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管道安装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求综合考虑是否进行预热。 需预热的焊口,中断焊按后,需要继续焊按时,应重新预热。 管道预热要求见 管道焊前预热要求 钢种或钢号 壁厚( mm) 预热温度 20 ≥ 26 100~200 11 15CrM。 ≥ 12 150~200 10MoWVNb 任意 150~200 低于 0℃时,除奥氏体不锈钢外,无预热要求的钢种,在始焊处 100mm范围内,应预热到 15℃以上。 ,内外热透并防止局部过热,加热区以处100mm范围应予以保温。 ,有淬硬倾向或易产生延迟裂纹的材料,两侧各不小于壁厚的五倍,且不小于 100mm。 ,触点式温度计检测,测点应均匀分布。 A. 施焊前必须检查装配质量和焊区的清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修整,合格后再进行焊接。 焊接时应防止管内穿 堂风。 、 电联焊,手工钨 极 氩弧焊时,应采用小电流,短弧焊保持适当的焊接速度,控制熔池的温度不要过高。 熄弧后焊炬停留 5 秒钟再移开,手工电弧焊进行盖面焊接时采用小电流短弧操作。 ( 15CrMo) 焊接 采用不低于管道母材成份 H13CrMoA焊丝 及 R307 焊条, 焊条在 380420℃ 烘干2小时保温1小时后方能使用 ; 10MoWVNb钢焊接 采用不低于管道母材成份 H10MoWVNb焊丝 及 J507MoW焊条, 焊条在 380420℃ 烘干2小时保温1小时后方能使用 , 100℃ 保温储存; 碳钢管焊接 采用 CHG56氩弧 焊丝 及 J427 焊条, 焊条在350400℃ 烘干 1小时保温 2小时后方能使用 , 现场焊接必须用保温筒保存。 对于壁厚较厚的管道焊接前要对坡口两侧 120mm范围内进行均匀加热,预热温度为150200℃ ,进行定位焊固定,定位焊高度为 35mm,长度为 3040mm,间距以100150mm,为宜。 整个焊接过程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焊接时要把管口两端用石棉板挡住,防止管内穿堂风,层间认真清理,用 5倍放大镜检查,必要时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查,无裂纹等缺陷,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焊接,整条焊缝应一次完成。 具 体焊接工艺参数见焊接工艺卡。 D. 氩电联 焊管内一定要充好氩,保证熔透和双面成型,点焊完的管道应立即焊接。 氩弧焊焊接时采用非接触引弧,在焊接过程中与母材接触时应停止焊接,清理干净后才能继续施焊;手工电弧焊焊接时,严禁在坡口以外起弧。 12 E. 多层焊接应采取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完成后应清理,检查 ,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 ,清除缺陷后再进行下一层焊道。 厚板多层焊接应采取每道焊迹打渣,减少夹渣的可能性,保证焊接质量。 填充层及面层焊道焊接层间温度等于或高于预热温度每层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如中断焊接应采取后热,缓冷等措施, 再进行焊接前,应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方可按原工艺继续焊接。 ,查清原因,定出返修工艺措施,报请焊接责任师批准,再进行处理。 焊缝返修应按返修工艺进行,返修部位焊接应一次完成。 同一部位焊缝的补焊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G. 氩弧焊焊接时采用非接触引弧,在焊接过程中与母材接触时应停止焊接,清理干净后才能继续施焊。 手工电弧焊焊接时,严禁在坡口以外起弧。 现场焊接时具体工艺参数按焊接工艺卡执行。 管道的焊后热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若设计无具体规定时,按 国家现行标准、规程执行。 管道焊后热处理采用电加热法,在热处理过程中应能准确地控制加热温度,且使焊件温度分布均匀。 热处理加热范围以焊缝中心基准,两侧各不小于焊缝宽度的三倍,且不小于 25mm,加热区以外的 100mm 范围应予保温。 加热应均匀、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温差应不低于 50℃ 温度控制准确,热处理过程中恒温度偏差不应超过177。 25℃,且不超过热处理的温度范围。 测 温采用热电偶,并用自动记录仪记录热处理曲线。 测温点在加热区域内,且不少于两点。 焊接有淬火倾向的铬 钼 耐 热 钢时,焊后应立即热处理,否则焊后应将焊缝立即均匀加热至 200~300℃ ,且与回火最小保温时间相同,然后保温缓冷 ; 10MoWVNb钢焊接完成后,在 730750℃下进行热处理,见热处理工艺。 焊接接头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打上钢印号。 焊后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时,可先对焊道进行射线探伤,热处理后再进行渗透探复查。 经焊后热处理合格的部位,不得再从事焊接作业,否 则应重折进行热处理。 13 质量检验 ,应按检验方法要求,对焊接接头的表面进行相应处理。 焊接外观成型良好,席度以每边盖过坡口边缘 2mm 为宜。 焊接接头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飞溅存在。 对合金钢和不锈钢管道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现象。 碳钢材质管道焊缝咬边深度不应大于 ,连续咬边长度不应大于 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大于该焊缝全长的 10%。 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缝作高△ h≤ 1+(b 为焊接接头组对后坡口的最大宽度 ),且不大于 3mm。 高压管道的对焊焊接接头均应进行 100%射线探伤,焊缝缺陷的评定,应执行 JB473094 的规定,Ⅱ级合格,对于承插焊缝,应采用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抽查数量不应小于 30%,且不小于一个焊接接头。 一般规定 : ,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 ,固定完毕。 、阀门等,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对管内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质量已符合设计 文件的规定。 ,内部防腐等有关工序已进行完毕。 、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墙、楼板或管架。 、墙式构筑物时,应加套管或砌筑涵洞保护。 合金钢、不锈钢管道不应焊接临时支撑,如需焊接时,应符合焊接工艺的有关规定。 管道安装要严格按单线图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并按技术要求预留吹洗、试压用焊口。 在高压管道安装前要认真清除管内的各类杂物保证管内清洁。 管道安装一般先地下管后地上管,先大管后小管,先 不锈钢、合金钢管,后碳至素钢管,先设备配管后管廊配管的原则组织施工。 如施工过程中受管材,配件 14 到货或其它作业的影响,其安装顺序可以适当变动。 高压管道安装前,应注意检查管件的壁厚等级、规格是否正确;仔细核对高压设备管道对应法兰的规格和材质。 其规格应与设备管道相匹配,其材质应与工艺专业相匹配,应尽量避免异种钢焊接。 管道的焊缝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 ,便于焊接、热处理及检验。 管道安装应横平、竖直,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mm) 压缩机及高压泵出入口允许偏 差 坐标 架空及地沟 室外 177。 25 177。 15 室内 177。 15 177。 10 标高 架空及地沟 室外 177。 20 177。 15 室内 177。 15 177。 15 水平管首平 DN≤ 100 2L‰最大 50 2L‰最大 20 直度 DN> 100 3L‰最大 80 ‰最大 50 立管铅垂度 5L‰最大 30 2L‰最大 15 成排管道间距 177。 15 交叉管道外壁或绝热层间距 177。 20 管子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 200mm 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 100mm时,允许偏差为 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00mm 时允许偏差为 2mm,但全长允许偏差小 于 10mm。 除设计要求外直管段两环缝间距,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50mm 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当公称直径小于 150mm 时,不应小于 10mm。 管道连接时,除设计文件规定外,不得强力组对,不。高压管道安装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大陆一海洋性过渡带,年平均气温 ,元月份最低,七八月份最高,年平均降雨量 ,年 蒸发量 1300mm。 第二节 水、电、热源供应 一、供水 矿区内地势平坦,矿区东边紧靠季节性河流闸河,主要供水水源采用奥陶系或石炭系太原组灰岩深水,含量丰富,水质可达饮用水标准,本项目年用水 15 万立方米,现有水源井等完全满足今后生活和工业用水需要。 二、供电 供电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本项目加工厂设
20kg B、 25kg C、 15kg D、 18L 九、德阳市旌阳区建材市场调查报告 1.、 涂料市场产品品种繁多,按使用用途大体可归结为三类:工程中使用量大价格比较实惠的工程涂料、一般装修用的中等价位涂料和精致装修用的高价位涂料。 按各市场陈列情况看,低端工程涂料和一般装修用的基本都为 20kg、 25kg、 15L、 18L的大铁桶包装;精装修用涂料 5L小铁桶包装和 20kg、
基础设施建设 (三 )社会经济条件: (四 )其他应考虑的因素 三、 厂址的选择 (一) 厂址多方案比较 厂址多方案比较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占有土地情况比较;拆除情况的比较;各项费用的比较等。 (二) 厂址推荐方案 厂址推荐方案包括: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环境条件的分析;占用土地种类分析;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等。 第五部分 项目工程
稿 时间和 参赛 方式 : 时间 : 20xx 年 8 月 31 日 方式 : 每位参赛者,须 提供填写完整的参赛报名表(每一参赛作品均需提供单独的参赛表) 、 身份证复印件、以 及相关参赛作品资料(必须以光盘格式,也可提交其他视听辅助资料和实物)。 以上资料请于 20xx 年 8 月 31 日前邮寄 至 以下地址(请注明参赛作品类别): 地址: 苏州市沧浪区文化馆(十梓街 343 号
展规划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项目发展概况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章 饲料业项目承办单位情况 企业简介 近三年财务状况 股东构成 序号 股东名称 出资方式 金额(万元) 出资比例 1 张三 现金 2 李四 现金 3 王五 现金 研发团队 研发成果 第四章 饲料业市场分析
............................. 69 第十章 公共信息栏( LED)系统 ........................................................................................ 71 系统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