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啤酒厂5万吨10高浓稀重点设备——发酵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多种产品,生产灵活性大。 ,单位可发酵浸出物的酒精产量提高。 缺点 ,麦汁过滤和洗糟不够彻底,残糖较高,麦汁得率较低。 在利用残糖水作为下锅糖化或洗糟用水条件下,可以缩小此项差距,但应注意不得降低质量。 ,需增加酒花用量。 ,发酵损失也相应增加,发酵罐的容积利用率相对减少一些。 ,酵母活性受损, 使用代数降低,酵母凝聚性变差,不同的菌株受影响的程度则不一样,因此,制造稀释啤酒应慎重选择酵母。 试验证明,麦汁在煮沸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其疏水性蛋白含量逐步降低,而高浓度麦汁降低的幅度更大一些。 影响所及,稀释啤酒的泡持性略逊于非稀释啤酒。 在少投资的情况下,要求大幅度增加啤酒产量,制造稀释啤酒是有利的。 当企业产量不是要求大幅度增长时,采用此项技术应全面衡量其优缺点 [7]。 啤酒的分类 啤酒可分为两大类:一类 为以德国、捷克、丹麦、荷兰为典型的下面发酵法啤酒( beer);另一类为英国和 原英联邦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采用上面发酵法生产的爱尔( Ale)型啤酒。 中国啤酒 工业 的 未来 现在啤酒走向大型化、集中化、并努力和世界接轨。 这为 啤酒 生产 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 近年来,啤酒消费的个性化趋势创造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啤酒企业产品多样化步伐,市场上啤酒产品越来越多,啤酒品种从以前单一的淡色啤酒发展到目前的纯生啤酒、无醇啤酒、小麦啤酒、黑啤酒、干啤酒,还有 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果味啤酒、芦荟啤酒、苦瓜啤酒、菊花啤酒等等。 新啤酒产品的不断出现不但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提高和丰富 了消费者生活,而且许多啤酒企业依靠其技 术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产品并推向市场,很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和利润增长点,如珠江啤酒集团在国内首先开发的瓶装纯生啤、金星啤酒集团开发的小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麦啤酒、内蒙金川开发的保健啤酒等都非常顺应市场需求,很快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为企业赢得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 对促进我国啤酒工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8]。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6 第二章 啤酒工艺选择与论证 啤酒酿造工艺流程 麦芽 粉碎 糖化 过滤 煮沸 大麦,大米 粉碎 糊化 麦汁的冷却 薄板换热器 回旋沉淀槽 发酵 过滤 稀释设备 菌灌装 酿造啤酒原料 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 (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 )和糖类辅助原料等。 适于啤酒酿造用的大麦为二棱或六棱大麦。 二棱大麦 的浸出率高 , 溶解度较好 ; 六棱大麦的农业单产较高 , 活力 高, 但浸出率较低 ,麦芽 溶解度不太稳定。 大麦在谷物中具有较为便宜,易于发芽,酶系统完全,并且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酸盐以及其 它 无机盐,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其 它等 多种矿物质 ,因此成为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材料。 酿造啤酒用的优质大麦 壳皮成分少 , 淀粉含量高 , 蛋白质含量适中 (9~ 12% ); 淡黄色 , 有光泽 ; 水分含量低于 13% ; 发芽率在 95%以上。 大麦首先必须将其制成麦芽,方能用于酿酒。 大麦在人 工控制和外界条件下发芽和干燥的过程,即称为麦芽制造。 大麦发芽后称绿麦芽,干燥后叫麦芽。 麦芽的制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 1) 精选后的大麦浸泡在水中,使大麦吸收水分,达到能发芽的要求,此阶段称为浸麦。 ( 2) 然后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发芽,利用发芽过程中形成的酶系,使大麦的内容物质进行分解,变为麦芽。 大麦发芽的主要目的:胚乳细胞壁的部分或全部降解,是干燥后的麦芽变得疏松,更易粉碎,内容物质更容易溶出。 ( 3) 发芽完毕的成为绿麦芽,利用热空气 进行干燥。 干燥的主要目的:使绿麦芽停止生长和酶的分解作用,除 去 多余的 水分,防止腐烂,便于运输。 使根部干燥便于 除去,增加麦芽的色、香、味。 ( 4) 然后经过机械原理将麦芽的根除去 [9]。 酿造 用 水:啤酒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所以水的好坏对啤酒的影响很大。 用于酿造啤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7 酒 的水应该是无色、透明 , 无沉淀、无味、总溶解盐 150200mg/L、 pH值 、有机物 (高锰酸钾耗氧量 )03mg/L、铁盐 (以 Fe 计 )、锰盐 (以 Mn计 )、氨态氮 (以 N 计 )、氯化物 (以 Cl 计 )2060mg/L、游离氯 [10]。 酿造啤酒的另一个重要原料就是酒花。 作为啤酒工业的原料开始使用于德国。 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苦味,香味,防腐力和澄清麦汁的能力。 酒花的主要成分有: α酸(学名 HUmulone)和 β 酸 (学名 Lupulone)及未定性的 β 组分 (β Fraction),以及酒花油和多酚物质。 酒花又称啤酒花,这种植物雌雄异株,只有雌株才能结出花朵。 它 能赋予啤酒柔和优美的芳香和爽口的微苦味,能加速麦汁中高分子蛋白质的絮凝,能提高啤酒泡沫起泡性和泡持性,也能增加麦汁和啤酒的生物稳定性。 因此可以说,大麦和 酒花 共同构成了啤酒的灵魂。 酵母是生产所有酒类不可缺少的物质, 酵母的种类很多,啤酒酵母的学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根据 Loder 分类,酵母有 39 属, 350 种。 啤酒酿造中酵母主要起的作用就是降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但不是所有的酵母都可以用来酿酒,用来酿制啤酒的酵母大部分是经过人工培养的专用酵母,称之为啤酒酵母。 啤酒酵母又可分为上面发酵酵母和下面发酵酵母。 用上面发酵酵母酿造的啤酒,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比较高,发酵时间比较短,发酵完毕以后,酵母大多漂浮在上面。 一般来讲, Ale,Stout这些种类的啤酒大多采用此种酵母。 相反,使用下面发酵酵母在酿 制啤酒的发酵过程中,温度比较低,发酵时间比较长,发酵完毕之后,酵母大多沉聚在底部,像 Pilsner Beer,Munich Beer 这一类的著名啤酒,大多采用此种酵母进行发酵。 值得一提的是,用来酿酒的酵母,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特别是核酸,更具有抗老防衰的独特作用 [11]。 麦芽汁制备 麦芽与谷物辅料的粉碎 麦芽粉碎 麦芽粉碎常采用干法粉碎、湿法粉碎、回潮粉碎和连续浸渍增湿粉碎四种方法。 干法粉碎是 传统的粉碎方法,要求麦芽水 分在 6~ 8%为宜,此时麦粒松脆,便于控制浸麦度,其缺点是粉尘较大,麦皮易碎,容易影响麦汁过滤和啤酒的 口味和色泽。 国内中小啤酒企业普遍采用。 目前基本上采用辊式粉碎机, 有对辊、四辊、五辊和六辊之分。 2.湿法粉碎 所谓湿法粉碎,是将麦芽用 20~ 50℃的温水浸泡 15~ 20min,使麦芽含水量达 25%~30%之后,再用湿式粉碎机粉碎,之后兑入 30~ 40℃的水调浆,泵入糖化锅。 其优点是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8 麦皮比较完整,过滤时间缩短,糖化效果好,麦汁清亮,对溶解不良的麦芽,可提高浸出率( 1~ 2%);缺点是动力消耗大,每吨麦芽粉碎的电耗比干 法高 20%~ 30%;另外,由于每次投料麦芽同时浸泡,而粉碎时间不一,使其溶解性产生差异,糖化也不均一。 3.回潮粉碎 回潮粉碎 又叫增湿粉碎,是介于干、湿法中间的一种方法。 在很短时间里向麦芽通入蒸汽或一定温度的热水,使麦壳增湿,使麦皮具有弹性而不破碎,粉碎时保持相对完整,有利于过滤。 而胚乳水分保持不变,利于粉碎。 增湿时可用 50KPa的干蒸汽处理 30~40s,增湿 %~ %。 也可用 40~ 50℃的热水,在 3~ 4m的螺旋输送机中喷雾 90~ 120s,增重 1%~ 2%,增湿后麦皮体积可增加 10%~ 25%。 其优点是 麦皮破而不碎,可加快麦汁过滤速度,减少麦皮有害成分的浸出。 蒸汽增湿时,应控制麦温在 50℃以下,以免破坏酶的活性。 增湿粉碎 是 60年代推出的粉碎方法,由于其控制方法及操作比较困难,所以此法并未普及。 4.连续浸渍增湿粉碎 此方法是 20世纪 80年代德国 Steinecher和 Happman等公司推出的改进型湿式粉碎机。 它将湿法粉碎和增湿粉碎有机地结合起来。 已称量的干麦芽先进入麦芽暂存仓,然后在加料辊的作用下连续进入浸渍室,用温水浸渍 60 s,使麦芽水分达到 23%~ 25%,麦皮变得富有弹性,随即进 入粉碎机,边喷水边 粉碎,粉碎后落入调浆槽,加水调浆后泵入糖化锅。 由于此法改进了前几种方法的缺点,减轻了辊子负荷,电耗接近干法粉碎,麦芽浸渍时间基本相等,麦芽溶解性一致,所以此法是采用过滤槽法过滤最好的麦芽粉碎方法。 缺点是设备结构复杂,造价高,维修费用高 [12]。 通过以上几种粉碎方法的比较,选用 连续浸渍增湿粉碎。 辅料粉碎 由于辅料均是未发芽的谷物,胚乳比较坚硬,与麦芽相比所需的电能较大,对设备的损耗较大。 对粉碎的要求是有较大的粉碎度,粉碎得细一些,有利于辅料的糊化和糖化。 糖化 糖化目的与要求 所谓糖化是指利用麦芽本身所含有的酶 (或外加酶制剂 )将麦芽和辅助原料中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半纤维素等)分解成可溶性的低分子物质(如糖类、糊精、氨基酸、肽类等)的过程。 由此制得的溶液称为麦芽汁。 麦汁中溶解与水的干物质称为浸出物,麦芽汁中的浸出物对原料中所有干物质的比称为 “ 无水浸出率 ”。 糖化的目的就是要将原料 (包括麦芽和辅助原料 )中可溶性物质尽可能多的萃取出来,并且创造有利于各种酶的作用条件,使很多不溶性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可溶性物质而溶解出来,制成符合要求的麦芽汁,得到较高的 麦芽汁收得率 [13]。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9 糖化工艺 本次设计酿制的啤酒为浅色啤酒,要求色泽 浅( ~ ),发酵度高 ,残余可发酵性糖少,泡沫好(泡持时间在 5min以上),因此 采用复式浸出糖化法 酿 造 特点:辅料需单独处理,进行液化和糊化。 利用麦芽中淀粉酶作液化剂,液化温度为 70~ 75℃,糊化料水比为 1: 5, 采用耐高温 α-淀粉酶作液化剂协助糊化、液化。 辅料比例大( 30%),糊化料水比为 1:。 并醪后不再进行煮沸,而是在糖化锅中升温达到糖化各阶段所需要的温度。 具体操作见图 21[14]。 自来 水 糊化锅 糖化锅 料水比 1:5 52℃ 料水比 1:3 43min 15min 93℃( 20min) 冷却 t 8min 63℃( 30min) 100℃ ( 20min) 5min 70℃( 25min) 5min 5℃( 15min) 图 21 糖化工艺流程 大米粉 1062kg 麦芽粉 213kg t0 10 min 麦芽 2975kg t 麦醪 30min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0 糖化工艺曲线 图2 2 糖化工艺曲线02040608010012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时间/min温度/℃糊化曲线糖化曲线 糖化工艺论证 糊化锅中 料水比为 1: 5,热水温度为 52℃,热水与糊化锅中的物料混合之后温度为50℃ ,此温度下进行蛋白质休止。 随后将 糊化锅中糊化醪加热至 100℃,利用热力作用使生物料得到彻底糊化、液化,提高物料浸出率。 糊化锅中物料煮沸 20min后 ,降低温度至 88℃。 把糊化锅中的醪液与糖化锅中醪液进行混合,混合过程在 15min内完成,混合之后醪液温度为 63℃,此温度下 β淀粉酶活性最高,可以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 糊精。 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