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玉溪矿18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见表 111。 表 111 南陈铺站至全国各主要大站的铁路里程表 起点 南陈铺 南陈铺 南陈铺 南陈铺 南陈铺 南陈铺 南陈铺 南陈铺 南陈铺 终点 新乡 郑州 青岛 徐州 汉口 上海 石臼所 连云港 天津 里程(km) 183 230 1012 579 760 1228 814 835 967 中国矿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0 页 图 111 矿井交通位置图 矿区气候条件 本区属东亚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夏季午间较热,早晚凉爽,雨水较多;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秋季雨少风多。 据沁水县气象局资料,当地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达 ℃ (1991 年 7 月 12 日 ),最低 ℃ ( 1990 年 2 月 4日),无霜期 180 天,最大冻土深度 43cm,最大风力为 10 级。 降雨多在六、七、八三个月,年降水量最大 ,最小 ,年平均蒸发量。 矿区的水 文情况及地震 本区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流经本区的樊庄河为固县河支流,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有短暂洪流,旱季长期断流,向西在东山村附近流入固县河,向南于端氏镇汇入沁河。 据县志记载,从 1140 年至今,该区共发生地震 28 次,其中破坏性地震 8 次。 根据国标50011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位于沁水县境内,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属第一组。 工业及生活用水 本矿井工业场地紧靠樊庄河谷布置,沟内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二叠系砂岩裂隙水水量较丰富,可作为矿井基建期间生活用水或生产 期间的部分生活用水。 同时综合利用矿坑水,可 中国矿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1 页 满足矿山生产的用水需要。 因此,矿井的生产、生活用水有保障。 根据晋城市水利局《关于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取水许可申请的批复》“晋市水 [20xx]第 137 号”,同意本项目生产用水源为矿坑排水,生活用水水源为玉溪村西一带胡底河流域的浅层地下水,矿井水源可靠。 其它 电源: 本矿采用 35kV 供电,一回 35kV 电源引自规划的端氏 220kV 变电站,输电线路为 LGJ- 2150/8km,另一回电源引自马村 110kV 变电所,输电线路为 LGJ- 2150/8km。 马村 110kV 变电所现有 2 台主变压器,容量分别为 和 40MVA。 该站一回电源引自东沟 220kV 变电站,输电线路为 LGJ240/,另一回电源引自高平 110kV 变电所,输电线路为 LGJ95/。 该站向唐安、东周、野川等 35kV 变电所供电。 端氏在建 的 220kV 变电站主变容量 2150MVA,一回 220kV 电源引自晋城 500kV 变电站,输电线路为 LGJ- 2300/,另一回 220kV 电源引自芹池 220kV 变电站,输电线路为 LGJ- 2300/。 根据 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分公司的《关于兰花科创玉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供电意向的函》“泽电发展函字〔 20xx〕 1 号文”,同意向本矿井供电,供电电源可靠。 矿区经济: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辖城区、高平、泽州、阳城、沁水和陵川六县(市、区),总面积 9490km2,人口 万人。 晋城市东西长 160km,南北宽 100km,有煤、锰铁、铝土、铜、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含煤面积 5350k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 %, 其中已探明储量 亿 t,占全国无烟煤的四分之一,占山西省的二分之一强,被国家定为全国化肥和化工原料煤基地。 全市耕地保有面积 万亩,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小麦、玉米等各种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总量 亿 m3,是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 植被丰富,有森林面积 33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3%;天然牧草地 万公顷,是山西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桑蚕丝绸业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种养纺织经验,是我北方著名的桑蚕丝绸之乡,也是华北最大的桑蚕丝绸基地。 20xx 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亿 元,增长 %,人均 GDP 达到 16489 元,排 山西 省第三。 财政总收入(包括采矿权价款收入市县留成部分)完成 亿元 , 总量仅次于太原,排全省第二;剔除采矿权价款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财政总收入完成 79 亿元,排全省第四,增长 %,比全省平均增速高 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51 亿元,剔除采矿权价款收入,正常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亿元,增长 %,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全省第四、第三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 10132 元,排全省第四,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939 元,排全省第三,增长 %。 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层与勘探 区内地层出露条件较好,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段、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 中国矿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2 页 组,第四系地层零星分布。 区内地层由老到新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 (O2s),奥陶系中统峰峰组 (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P1x),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 (P2s),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 (P2sh),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 (T1L),第四系中更新统 (Q2),第四系上更新统 (Q3),第四系全新统 (Q4)。 区内地层出露条件较好,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段、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第四系地层零星分布。 现将区内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⑴ 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 (O2s): 143 孔揭露至上马家沟组下段地层。 厚 ,其中上段厚 ,为深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底为白云质灰岩,中段厚 ,为灰色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石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不规则裂隙发育,方解石充填,局部见小溶孔。 下段为灰白色含膏灰岩。 ⑵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 (O2f):为煤系地层基底,平均厚度。 分上下两段。 ① 下段 (O2f1):厚 ,主要为深灰色,中厚层状、薄层状泥灰岩、角砾状内碎屑灰岩,下部具波状层理,变形层理。 下部夹一层厚层状石灰岩。 ② 上段( O2f2):厚 ,主要为深灰色厚层状质纯石灰岩间夹薄层泥灰岩,具缝合线构造。 ⑶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C2b):与下伏峰峰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 (1202 孔 )~(0801 孔 ),平均。 为灰 - 深灰色含铝泥岩、泥岩,含鲕粒具星散状黄铁矿,均匀层理为主。 底部 177。 透镜状铁矿层 (山西式铁矿 )。 ⑷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C3t):为主要含煤地层,厚 (143 孔 )~ (0801 孔 ),平均厚度 ,根据岩性特征可分。 为三段 : ① 一段 (C3t1): K1 砂岩底 K2 灰岩底。 厚 ~ , 平均 , 自 下而上为: K1 为细粒砂岩,厚 ~ ,平均 ,灰白色薄层状,石英为主,硅质胶结,脉状层理,夹泥岩条带。 K1顶 - 15 号煤底:深 - 黑灰色泥岩粉砂岩、含铝泥岩、中夹中粒砂岩。 15 号煤厚 (1202孔 )~ (143 孔 ), 平均 ,全区可采。 中条带状结构,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可见黄铁矿结核,煤质由下而上变好。 本段以含可采煤层 、 含铝质为特征。 其中 15 号煤为海退后期,在广阔平坦的废弃泻湖、潮坪上发育连续广布的盆控型泥炭沼泽,由于早期距海岸较近,偶然性风暴潮海水常侵入泥炭沼泽,导致 15 号煤下部灰分、硫分较高。 晚石炭世中期 (C3t2)华北最大的海侵 (K2)来临,终止了本次泥炭堆积,并导致煤中硫分增高。 ② 二段 (C3t2): K2 灰岩底 - 黄水沟砂岩底,厚 ~ ,平均。 以海侵石灰岩发育为特征。 由 K K3 等深灰色 石灰岩构成主体格架,与其上深 - 黑灰色泥岩,灰 - 浅灰色中细粒砂岩及 1 1 11 号煤层等薄煤层组成向上变浅的海退层序。 ③ 三段 (C3t3):黄水沟砂岩底 - K7 砂岩底,厚 ~ ,平均。 以碎屑岩发育为特征,夹 K K6 等石灰岩、泥质灰岩及 8 82 等薄煤层。 ⑸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P1s):为主要含煤地层。 厚 (112 孔 )—(121 孔 )m,平均。 其层序自下而上为: ① K7 砂岩厚 ~ ,平均。 主要为细粒砂岩、粉砂 岩,局部为中粒砂岩, 中国矿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3 页 含黄铁矿结核及散晶,超薄 微层状,层面含较多植物碎屑层理发育。 ② K7 顶 - 3 号煤底,厚 ~ ,平均。 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 ③ 3 号煤厚 ~ ,平均 ,层位及厚度均很稳定,其东南条带状变薄,为后期河流冲刷所致。 ④ 3 号煤顶板以深 - 黑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中厚层状,含丰富植物化石。 厚 0~,平均 ,不稳定。 ⑤ K 砂岩顶 - K8 底:为浅灰 - 灰色中细粒砂岩夹深 - 黑灰色泥岩、粉砂岩 , 2 号等薄煤层及炭质泥岩。 ⑹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P1x):厚 ~ ,平均。 底部为 K8 中细粒砂岩,局部为粗粒,中 - 厚层状,石英为主岩屑次之,含长石及菱铁矿鲕粒,具少量云母片,大中型楔状交错层理,波状、脉状层理,下部夹泥岩包体及条带。 下部为灰 - 深灰色,夹黑灰色泥岩,粉砂岩含较多植物化石夹灰-灰白色砂岩。 中部夹一层 5m 多的灰白色中粗粒砂岩,较稳定。 上部为灰绿色、灰色泥岩,间夹灰 - 浅灰色砂岩。 顶部为灰白色含铝泥岩,较纯,含较多菱铁质鲕粒,俗称 ―桃花泥岩 ‖。 ⑺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 (P2s):厚度一般在 ~ ,平均。 岩性主要为砂岩及杂色泥岩。 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三段: ① 下段 (P2s1):厚度 ~ ,平均 ,为灰绿色、灰色、上部夹紫红色斑块的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泥岩中含菱铁质鲕粒,夹浅灰色、白灰色砂岩,中上部夹铁质砂岩及锰铁质结核。 底部 K10 为灰 - 浅灰色中细粒砂岩,中 - 厚层状,石英为主,岩屑次之 , 含长石次棱角- 次圆状,分选中等,大型交错层理为主,脉状层理与下伏明显接触。 ② 中段 (P2s2):厚 ~ ,平均 ,为灰色、浅灰色、局部夹灰紫、红紫色的泥岩及粉砂岩与黄绿色、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含砾砂岩互层。 底部 K12 为中粗粒砂岩,含砾粗砂岩,灰白色厚层状,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岩屑,次棱角 次圆状,分选中等 较好,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底部含泥岩包体,与下伏冲刷接触。 ③ 上段 (P2s3):地表仅出露上部地层,厚 ~ ,平均 ,以暗紫红色、黄色泥岩、粉砂岩为主,间夹黄绿色、顶部夹红褐色细粒及中粒砂岩;上部夹薄层灰绿色硅质泥岩;顶部泥岩中夹 3~ 7 层彩色燧石条带。 底部 K13 为中粗粒砂岩,局部为含砾粗砂岩,灰绿-灰白色中 厚层状、石英为主、岩屑次之,长石次之,次棱角状,分选中等,大型交错层理。 ⑻ 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 (P2sh):平均厚度 177m,分上、下二段。 ① 下段 (P2sh1):厚 ~ ,平均 ,分布于谷坡中部出露较全,由 4~ 6层厚层砂岩夹泥岩组成砂岩为主的结构岩体。 砂岩为白黄色、浅灰黄色、绿黄色中 厚层状中粗粒结构,正粒序,由下至上颜色由浅变深,单层厚、粒度、硬度均由大变小,大型交错层理发育;泥岩为紫红色厚-巨厚层状,均匀层理为主 ,夹少量钙质结核。 底部为厚 20 多米的灰白、浅黄色粗粒砂岩 (K14),厚 巨厚层状,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岩屑、次棱角 次圆状,分选中等含彩色燧石细砾。 硅质胶结为主,大型板状、楔状交错层理发育,正粒序。 与下伏岩层冲刷接触。 地貌上常形成陡崖。 中国矿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4 页 ② 上段 (P2sh2):厚 ,分布于谷坡上部,以棕红色泥岩为主,厚 巨厚层状,均匀层理为主局部水平纹理发育,夹多层似层状钙质结核,中夹 1~ 2 层黄绿色、绿黄色中细粒砂岩,中厚层 厚层状,钙质胶结为主,大型楔状交错层理;砂岩上部常见 1~ 2 层 177。 淡水灰岩、泥 质灰岩或钙质泥岩;顶部夹浅绿灰色细砂条带。 ⑼ 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 (T1L):分布于北边中部山梁顶,残留最大厚 35m,以紫红色、浅灰红色薄 中厚层中细粒砂岩为主,夹薄层粉砂岩、泥岩。 底部 5 米多为浅灰绿色薄层状砂泥互层。 ⑽ 第四系中更新统 (Q2):主要分布于山梁顶部。 一般厚 0~ 15m, 前岭村附近最厚达 30m,为棕黄色、浅红色亚粘土、粘土,含钙质结核,局部似层状。 与下伏基岩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为黄土状堆积。 ⑾ 第四系上更新统 (Q3):分布于南部樊庄河 Ⅱ 级阶地,或披盖于谷坡中下部。 分布于河流 Ⅱ 级阶地上的主要为 浅灰褐色、浅灰黄色亚砂土、砂土,具垂直节理,含菌丝及植物根痕,底部常见砂砾层,砾石直径一般 215cm,最大达 50cm,主要为砂岩岩屑,次圆状,圆状,分选中等 差,砂质充填,中密 密实,壁立性较好。 最厚达 30m。 为冲洪积。 披盖于古坡上的主要为浅灰黄色亚砂。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玉溪矿18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回采工作面吨煤成本 ................................
....................................................................................... 48 回采工艺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盘区巷道布置 ..............................................................................
水量为 120m3/h。 8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然 本矿为低瓦斯矿井,涌出量很低。 可采煤层的自燃倾向均为二类,属有可能自燃发火的矿井。 媒质、牌号及用途 本井田煤层属高等陆生植物生成的腐植煤类,太原组 2 22 煤为气肥煤,山西组 9 煤属气煤。 如下表,表 13 表 14。 表 13 煤质工业分析成果 表 14 煤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煤 层 水分 Mad (% ) 灰分 Ad (% ) 硫分
13 916 1143. 72 39 下 TK1 甲 13 917 975. 94 35 下 TK1 甲 20 918 1021. 24 38 下 TXB1000 乙 18 919 1193. 01 35 下 TK1 乙 20 9110 1141. 16 39 下 TK1 甲 14 9111 1006. 50 35 下 TXB1000 丙 14 9112 1220. 56 39 下 TK1 特
................................................................. 63 附录 1 ............................................................................................................... 64 附录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