔 Φ ,加工余量。 (1)确定切削 深度 ap 故选择 ap=。 (2)确定每齿进 给量 fz 由表 522,选取该工步的每转的进给量为 fz=~故选择: fz=。 (3)计算切削速度 vc 和每分钟进给量 vf 根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表 522 按工件材料为45 号钢选取切削进度为 20 m/min。 1)根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 由公式 51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m in/5371000 rd vnwcs 。 根据《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表 418, 选 择n=545r/min,因此, 实际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 vc=10000nd = 1000 m/min=(4)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的计算: tm= L/ vf, L=l +1l + 2l , l =24mm, 1l == 2cot2 rdD K 2mm。 2l =3mm. 查《切削手册》表 3. 26,入切量及超切量为: 1l +2l =5mm,则: tm= L/ Vf=(24+5)/ vf ==6s。 2)辅助时间的计算: ta= tm= 1s。 3)其它时间 t =6%( tm+ ta )=1s。 4)总时间 T= tm+ ta+t=6+1+1=8 s。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5 工步 04 钻孔 Φ 10 1. 加工要求: 钻螺纹底孔 机床: Z525 立式钻床 刀具:高速钢麻花钻 2. 切削用量 (1)确定切削 深度 ap 故选择 ap=。 (2)确定每齿进给量 fz 由表 522,选取该工步的每转的进给量为 fz=~故选择: fz=。 (3)计算切削速度 vc 和每分钟进给量 vf 1) 根据《 机械制造技 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 由公式 51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m in/6491000 rd vnwcs 。 根据《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表 49, 选 择n=680r/min; 2) 实际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 vc=10000nd = 1000 m/min=(4)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的计算: tm= L/ vf, L=l +1l + 2l , l =28mm, 1l = 2cot2 rdD K 5mm。 2l =3mm. 入切量及超切量为: 1l + 2l =8mm,则: tm= L/ Vf=(28+8)/ vf ==16s; 2)辅助时间的计算: ta= tm= 3s。 3)其它时间 t =6%( tm+ ta )=2s. 4)总时间 T= tm+ ta+t=16+3+2=21 s 工步 05 扩孔至 mm 1. 加工要求: 扩螺纹底孔 机床: Z525 立式钻床 刀具:高速钢 直柄短 麻花钻 2. 切削用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6 (1)确定切削 深度 ap 故选择 ap= mm。 (2)确定每齿进给量 fz 由表 522,选取该工步的每转的进给量为 fz=~故选择: fz= mm/z。 (3)计算切削速度 vc 和每分钟进给量 vf 1) 根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 由公式 51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m in/ rd vnwcs 。 根据《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表 49, 选 择n=195r/min; 2) 实际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 vc=10000nd= 1000 m/min=(4)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的计算: tm= L/ vf, L=l +1l + 2l , l =12mm, 1l = 2cot2 rdD K 5mm。 2l =3mm. 入切量及超切量为: 1l + 2l =8mm,则: tm= L/ Vf=(12+8)/ vf ==7s; 2)辅助时间的计算: ta= tm= 2s。 3)其它时间 t =6%( tm+ ta )=1s. 4)总时间 T= tm+ ta+t=7+2+1=10 s 工步 06 攻螺纹 M10 机床: Z525 立式钻床 刀 具:丝锥 M10, P=1mm, 由表 537 查得攻螺纹的切削速度 min/83 mv , 故取v ( 1) 根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 由公式 51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m in/ rd vn w cs 根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表 49,选择 n=195r/min; ( 2) 实际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7 vc=10000nd=1000 m/min=( 3) 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的计算: tm= L/ vf, L=l +1l , l =12mm, 1l = 2cot2 rdD K 4 mm。 入切量及超切量为: 1l =4 mm,则: tm= L/ Vf=(12+4)/ vf ==13 s; 2)辅助时间的计算: ta= tm= 2 s。 3)其它时间 t =6%( tm+ ta )=1 s. 4)总时间 T= tm+ ta+t=13+2+1=16 s。 ( 4) 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校核 刀具的每分钟进给量 f m 、刀具转 速 n 和进给量 f 的关系 f m =nf , 由此可分别求出铰孔和攻螺纹的每分钟进给量, 即铰孔 mf =195r/min 1mm/r=195mm/min; 攻螺纹即 f m =nf , 即 mf =195r/min 1mm/r=195mm/min。 则铰孔的每分钟进给量等于攻螺纹的每分钟进给量,这与组合机床切削速度的选择原则相符。 工序 07 钻、扩 Φ 1 Φ 12 孔, 以 T4 为 粗 定位基准,采用 Z525 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 工步 01 钻孔 Φ 15 1. 加工要求: 钻孔 Φ 15,加工余量 14mm。 机床: Z525 立式钻床 刀具:高速钢麻花钻 2. 切削用量 ( 1)确定切削 深度 ap 故选择 ap=14mm。 ( 2)确定每齿进给量 fz 由表 522,选取该工步的每转的进给量为 fz=~故选择: fz=。 ( 3)计算切削速度 vc 和每分钟进给量 vf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8 根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表 522 按工件材料为45 号钢选取切削进度为 23 m/min。 1)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m in/5231000 rd vn wcs 。 根据《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表 49, 选 择n=545r/min, 2) 实际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 vc=10000nd=( 4) 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的计算: tm= L/ vf, L=l +1l + 2l , l =28mm, 1l 2cot2 rdD K 7mm。 2l =3mm. 查《切削手册》表 3. 26,入切量及超切量为: 1l +2l =10mm,则: tm= L/ Vf=(28+10)/ 545 ==21s。 2)辅助时间的计算: ta= tm= 4s。 3) 其它时间 t =6%( tm+ ta )=3s 4)总时间 T= tm+ ta+t=21+4+3=28 s。 工步 02 扩孔至 1. 加工要求: 扩孔至 Φ ,加工余量。 机床: Z525 立式钻床 刀具:高速钢麻花钻 2. 切削用量 ( 1)确定切削 深度 ap 故选择 ap=, ( 2)确定每齿进给量 fz 由表 522,选取该工步的每转的进给量为 fz=。 ( 3)计算切削速度 vc 和每分钟进给量 vf 根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表 522 按工件材料为45 号钢选取切削进度为 20 m/min。 1)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9 m in/ 2 81 0 0 0 rd vn wcs 。 根据《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表 49, 选 择n=392r/min, 2) 实际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 vc=10000nd=1000 m/min=(4)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的计算: tm= L/ vf, L=l +1l + 2l , l =24mm, 1l。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左摆动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精铣面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