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学习型家庭方案执行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健康性方向成長。 (三)實施過程及執行策略 活動經由專題演講、團體討論、分享的方式 來進行隔代教養的學習型家庭之推動,透過與孩子親近的師長,得以進入爺倆核心問題。 由於學校主管的全力支援,所以活動進行非常順利。 活動課程內容如下: ◎專題演講~您在那裡。 我在這裡。 透過專題演講:以學校(社區)的主任、老師、家長會長等親近的人士,以簡潔而具引導的態度與口氣,讓家長與孩子建立對自己與孩子正確的教養模式,讓隔代於教養中得到互相支持與滿足,多於負向的溺愛或無力擔教養之責任。 ◎團體討論~大手牽小手─活出生命的價值,你是我的寶貝(您是我的最愛),愛的禮物(美麗人生) 爺兒倆一老 一小均是一般家庭中的寶貝,但此時此刻的環境他們都必頇齒唇相依的互相照顧與依賴,有些是長者不善表達肢體語言(如沒養成習慣性的親近如樓抱等動作),有些則是孩子缺乏模仿對象,對長者之禮貌態度不佳,透過團體的討論讓隔代教養者與被教養者瞭解心中的各自感受。 ◎分享~我的未來不是夢,丈夫一籮筐,小夫妻的天空 透過影片帶領的方式尋找適合問題,提出對隔代教養的孩子與長者相關性的困擾。 ◎親子時刻~ DIY TEA TIME 籍由 DIY 活潑時刻,觀察隔代教養家庭成員互動的實際情形。 在執行團隊的組織與分工方面,以學校為主,透過學校校長與主任、教師們的通力配合才以順利進行。 因祖父母均屬老弱年邁,行動不方便者,透過學校校車的接送才得以進行,孩子的團體則由教師帶領,孩子較顯得活潑與信任,氣氛頗佳。 另外,在執行策略方面分兩項說明之。 : 透過學校輔導室整理資料,將隔化教養之家庭個案方式區分出來,再東豐與樂合二社區分開,進行分組活動。 : ( 1)孩子的參與性透過較不熟悉的專題演講、團體討論方式,以些許的誘因,鼓勵孩 子瞭解自己的家庭結構。 ( 2)隔代教養的祖父母是以對孫子女之關愛、呵護之心,帶領老人家清楚自己的角色昐演與孩子的生活情形,以作為長者學習的最佳原動力。 (四)遭遇因難及克服方式 由於隔代教養的祖父母年事已高,行動不易,雖經學校提供交通工具但情況亦不理。 想變通之方式,則以家庭訪問方式進行地毯式的瞭解家庭生情形及其所能提供的資訊。 (五)效果評估 隔代教養的祖父母對學校提供這樣的關懷方式都相當認同學校的用心,而孩子對於進行中所佈置的“隔代教養”橫布條敏感而有產生排斥的現象 ,後來取消此一布條,但其心中之不舒服仍唯完消除。 ( 1)對於隔代教養中的家庭成員:祖父母(外祖母)、父母親、兒女均對於自己的角色能夠更清楚的知道必頇適時的轉換。 ( 2)經過一小段時間的經營,隔代教養的庭一部份已經回到父母親的身邊教養之。 (六)建議事項 由於花蓮的地理環境特殊,建議能提供較多經費使於方安進行,否則來回需四至五小時的活動對於聘請講師及相關人員服務均有困難,其次,方案的進行方式亦應依實際需求而設計之,有些區域的人文結構實在無法用理 論的學理來進行研究與討論,只能很實際的依在地的情況修改進行,這彈性處理的空間將會是更讓有心做學習型家庭的志工、單位更有發揮的環境。 ,但執行者必頇依情況調整才會有效的完成,故請准許計畫的撰寫有更充裕的時間且隨時可依情況作調整。 ,但計畫的成效並不是由成果報告做的漂不漂亮來決定的,許多過程中的辛苦、用心與付出都是看不到的。 三、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豐田牛犁工作群阿公阿嬤召集令「隔代教養家 庭齊步走」 (一 )提案動機 : 壽豐鄉豐田地區原為一典型農業地區,居民大多從事葨耕及勞動工作,少部份軍公教人員及自營商業人員。 因地區就業環境不佳,大部份年輕人均離開鄉村到花蓮市區或外縣市工作,以祖父母為主要觀察對象之情況而言,地區隔代教養家庭結構以二老共同居住、喪偶獨居及三代同堂家庭為主。 各種家庭中又因祖父母係主力教養或協助教養孫子女而有各種不同的況,因而共同有面如何教養孫子女的問題。 近年因精鐘商專在豐田設校,除帶來大批學生人潮在社區間出入活動,更帶動地區飲食、娛樂、書局、超商、房屋租賃、 資訊等商業逐漸活絡;另壽豐及附近鄉鎮,有多起觀光休閒旅館和遊樂業(例:理想渡家村、花蓮國際海洋世界、新光兆豐觀光休閒農場、怡圍渡假村等)陸續營業或建設中,提供不少就業機會,因而吸引部份原在都會區謀生的人回鄉自營商業或工作,使得三代同堂家庭數量增加。 鄉村地區因資訊不足、資訊傳遞過程較慢及無專責單位推廣等因素,所謂「學習型家庭」的概念,鄉村地區民眾普遍不知。 經實際查訪了解,就豐田地區而言,豐田地區社團組織眾多,社團活動活躍,機關、學校、社團等經常有配合時令、政令及節日的活動在地區內熱鬧 展開,檢視其內容則大多屬慶典式、政令宣導式、嘉年華式活動,屬一次單一目標性質之羑樂活動為多,少見有系統及計劃性之學習活動。 偶有之學習型活動常見者為:農會系統以青壯農業人口為主之產銷班、家政班之農業技術方面之研習活動或烹飪班等,著重個人技藝之提昇;或有社教機構辦理之合唱團、土風舞班等著重個人休閒活動之培養;兒童、青少年之活動則多見於學校辦理之學習活動。 至於銀髮族之活動,以老人識字活動等為主,著重教導老人識字,期望老人學習閱讀,便於吸取新知識。 前項所述鄉村地區常辦活動,多以個人活動為主,參加人員以各活動辦理單位規劃設定之特定人群為參與對象,或有針對家庭成員共同參加之活動,雖有強調「羑迎親子共同參與」或「歡迎闔家參加」字樣,常見年輕父母帶著子女參與,少見邀請祖父母一同參加活動者,各家庭中之祖父母常是各活動中被遺忘的一群,使隔代教養家庭中之祖父母缺乏吸收新知、新觀念之管道。 但祖父母之觀念、想法與見識常會影響其與家庭成員之互動及關係,為隔代教養家庭中之祖父母提供一個走出家庭、共同學習的環境,使祖父母們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快樂的撫養人,是為本案提案動機。 (二 )參與對象 本方案設定之參加對象以隔代教養家庭中 之祖父母為主,其特性如下: ,自帅生長於三代甚或四代同堂之大家庭,從小有與組父母共同居住互動的經驗,在其成為祖父母時,習慣依其慣有模式,願意主力或協助兒媳撫養孫子女。 ,在昔日教育不普及時代,大多為小學畢(肆)業,一位初中畢業,一位高中畢業,另有幾位不識字者。 ,從小即開始分擔家務甚至農事工作,成人後更因養兒育女終日勞祿,沒有學習充實的機會,至老年又協助照顧孫子女,生活範圍侷限於家庭及附近,人際支援網路簿弱。 加過老人會或各社團舉辦之學習型活動,也完全不了學習型家庭方案之內容,僅將本方案活動抱著參加看看的心態報名參加。 ,男性參與意願不高,三位報名男性是在其配偶半推半就下始同意報名參加。 (三 )方案目標: 、吸收新知、做個現代、快樂、健康的撫養人。 ,並鼓勵參與成員嘗詴在居家社區中建立起家庭支援網路,以備各家不時之需。 ,為參與者搭起溝通互動的橋樑,並經由共同學習、共同討論之過程,讓銀髮族學習適 時、適當表達自身感受,減少因溝通不良導致之家庭問題。 (四 )活動方式與內容 本活動之參與對象設定為隔代教養家庭之祖父母,活動目標為帶領祖因母走出家庭吸收新識,顧及活動之吸引性及活潑性,以一次活動安排一場專題講座搭配團康遊戲、手語及歌曲教唱的方式進行,限於活動經費本案初期排定五場活動,活動內容如下: 第一場: 08:0008:30 相見歡 08:3009:30 專題演講:吃的嘟嘟好 ────怎樣吃最健康 (隔代教養家庭之祖母常為家庭之作膳者,健康飲食概念之建立有助自身及家庭成員之健康,且從生活 性之話題開始較易引起參與者興趣) 09:3010:00 團康活動 10:0010:30 歌曲教唱 第二場: 08:0008:30 歌曲教唱 08:3009:30 專題演講:少年家講蝦咪 ────青少年流行文化與用語介紹 ( e 世代青少年有其特有的文化及用語,為人長輩者若能有些許認識,可減少因觀念不同在教養過程中所造成的衝突,做個超炫的長輩。 ) 09:3010:00 團康活動 10:0010:30 歌曲教唱練習 第三場: 08:0008:30 歌曲教唱 08:3009:30 專題演講:二個女人不戰爭 ────疼兒頇疼媳 (一般婆媳溝通大都談到媳婦如何與公婆相處,本案以婆婆為聽講主體,介紹與新世代媳婦相處之道) 09:3010:00 團康活動 10:0010:30 歌曲教唱練 第四場: 08:0008:30 歌曲教唱 08:3009:30 專題演講:日子 happy 過 ────銀髮族身心調適 (祖父母養兒育女操勞半生,宣導如何在老年時期好好照顧自已的身、心讓自己的後半生,過個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 09:3010:00 團康活動 10:0010:30 歌曲教唱練 第五場: 08:0008:30 歌曲教唱 08:3009:30 專題演講:冸讓你的樣益睡著了 ────農、勞、健保權益介紹 (鄉村民眾大都參加社會保險中之農、勞、健保,但對其中權益所知不多,常有喪失權益之情況,專題介紹常遭忽略之權益內容) 09:3010:30 結業茶會──活動心得分享 (五 )實施過程 第一次: 本案參加人員經工作人員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