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进气歧管工艺编制与典型工序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考虑的重点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准确、牢固、方便。 其选择的原则有: ( 1) 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或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避免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即应遵循 “ 基准重合 ” 原则。 如果加工的是最终工序,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应与设计基准重合; 若是中间工序,应尽可能采用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 2) 互为基准原则 :对于两个有位置公差要求的表面,可以认为彼此互为设计基准。 当加工位置公差要求很小的表面时,常采用此方法进行反复加工。 ( 3) 基准统一原则 :应 尽 可能采用同一组基准定位加工零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这就是基准统一的原则。 遵循该原则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公差,而且也减少了专用夹具种类。 ( 4)应保证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使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这主要考虑基准重合问题,也要考虑经济性等。 对于本零件, 由于设计基准是以下表面 孔 的轴线 与下表面的交点 为基 准,考虑到本零件所需加工的孔及平面大都分别位于 进气歧管 左右两侧,而且 若以进气歧管 下表面为精基准能够使 定位 夹紧机构相对变得简单,能够大大的节约成本,所以 以进气歧管下表面为 精基准 能够很好的符合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制定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 大 批生产的条件下,考虑采用普通机床以及部分高效专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多用通用刀具,万能量具。 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专一量具。 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当 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进气歧管机械加工工艺目录如表 所示。 6 表 进气歧管工艺目录 工序号 工序内容 设备 10 粗铣进气歧管上部平面 X53K 立式铣床 20 钻铰进气歧管上部平面上的两个孔 Z535 立式钻床 30 粗铣进气歧管下部平面 X53K 立式铣床 40 铰 进气歧管下部平面上的两个孔 Z535 立式钻床 50 半精铣进气歧管上部平面 X53K 立式铣床 60 半精铣进气歧管下部平面 X53K 立式铣床 70 镗削上部平面的孔 T618 卧式镗床 80 钻上部另两个孔,对 四个 孔铰削 攻螺纹 Z535 立式钻床 90 钻通进气歧管上部平面附近的凸台 Z535 立式钻床 100 钻铰进气歧管顶部的孔,攻螺纹 Z535 立式钻床 110 钻铰下部平面上的孔,攻螺纹 Z535 立式钻床 120 钻进气歧管个通道上的阶梯孔 Z535 立式钻床 130 钻铰与下平面相接凸台的孔并攻螺纹 Z535 立式钻床 140 粗铣进气歧管零件图主视图上的凸台 X53K 立式铣床 150 钻削主视图上各凸台的孔并攻螺纹 Z535 立式钻床 160 粗镗半精镗左视图上的孔 T618 卧式镗床 170 铣 进气歧管零件左视图左侧凸台 X53K 立式铣床 180 对零件左视图左侧凸台钻孔并攻螺纹 Z535 立式钻床 190 最终检验 典型工序 机械加工余量确定 加工余量的确定 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有分析计算法、查表 — 修正法、经验估计法,此设计采用查表 — 修正法,确定加工余量时查 《 机械加工手册》,然后再结合实际加工情况修正其加工余量数值。 公差的确定 根据公式: 7 m inm ax iizi zzT () 式中 ziT — 工序余量公差; maxiz — 最大工序余量; miniz — 最小工序余量。 ( 1) 粗铣进气歧管上部平面 表 工序尺寸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mm) 公差等级 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粗铣上平面 2 IT8 aR 0 ( 2) 半精铣进气歧管上部平面 表 工序尺寸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mm) 公 差等级 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半精 铣上平面 1 IT7 aR 0 ( 3) 钻削 、 铰削 进气歧管上平面上 2φ 的孔 表 工序尺寸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mm) 公差等级 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钻 上平面 的孔 IT8 aR 铰上平面的孔 IT7 aR ( 4) 粗铣进气歧管下部平面 表 工序尺寸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mm) 公差等级 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粗铣下平面 2 IT8 aR 0 ( 5) 半精铣进气歧管下部平面 表 工序尺寸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mm) 公差等级 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半精铣下平面 1 IT7 aR 0 8 ( 6) 钻削 歧管上 φ 10﹑ φ 16﹑ φ 18 的孔 表 工序尺寸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mm) 公差等级 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钻 φ 10 10 IT12 aR 钻 φ 16 16 IT12 aR 钻 φ 18 18 IT12 aR ( 7) 粗镗半精镗进气歧管左视图上的两个孔 表 工序尺寸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mm) 公差等级 粗糙度( μm) 尺寸公差( mm) 粗镗两个孔 IT12 aR 半精镗两个孔 IT8 aR 选择加工设备 选择机床 专用夹具是为零件的某一道工序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在产 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使用; 专用夹具可以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本次设计为了突显以上几点,所以选用的机床比较单一。 ⑴ 工序 工序 工序 50、工序 60、工序 1工序 170 是铣削平面,所以选择 X52K 型铣床加工。 ⑵ 工序 工序 40 、工序 80、工序 90、工序 100、工序 1工序 1工序1工序 150、工序 180 包含钻削孔及攻螺纹,所以选择 Z535 型钻床。 ⑶ 工序 70、工序 160 是镗孔,所以选用卧式 T618 型镗床。 选择刀 具 刀具的材料必须具有很高的高温硬度和 耐磨性 ,必要的 抗弯强度 、 冲击韧性 和化学 惰性 ,良好的工艺性 (切削加工、 锻造 和 热处理 等 ),并不易变形。 刀具选择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所以选择刀具要谨慎。 ⑴在铣床上和镗床上,选用硬质合金刀,选用 YT 类硬质合金,选用 YT15, YT5。 ⑵ 钻床上,可以选择麻花钻加工。 9 选择夹具 本零件由铣平面、镗孔、攻螺纹等工序组成,由于零件的较复杂,所以每道工序均需要采用专用夹具,我针对典型的两道工序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两套专用夹具,以满足加工过程中加工的要求,其它工序的夹 具可在此基础上作少量改动,便可应对工序的加工。 典型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工序 30 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工序 30粗铣进气歧管上下部平面 机床: X53K 立式铣床。 刀具 硬质合金直齿三面刃盘铣刀 材料: 15YT , 100D mm ,齿数 8Z ,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 Z=2 mm 所以铣削深度 pa : 2pa mm 每齿进给量 fa :根据参考文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取 /fa m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 30— 34,取 smV /。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n d ( ) 式中 V— 铣削 速度; d— 刀具直径。 由式 机床主轴转速 n : mi n/5 0 71 0 0 0 01 0 0 0 rd Vn 按照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表 n=475 r/min 实际铣削速度 v : smdnv /601 0 0 0 4 7 51 0 0 0 0 进给量 fV : smmZnaVff / 10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mf : mi n/4 5 6 mmVffm 粗铣上平面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mml 68 刀具切入长度 1l : 221 0 .5 ( ) (1 ~ 3 )l D D a 82)406868( 22 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mml 22 走刀次数为 2 机动时间 1jt : m 45 6 2868211 mj f lllt 根据参考文献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表 可查得铣削的辅助 1 ft 总工时为 t= 粗铣下平面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mml 273 刀具切入长度 1l : 221 0 .5 ( ) (1 ~ 3 )l D D a mm82)406868( 22 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mml 22 走刀次数为 2 机动时间 2jt : mi 45 6 2827 3212 mj f lllt 根据参考文献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表 可查得铣削的辅助 时间 11 ft 铣 下 平面的总工时为: t= min 工序 50 、 60 切削用量和工时 工序 50、 60 半精铣进气歧管上下部平面 机床: X53K 立式铣床。 刀具 硬质合金直齿三面刃盘铣刀 材料: 15YT , 100D mm 齿数 12,此为细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 Z=1mm 铣削深度 pa : 1pa mm 每齿进给量 fa :根据参考文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取取 /fa m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 30— 31,取 smV / 机床主轴转速 n ,由式( )有: m in/ 0 0 01 0 0 0 rd Vn 按照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表 n=600 r/min 实际铣削速度 v : smdnv /601 0 0 0 6 0 01 0 0 0 0 进给量 fV 有: smmZnaVff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mf : mi n/576 mmVffm 半精铣上平面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mml 68 刀具切入长度 1l :精铣时 1 100l D mm 12 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mml 22 走刀次数为 2 机动时间 2jt : mi 576 210068212 mj f lllt 根据参考文献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表 可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ft 半铣上平面的总工时为: t= 半精铣下平面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273l mm 刀具切 入长度 1l :精铣时 1 100l D mm 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mml 22 走刀次数为 2 机动时间 2jt : 7621 002 73212 mj fllltmin 根据参考文献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表 可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ft 半铣下平面的总工 时为: t= min 工序 20 切削用量和工时 工序 20 钻铰进气歧管上部平面上的两个孔 Φ ,孔深 19 机床: Z535立式钻床 孔的直径为 4mm。 加工机床为 Z535 立式钻床,加工工序为钻孔至Φ ,选用Φ 的高速钢麻花钻头。 进给量 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进给量取 rmmf /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取 smV / 机床主轴转速 n : 13 mi n/2 00 01 00 00 rd Vn 按照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 表 , 取 min/195rn 实际切削速度 V : smdV n / 0 0 0 1 9 0 0 0039。 被切削层长度 l : mml 19 刀具切入长度 1l : mmc tgc tg kDl r 2 02 刀具切出长度 2l : 02l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jt : m 7 fn lllt j 根据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表 , 可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1 min 总工时为。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进气歧管工艺编制与典型工序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