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验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下为粒径< 5mm的砂土,经皮带输送至选砂系统的水箱中加水进行配比,方便除去砂石中的泥土,配比后的泥浆泵送至 2台双层 3060直线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为粒径 ~5mm砂子,经皮带输送至砂子库,筛下尾矿浆泵送至尾矿隔渣车间与选矿尾矿浆利用 8台直线筛进行筛分选砂,筛上为粒径 ~,经皮带输送至砂子库,筛下尾矿浆泵送打入企业现有的南岔沟尾矿库。 生产工艺流程 图见下图。 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 图 22 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依托工程 依托尾矿库基本情况 项目依托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岔沟尾矿库,南岔沟尾矿库环保手续履行情况:于 2010年 10月编制《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50万 t铁精粉选厂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承德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文号为承环评( 2011)14号;于 2012年 10月编制《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50万 t铁精粉选厂迁建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并取得滦平县环境保护局预审意见的报告,文号为滦环字排污节点: G:废气 W:废水 N:噪声 S: 固废 G G、 N N、 W G S N G、 N 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 [2012]91号; 2014年 3月,承德市环境保护局对迁建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验收文号为承环验( 2014) 17号。 尾矿库选 址位于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南侧南岔沟内,该尾矿库属于山谷型尾矿库,尾矿西南高东北底,沟谷横断面呈 “V”型。 根据中冶沈堪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岔沟尾矿库初步设计》,该尾矿库是从长远角度考虑,尾矿库为二等库。 ① 初期坝 初期坝的坝址位置在距南岔沟沟口 245m的位置,初期坝最大坝高为 40m,该初期坝坝顶宽度为 4m,内坝坡坡比为 1:,外坝坡平均坡比为 1:2,最大坝长 170m,在外坡 、 、 、 2m的马道。 ② 后期坝 南岔沟尾矿库后期坝采用坝前支管分散放矿,逐级堆筑子坝的上游法筑坝工艺;为使后期堆积坝能均匀上升,采用坝前支管分散放矿,人工配合机械堆筑子坝并用机械碾压,每期子坝高度为 ,顶宽 5m,子坝外边坡为 1:,内边坡为 1:。 一级子坝充填满后,将主管道移至下一级子坝顶上放矿,尾矿坝外边坡的平均坡比为 1:5。 尾矿坝设计最终堆积标高为。 尾矿坝总坝高 140m,堆积坝高 100m。 ③ 尾矿库等级与设计库容 尾矿坝的最终堆积标高为 ,相应的总库容为 m3,总坝高 140m,经计算尾矿充填系数按 ,其有效库容为 m3,该尾矿库为二等库,相应构筑物的等级为二级。 现剩余总库容 m179。 ,剩余有效库容 m179。 依托事故池基本情况 项目依托企业现有的事故池,事故池在聚源公司厂区的东北角(下游),事故池容积为 2880m3,收集事故状态时的回水浆,可避免非正常排浆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根据《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尾矿泵站事故池的容积按 10~20min正常矿浆量,倒空管段及矿浆池一次事故放空量之和确定。 聚源矿业公司选铁车间尾矿浆管道长度为 4000m,管道直径为 ,则经核算,尾矿输送管道回流尾矿浆最大量为 785m3;选铁车间循环水量 ,则项目矿浆 20分钟尾矿的输送量。 本项目选石子后的砂土经配水后排至本项目选砂工序的直线筛进行选砂,选砂后剩余尾矿浆全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 部排入南岔沟尾矿库,管道长度为 1000m,管道直径为 ,则经核算,尾矿输送管道回流尾矿浆最大量为 ,循环水量 ,则项目矿浆 20分钟尾矿的输送量。 以上之和为 ,故原有事故池可完全满足聚源公司选 矿厂和本项目共同使用。 项目变动情况 本次验收是对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后完成验收报告。 经现场调查与建设单位核实,原环评中圆振动筛和直线筛的型号及数量有变更,变更如下: 环评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内容一致性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台数 备注 1 圆振动筛 2YAK2460 1 双层,选出 5~8mm和8~10mm石子 变更 型号变更为 YAK2460(单层),数量增加至 2台 2 直线筛 USL3060 1 单层,~ 变更 型号变更为 2USL3060(双层),数量增加至 2台 3 直线筛 USL2545 4 单层,~ 变更 数量减少至 1台 4 直线筛 LMF1848 2 单层,~ 变更 数量增加至 5台 本项目圆振动筛由一台双层筛变更为两台单层筛,不同型号直线筛数量有变更,由于选厂甩废能力和外购废石数量不变,圆振动筛及其配套的直线筛的产能不变;选厂生产能力和处理原矿石品位不变,所产尾矿不变, 每台直线筛处理两台磁选机尾矿能力不变。 因此,本项目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不变,项目环保设施均已落实,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变动。 验收范围及内容 本项目已建设完成,具备验收条件。 因此,本次验收范围包括 “ 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 ” 批准的建设工程内容及 配套环保措施。 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其批复要求 环评 影响评价 结论 项目 概况 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位于滦平县红旗镇桥头村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地理坐标为 N41176。 5′″,E117176。 38′″。 项目位于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无需新增占地,利用选厂原有磨选车间和破碎车间,新增建筑面积 6000m2,其中砂子成品库 5000m石子成品库 1000m2。 项目建成后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 项目总投资 3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300万元,占总投资的 %。 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结论 (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 2018年承德市环境状况公报》和《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选铁尾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选磷项目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项目所在区域滦 平县环境空气中,除了 PM10年平均值、 O3日最大 8小时平均值均超标外, TSP为 24小时平均值、 SO2年均值、 NO2年均值和 CO24小时平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值及其修改单。 ( 2)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本项目区域内流经河流主要是项目东北侧 770m的伊逊河,根据《 2018年承德市环境状况公报》,项目位于处于唐三营监测断面与李台监测断面之间,唐三营断面由 Ⅱ类水质转变为 Ⅲ类水质,李台断面由 Ⅵ水质变为 Ⅱ类水质。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质量一般。 地下水:根据《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选铁尾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选磷项目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区域内监测点各监测项目的标准指数均小于等于 1,各项污染物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中的 Ⅲ类标准要求,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 3)声环境: 根据企业于 2017年 10月 11日委托承德卓远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厂区四周噪声监测,厂界噪声值能够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标准的要求。 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3 ( 4)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主要为农村山区环境,项目位于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 司厂区内,项目周围范围内未发现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无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周围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分析结论 (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是扬尘、废水、噪声、固体废物。 建设单位采取防尘措施后,扬尘的影响可以控制到可接受的程度;废水用于场地降尘;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厂界噪声达标;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去向合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①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废石矿仓入料口位于料棚内,入料口上方安装集气装置,将收集的粉尘一并引入 1台湿式除尘 器进行处理,然后经一根 15m高排气筒 P1排放;筛分工序在封闭车间内进行,在各筛分机产尘点和各皮带转运点安装集气装置,将收集的粉尘一并引入 1台湿式除尘器进行处理,然后经一根 15m高排气筒 P2排放。 采取以上措施后处理后的粉尘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 本项目废石矿仓料口上方设置喷淋喷雾装置、料仓三面围挡并带顶盖、运输车辆减速慢行等措施;筛分、皮带转运点位于封闭车间内、尽量的降低落料点高度等措施;水箱置于封闭车间内、落料点设置水喷淋装置, 尽量的降低落料点高度,可有效的控制粉尘的产生与排放;石子堆场设置于封闭石子库内,尽量的降低物料装载高度,可有效的控制石子堆放粉尘的产生与排放;砂子堆场设置封闭砂子库内,尽量的降低物料装载高度,可有效的控制砂子堆放粉尘的产生与排放。 采取以上措施后无组织排放浓度 ≤179。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项目营运期原材料及产品运输车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扬尘,对厂区内道路进行经常性清扫和洒水,降低道路粉尘含量。 加强厂区地面、运输道路硬化及洒水抑尘,大风天气下增加洒水次数。 通过对运输过程采取以上控制措施之后,可以减少道路扬尘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 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4 综上,本项目营运期在严格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大气污染物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②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进行评价。 本项目属于水污染型建设项目,项 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为砂土清洗过程和湿式除尘器产生的污水,本项目砂土清洗过程产生的生产污水量为179。 /d,依托选厂内泵站泵至南岔沟尾矿库沉淀处理,尾矿库回水回用于生产;湿式除尘器产生的污水量为 179。 /d,循环使用,不外排。 项目不向地表环境排放废水,因此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B。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附录 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属于废旧资源加工,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为 IV类。 按该导则要求, IV类项目可不开展地下水环境 影响评价。 ③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为生产设备噪声和运输噪声。 通过生产车间封闭,再经过距离的衰减,项目厂界噪声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2类标准要求。 ④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论 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为除尘器污泥和尾矿砂。 尾矿砂产生量为 468万 t/a,经尾矿泵直接打入企业原有南岔沟尾矿库。 除尘器污泥产生量为 ,排至厂区现有南岔沟尾矿库。 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成后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⑤ 土壤环境 项目选址地属于农村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为了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及时了解项目及其周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掌握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效果,保证该区域良好的环境质量,在项目区需要进行相应的环境管理。 项目区应该有专门的人员或者机构负责环境管理和监督,并负责有关措施的落实,在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阶段对项目废气、污水、噪声、固体废物等的处理、排放及环保设施运行状况进行监督,严格注意相关的排污情况,以便能够在出现紧急滦平县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0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5 情况的时候采取应急措施。 表 31 污染物排放清单 污染物种类 浓度 排放量 排 放管理要求 执行标准 废石矿仓落料 有组织颗粒物 产尘点安装集气装置,引入 1台湿式除尘器进行处理,然后经一根 15m高排气筒排放。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 筛分、皮带转运点 3 产尘点安装集气装置,引入 1台湿式除尘器进行处理,然后经一根 15m高排气筒排放。 废石矿仓 无组织颗粒物 < 料口上方设置喷淋喷雾装置+建成三面围挡并带顶盖的料棚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筛分、皮带转运点 < 3 +降低落料点高度 水箱上方皮带落料点 < 3 +设置水喷淋装置 +降低落料点高度 石子 堆存 < +降低物料装载高度 砂子堆存 < +降低物料装载高度 车辆运输 < 运输车辆限重、限速、加强路面清洁和洒水、物料遮盖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