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道路及其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震 经工程地质测绘,结合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场地无断层通过,无滑坡、危崖、坍塌等不良地质作用: 灰岩出露范围小,表面形成溶槽、溶沟等 现象。 沿岩层层面及裂隙形成大小不规则,宽 1~20mm的溶隙。 三、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20xx),项目建设场地抗震防烈度为 6 度;根据 20xx 年《中国地震地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xx)规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值为。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第五章 项目规模及技术标准 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拟新建市政次干道路 17 条,道路总长 19191 米。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建设以及与之配套的市政排水(雨水、污水)管网、道路路灯、市政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 道路基本上分布为八横九纵: 一横道路:长 1885 米,宽 30 米,砼路面; 二横道路:长 1693 米,宽 30 米,砼路面; 三横道路:长 1163 米,宽 18 米,砼路面; 四横道路:长 1147 米,宽 18 米,砼路面; 五横道路:长 1485 米,宽 30 米,砼路面; 六横道路:长 1945 米,宽 30 米,砼路面; 七横道路:长 492 米,宽 18 米,砼路面; 八横道路:长 480 米,宽 24 米,砼路面; 一纵道路:长 1359 米,宽 30 米,砼路面; 二纵道路:长 1367 米,宽 30 米,砼路面; 三纵道路:长 1384 米,宽 40 米,砼路面; 四纵道路:长 1413 米,宽 18 米,砼路面; 五纵道路:长 1414 米,宽 28 米,砼路面; 六纵道路:长 278 米,宽 18 米,砼路面;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七纵道路:长 258 米,宽 18 米,砼路面; 八纵道路:长 292 米,宽 18 米,砼路面; 九纵道路:长 1136 米,宽 30 米,砼路面。 二、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 (一)《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xx) (三)《重庆市市政工程费用定额》 (四)《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 (五)《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1997 年版 (六)《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 20xx (七)《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 20xx (八)《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91) (九)《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1220xx) (十)《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十一)《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1292) 三、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 (一)道路等级:根据长寿城区规模和道路使用情况,道路设计为城市次干道路Ⅱ级标准 (二)设计计算车 速: 2030 km/h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三)道路最小平曲线半径: 250m (四)停车视距: 50m (五)标高、纵坡:最大纵坡为 %,最小纵坡为 %;最小竖曲线半径 1500m (六)路幅宽度: 18m40m (七)路面类型:砼路面 (八)车辆荷载:汽 20 级 挂 100 级 (九)设计年限: 20 年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第六章 工程方案 一、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 90); 2.《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40— 20xx);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3— 95); 4.规划区现状条 件的基础资料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二、设计原则 1.按照规划确定的线路走廊进行平面布线,结合既有道路现状和已建建筑,合理设置平曲线,保证线形的顺畅,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减少拆迁,尽可能节省工程造价。 2.考虑道路远近结合,为周边路网建设留下建设空间。 3.合理利用地形设计道路纵坡及支挡结构以降低工程造价,方便道路两侧用地开发。 三、道路设计 (一)道路设计要点 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及其路幅分配为: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405141114540m次 干道断面 7 8 8 73030m 次干道断面 28m次干道 断面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24m次 干道断面 18m次 干道断面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缓顺,起伏较小,土石方基本平衡。 公交系统 考虑到规划区交通及人流量,本次设计中根据规划区功能性质,设置了若干划线式停车港,停车港长 60m,宽。 人行系统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本次道路设计未考虑立体人行过街系统,全部道路均 采用人行横道线(斑马线)组织行人过街,人行道及路口分别设有盲道及残疾人坡道,供残疾人行走和过街。 路面设计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较简单,使用年限较长,造价相对较低,故采用城市道路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路面面层厚度为,设计使用年限为 20年。 路基设计 填方边坡上部 8m 为 1: , 8m16m 为 1: , 16m 以下为 1:2,并留。 并结合地块、高程进行斜坡绿化。 挖方边坡坡率采用为 1: ,挖方 8m、 18m处留。 对特殊永久性边坡路段视情况采用生态 边坡技术等方式处理。 (二)无障碍设计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设施,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xx)的要求,本次设计在人行道上,以及公交车站、人行过街地道、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盲道,单面或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 盲道宽 ,单面坡缘石坡道宽。 四、管网布置设计 (一)设计遵循的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997年版) 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997年版) GBJ1487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城 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xx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1298 (二)设计原则 雨水、污水均沿设计道路敷设,均为单侧敷设。 通过管网平差高处确定给水管径,力求经济合理。 雨水、污水管道设计充分考虑重力流,尽量减少管道深埋,降低工程造价。 (三)雨水管道设计 雨水量计算公式: Q=q178。 F178。 ψ 式中: Q—— 设计雨水量( L/S) q—— 暴雨强度( L/S178。 ha)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F—— 汇水面积( ha) ψ —— 径流系数,取ψ = 暴雨强度公式: q=2822( 1+) /( t+)(L/s178。 ha) 式中: P—— 暴雨重现期,取 P=2年 t—— 地面集水时间( min),取 t=5min 平面布置 雨水管道敷设在设计道路的两侧。 汇水面积尽量减小,适当多设雨水排水口,以求减小雨水管道的管径,降低工程造价。 本次设计的雨水管道的管径为 d300— 1200mm。 雨水口的设置 每一座雨水检查井均设一组雨水口,雨水口除交叉口采用双篦雨水口外,其余均采用单篦雨水 口。 雨水支管的设置 雨水管道一般两、三个检查井预留一个雨水支管,雨水支管管径为 d600,坡度 i=。 管材的选用 雨水管道管径 d1200mm 时采用矫形钢筋砼渠道。 钢筋砼管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118361999)的技术要求。 管道连接方式 雨水管道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四)污水管道设计 平面布置 污水管道敷设在设计道路的东侧和南侧,本次设计的污水管道管径为 d500— 1200mm。 污水支管的设置 污水管道一般两、三个检查井预留一个污水支管, 污水支管管径为 d400,坡度 i=。 管材的选用 污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砼 II 级管,橡胶圈接口,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118361999)的技术要求。 管道连接方式 污水管道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五、道路照明系统设计 本项目 道路照明路灯 均 采用双侧对称的布置方式,沿两侧人行道布置。 道路的照明标准:平均亮度不应小于 ,平均照度不应小于 15lx, 亮度均匀度不应小于 ,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 为了体现 当地 的城市风貌,达到城市的亮化和美化效 果,本可研推荐采用高压钠灯, 812 米喷塑灯杆,平均间距约 25 米,铠装电缆加管埋于人行道下。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六、绿化系统设计 本工程的绿化包含两部分:一是中间绿化隔离带,二是两侧行道树。 为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绿化带可种植花草、灌木和低矮乔木,以防眩光。 两侧行道树采用 分枝点高、冠大荫浓 的树种,可采用本地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 的香樟树。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第七章 环境保护及防灾 一、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二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xx) III 级 《城 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 2类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623— 90) (二)环境保护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保护培育国土,树立国家和地区的形象,提高环境抗害的预见性、稳妥性、承受力和恢复力。 (三)项目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主要环境空气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主要有各类燃油动力机械进行场地清理平整、挖方、运输等作业是产生含有 CO、 NO2的废气;土石方开挖、出渣装卸、散装水泥作业、汽车运输作业等产生的扬尘。 施工期主要地表水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间,由于进行 各种土石方开挖、平整等工作,致使土地表面松散,下雨时,雨水夹带泥土等形成水土流失。 土建施工期间,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大雨或暴雨天气条件下地表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堆积物流失产生的影响。 工程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施工期对地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附近水沟中夹带的泥砂量增多,悬浮物浓度增大。 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将会对施工场地环境及其附近的水沟产生污染,环境卫生状况下降。 施工期主要噪声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主要噪声来自施工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载重汽车、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重型碾压机、起重及卷场设备等的使用。 施工期噪 声可造成施工区域局部超标。 (四)施工过程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重庆市道路施工管理有关法规。 合理布置施工方案,严格组织,精心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管理,杜绝野蛮施工。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重点针对施工的噪声、污水排放、建筑弃渣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所有材料都应该符合环保要求,业主、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措施的落实到位。 二、防灾 从工程地质上看,岩体构造清楚,稳定性较好,基本上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在设计和施工时无需特别考虑。 就总体而 言,基本适宜本项目道路的建设。 道路及其 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第八章 劳动安全措施 一、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 施工队伍素质低,不能按照正确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采用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施工工艺,该淘汰的施工设备仍然继续使用;建设施工单位没有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以致施工人员缺乏作业时必需的安全设施;建设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不力,对施工用危险品的运输、储存缺乏严格的管理,在有安全隐患的生产场地缺乏专人管理和必需的保护措施、警示标志。 二、防护和监控措施 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招标阶段就应将由于素质低下的施工队 伍造成的安全隐患杜绝;项目业主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就劳动安全的有关条文及安全施工的资金投入明确,不满足国家劳动安人要求的施工单位决不与之签订合同;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拿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在有安全生产隐患的生产场地应设置保护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项目业主应定期对建设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对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应责令其限期改正,。长寿道路及其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Inter/Intra 增值平台、电子 邮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等应用的上网需求,因而 IP将作为使用最多的协议而被采用,同时需要支持 IPX、 NetBios 和 LLC2 的通信。 网络系统建设要求 建立先进、可靠、灵活的网络系统,为系统信息资源提供有效的服务。 支持各种应用系统:包括 SNA 结构和主机数据库系统, Inter、 Intra及 Web 应用,电子邮件( EMail)
防汛应急预案 让建筑充满思想 用精品奉献社会 7 7)雨季来临前,要采取一定措施,保证施工道路畅通 ,重点检查 临建设施起重运输机械、脚手架等。 8)焊材必须入库保管,焊材库内设置干湿温度计,派专人负责焊材管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要求焊材库内温度不低于 5℃,湿度不大于 60%。 焊材入库前,焊材保管员应确认焊材的牌号、规格、入库量、有无损伤等。 入库时,应区别牌号、规格、使用部位进行堆放
图像,并可分组切换显示所有监控点图像。 采用逐行扫描纯平监视器。 投影屏在需要时可选择显示任何一路监控图像,也可分割显示 4 路/9 路 //16 路监控图像,或显示回放监控的录像。 控制及录像部分设计 设置图像管理服务器,对监控图像进行录像管理以及网络( I E 浏览)发布管理。 设置一台视频管理计算机,对电视墙进行显示管理,可分组切换显示;一台存储管理主机对视频监控进行录像。
衍生工具收益 - - 股利收益 207, 652, (损失以“ ”号填列) 6,921, 25,897, (损失以“-”号填列) - - ( 损失以“ ”号填列) 2,380, 75, 减:二、费用 2,504, 3,652, 1.管理人报酬 973, 1,339, 2.托管费 162, 223, 3.销售服务费 - - 4.交易费用 1,066, 1,783, 5.利息支出 - - 其中
后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复印件,并加盖投标人公章。 如投标人无法提供上年度审计报告,则须提供投标截止日前一年内银行开具的资信证明 和本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 除开具银行明确表示复印无效的,银行资信证明可以是复印件,但须加盖投标人公章,评标委 员会保留审核原件的权利; 2. 银行资信证明应能说明投标人与银行之间业务往来正常,企业信誉良好等; 3.
动仪式暨锦绣前城贫困生资助仪式。 借昌乐传媒的媒体优势,选取各乡镇需“资助”的“贫困生”,发起此公益活动,旨在实现品牌形象植入、拉近政企关系。 并由后期昌乐传媒及各大报纸媒体《潍坊日报昌乐版》、《潍坊晚报》等进行后续的新闻报道,通过迂回攻心的方式,提升公司形象。 〖附件一〗“锦绣前程助学基金”媒体启动方案(昌乐传媒合作计划书)〖附件二〗“锦绣前城助学基金”策划方案Ⅳ、媒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