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益新煤矿18mta四水平延深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74 概述 ........................................................................................................ 74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 74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 74 排水方式与排水系统简介 ......................................................... 74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 77 第 9 章 矿井 技 术经济指标 ................................................................................. 78 致 谢 辞 ................................................................................................................... 85 参考文献 ................................................................................................................... 86 附录 1 ........................................................................................................................ 87 7 附录 2 ........................................................................................................................ 91 绪 论 益新煤矿已开采 50余年,目前主要以三水平复采残采为主,至 20xx 年末,三水平剩余快段残存储量仅为 20 万吨,只能布置一个采煤 工作面,从上述生产接续形势看,为保持矿井生产稳定,四水平延深工程已迫在眉睫。 根据 20xx 年编制的 《 益新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截止到 20xx 年12 月末,该井田剩余资源储量为 万吨(其中 JM 储量 万吨,占 54%),可采储量 万吨。 煤种以 JM 和 1/3JM 为主。 该矿储量丰富,煤质好,市场优势明显。 据近年生产情况看,该矿增产潜力较大,另外该矿现有系统能力较大。 因此通过本次水平延深,同时对现有生产系统进行局部改造,根据现行煤炭工业设计规范,把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 180万吨 /年 ,即可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和设施,也可充分发挥该矿煤炭产品的市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当时四水平延深改建的主体工程量大部已完,新副井井筒及车场、二坑暗斜井、大五层主井二段及车场,三水平南翼皮带巷、四水平南大巷及南一石门部分巷道、二、三水平井底车场等基本完工。 地面排矸线改造、压风机房搬迁及供热采暖等工程也已完成,新副井井塔及南翼皮带暗斜井部分完成。 四水平剩余工程主要为老主井延深、皮带暗斜井及车场、四水平硐室、大巷、初投采区及井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8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 征 井田概况 交通位置 鹤岗矿区位于佳木斯以北 60 公里,矿区的运输交通极为便利,煤炭可通过铁路运往全国。 益新煤矿位于鹤岗矿区东北部,距鹤岗车站 4 公里,行政区属鹤岗市东山区管辖。 北邻新兴煤矿 ,南邻南山煤矿和振兴煤矿,西邻新岭煤矿,东邻在建的鸟山煤矿。 地理坐标为:东经 130176。 19′ 34″,北纬 47176。 19′ 40″。 矿区位于鹤岗市的东北方向。 交通通位置图如下: 地形 地势 该区地形标高在 +270m~ +364m 之间,地形为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带。 区内无主要水系,仅西部有石头河,属季 节性河流,流经南部 (称靠山河 )转东注入梧桐河后东去注入松花江。 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沟塘的分布及地震史 原新一矿建矿以来水害影响极少,新一井田地表为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形,区内无主要水系,仅西部有石头河,属季节性河流。 地表以下有三个含水层,即第四系冲积层,南岭砾岩层和煤系地层中粗砂岩层。 井下水的来源主要有地表水、大气降水、孔隙裂隙水和人为造成的积水。 地震烈度:六度 . 气候 鹤岗矿区位于小兴安岭东南麓,与三江平原接壤,属亚寒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冬长夏短,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9 鹤岗矿区气象 : 极端最低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最大冻结深度: 最大积雪厚度: 40cm 最大降雨量: 48mm 年均降雨量: 最大风速: 24m/s 结冻时期: 10 月 3 日 ~ 次年 4月 30 日 主导风向:西风(频率 14 级) 附近工矿农业概况及原料供应情况 鹤岗市是以煤炭工业为主体,兼有化工、机械、轻纺等工业城市。 集团公司有较完备的附属企业和辅助企业。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鹤岗市的工农业生产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市区周围多为肥沃的良田和林场,盛产大豆、玉米、高梁。 乡镇企业也得到 一定发展。 全矿区有岭北露天煤矿和益新、兴山、南山、大陆、富力、兴安台和竣德七个大型井工矿井。 截至 20xx 年全局设计能力 ,实际产量 20xx 年约为。 此外鹤岗矿业集团多种经营公司经营几处小井并从事农、畜、鱼、蔬菜生产和商业福利事业,对全局经济的发展起着辅助作用。 煤田开发历史及近况 益新煤矿是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一个矿井,其煤炭资源开发的历史久远,从 1952 年建矿, 1955 年投产 ,20xx 年 1 月由原新一煤矿破产改制重组为益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 现又改为 益新煤矿,至今已经有 50年开采史。 在井田上方浅部小井自建国以来有 700 余个 ,大部分是二十世纪 70年代以来国矿、地方矿和社队小煤矿以及近几年的个体小煤矿 ,小井随采随废,目前正在生产的小井 17 对 ,开采标高都在大井报废水平的旧区残采。 水电的 供给情况 全矿区有四处水源,即 北部的细鳞河水库和十里河水源,中部的小鹤立河水库水源和南部水源。 目前细鳞河水库日供水能力 10 104t,十里河水源日供水能力 2 104t,总计日供水能力 12 104t(北山水厂日供水能力为 6 104t)。 北部水源供给益新煤矿、兴山 煤矿和西山居住区用水,总用水量为 104t/d,可见供水能力完全可以满足鸟山矿井需求。 但是为提高净水供水能力 10 对原水厂需要适当扩建。 全局交流供电系统电源由佳 (木斯 )鹤 (岗 )乙线 110kV 输电线路受电,另有合江电业局南岗变电所 110kV 的兴南线作为部分备用电源。 前者输电能力67800KVA,后者输电能力 51000KVA。 鹤煤公司自营的矿区热电厂现投入运转 150MW(2 台 25MW, 2台 50MW 机组 ),补充电力之不足,完全可以保证矿区用电的需要。 鹤岗电业局近期建一东郊变电所,两回线由鹤岗电厂引入一回 110kv 电源,另一会由佳木斯电厂引入 220kv 电源,距鸟山工业场地仅 ,也可作为本矿电源。 地质特征 矿区内的地层情况 鹤岗煤田南起鹤立河北至鸭旦河上游云山林场,南北走向长近百里,长宽比为 3: 1。 益新煤矿位于其东北部 ,地层走向成呈反 S 型,构造复杂。 现已探明的断层有 200 条,其中落差大于 20M 的 106 条;大于 50M 的 58条。 该区由于断层升高,露头反复出现。 侏罗系上统石头河子组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原矿区 共 含煤 36 层( 1~36 号层)。 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 29层,多为厚和中 厚煤层。 本设计主要为四水平延深设计,四水平含煤共 5 层,均为厚煤层,分别为 11层,煤层的总厚度为 . 本区煤质属特低硫、特低磷、比较稳定。 灰分以中灰煤为主,上部煤层大部分为低灰至中灰;中部煤层大部分为中灰至富灰,局部为高灰;下部煤层大部分为高灰。 煤的发热量高,灰熔点高。 煤种牌号以等高线分布, 250M 标高以上以 1/3 焦煤为主; 250M 标高以下以焦煤为主。 煤层煤种牌号垂直方向变化(以老牌号划分)。 煤层总的变化规律是下部结焦性较好。 分煤层上部煤层一般 250M 以下均为焦煤,中部煤 层一般在 250~ 300M 以下为焦煤,下部煤层一般在 350M 米以下为焦煤,焦煤比例%。 所以本设计四水平煤种主要以焦煤为主 .煤系综合柱状图见图 11。 11 黑色、上部夹0 . 0 5 泥页岩、粉度松软煤浅灰色、水平层理、硅质胶结、致密坚硬细砂岩黑色、上部夹0 . 0 5 泥页岩、粉度松软煤黑灰色、坚硬、水平层理粉砂岩浅灰色、水平层理、硅质胶结、致密坚硬细砂岩黑色、上部夹0 . 0 5 泥页岩、粉度松软黑灰色、坚硬、水平层理粉砂岩煤浅灰色、水平层理、硅质胶结、致密坚硬细砂岩煤浅灰色、水平层理、硅质胶结、致密坚硬细砂岩紫褐色、致密、有滑感黑灰色、坚硬、水平层理黑色、上部夹0 . 0 5 泥页岩、粉度松软黑灰色、坚硬、水平层理粉砂岩浅灰色、水平层理、硅质胶结、致密坚硬细砂岩煤黑灰色、半亮型煤、玻璃光泽层号黑灰色、坚硬、水平层理黑灰色、半亮型煤、玻璃光泽灰色、石英沙砾、硅质胶结、坚硬黑色、强玻璃光泽灰色、水平层理、夹煤线浅灰色、水平层理、硅质胶结、致密坚硬煤粉砂岩细砂岩页岩粉细沙岩表土层岩性描述岩石名称累 计( )厚 度( )柱状煤层号 图 11 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1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新一井田地层走向呈反“ S”型,在 18#勘探线以南走向为北 10176。 西或近南北, 18#勘探线以北至 1#勘探线转为北 20176。 东 ~ 北 40176。 东, 2 号勘探线以北转为北 10176。 东 ~ 北 15176。 西,呈开阔的向斜和背斜,在褶曲轴附近,北西向断层发育密集,地层大致倾向东,倾角 25176。 ~ 30176。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经过地质勘探和生产实践证实该井田共含断层 203条,其中落 差大于 20m 的断层 106 条,落差大于 50m 的断层 58 条。 这些断层大致可分为四组: 1. 近南北向断层,以 F1 F1 F1 F F F3 F15为主,其中 F1 F15贯穿全区。 这组断层总体走向近南北,倾向东,一般倾角 55176。 ,垂直断距 60~ 100m,水平断距 50~ 120m。 2. 北西向断层,如 F2 F25等,这组断层密集成群,一般走向在北 30176。 ~40176。 西,倾角 50176。 ~ 65176。 ,倾向不一,垂直断距 30m~ 80m,水平断 距不大,走向延展较短。 3. 东西向断层:这组断层不发育,走向延展较短,倾角在 50176。 ~ 60176。 ,多向北倾斜,水平断距 100~ 180m。 4. 北北东或北东向断层:如 F1 F13 F132等逆断层和 F160等正断层,这组断层集中发育在东北部。 逆断层走向北 15176。 ~ 30176。 东,倾角 20176。 ~ 45176。 ,垂直断距 80m,水平断距 50~ 80m。 该区 6#勘探线以北岩浆活动剧烈,受岩浆侵入影响较大的是 3 # ~ 15#煤层,岩浆活动的时间属于白垩世,多延断裂呈岩脉、岩床侵入煤系地层,使围岩蚀变,煤层变质破坏,轻者使煤层灰份增高,重者 使煤层变质和焦化,破坏严重者全层被吞噬。 断层情况见表 11。 13 表 11 主要断层一览表 断层号 断 层 产 状 断层性质 断层落差 (M) 分布范围 (勘探线) 可靠程度 走向(度) 倾向 倾角(度) F2 NE06 E 6575 正 10280 308 可靠 F3 NW1525 SW 67 正 0130 121 可靠 F4 NW05 E 57 正 60610 151 可靠 F5 NE010 NW 4050 正 35190 3010 可靠 F12 NE20 W 53 正 160220 24 可靠 F13 NE0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