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电动助力转向ecu激励信号系统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车 20xx 年销售 万辆,占全国 的轿车销售量 万辆的 %市场份额。 说明齿轮齿条式的电动助力转向器产品已逐渐打开了市场。 20xx 轿车销量在 200 多万辆, ~ 的轿车销量在5060 万辆左右,说明装配电动助力转向器产品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 目前 21 个汽车厂家的 43 给我品种均可安装电动助力转向器产品。 这些厂家分别是:重庆长安、奥拓、领养、吉利、美日豪情、奇瑞 、天津丰田、威驰、悦达起亚、千里马、东南汽车、菱帅。 可以预测到 20xx 年末我国适合安装的轿车有 140 万辆,微型和轻型卡车包括皮卡有 40 万辆,电动转向器的需求大约共为 180 万套。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在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来帮助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信号传感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转向助力机构(电机、离合器、减速传动机构)及电子控制装置。 电动机仅在需要助力时工作,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时,扭矩转角传感器根据输入扭矩和转向角的大小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车速传感器检测到车速信号,控制单元根据电压和车速的信号,给出指令控制电动机运转,从而产生所需要的转向助力。 本设计研究的内容 ( 1)电动助力转向 ECU激励信号系统的组成、结构 电动助力转向 ECU激励信号系统主要是将由 LABVIEW软件生成的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送给 ECU,然后 ECU通过内部运算后输出适当的电流控制电动机。 其线路图为:产生的信号→数据采集卡→电压调节器→ ECU→电机。 ( 2)软件部分 —— 信号的生成 由于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信号太多,例如噪音,温度,车轮转速,车速,扭矩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将所有的信号全部产生并输送给控制模块这个过程有点复杂,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我就选择 2 个主要的信 号(车速信号和扭矩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来说明如何用 NI 信号控制与检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硬件部分 —— 电压放大器的制作 用 LABVIEW 软件产生的信号,其信号电压与仪器的接收信号的电压必须相符合,然而经由数据采集卡 USB608 输出的信号电压为 5V,吉利控制模块接受的电压为 12V,所以应该设计一个电压放大器,将数据采集卡的输入信号电压放大后再输送给吉利控制模块,使其能够接收。 5 ( 4)实验检测 实验检测部分主要是将电路连接好之后,控制车速值分别为某一定值(如2km/h,15km/h 和 45km/h) ,调节扭矩值由 9~0 N m 逐渐变化,绘制出实际的扭矩 — 电动机输出电流曲线图,在与理论分析得到的扭矩 — 电动机输出电流曲线图对比,如果曲线一致,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完好;如果不一致,则需检查系统。 6 第 2 章 电动助力转向 ECU 激励信号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 ECU 激励信号系统的组成 电动助力转向 ECU 激励信号系统主要分为 2 部分,硬件设计与软件的编程。 硬件设施主要包括 USB6008 型号的数据采集卡、采用 LM324 芯片设计的反向电压放大器和吉利数控模块;软件部分主要是通过对 LABVIEW 软件的编程,生成 2 种控制信号,即车速信号和扭矩信号。 然后将软件与硬件连接起来,通过控制信号的大小来检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好坏。 电路连接图 电动助力转向 ECU 激励信号系统的结构 电动助力转向 ECU 激励信号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卡、电压放大器、数控模块和电机组成。 ( 1)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的作用是将 LABVIEW 产生的信号通过自身的输入、输出通道 传递给数控模块。 7 ( 2)电压放大器:电压放大器的任务就是将由数据采集卡出来的 5V 的车速信号放大到 12V。 ( 3) ECU: ECU 主要是接收所有的信号,然后通过内部的程序计算出输出的电流传给电机,实现转向助力。 ( 4)电动机: EPS 的动力源是电动机,通常采用无刷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其功能是根据 ECU 的指令产生相应的输出矩转。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理论分析 引言 配备电动助力装置的汽车转向系统,应尽量不悖于驾驶员原有的驾驶习惯,这样驾驶员才能在转向时得心应手。 转向驱动力矩与助力矩之间的理想关系应具 备以下几点: ( 1)在转向驱动力矩很小的区域内希望助力矩越小越好,甚至不施加助力,以便保持较好的路感和节约能源。 ( 2)在低速行驶低速转向过程中,为使转向轻便,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助力效果应当明显。 ( 3)原地转向时的转向阻力矩相当大,此时应尽可能发挥较大的助力转向效果,且助力矩增幅应较大。 ( 4)随着车速的增升高,转向驱动力矩很小时不助力的区域应增大。 ( 5)原地转向时,助力矩增加到一定值时应保持恒定,以免助力电动机因负荷过大而出现故障。 ( 6)形式转向时,助力矩增加到一定值时也应保持恒定,以便驾驶员驾驶 时可以明显感到路面反力的增加,知道安全驾驶。 ( 7)高速行驶时停止助力,以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路感,保证行车安全。 ( 8)助力矩不能大于同工矿下无助力时的转向驱动,即助力矩应小于转向阻力局,否则将出现“打手”现象。 ( 9)各区段过度要平滑,以避免操舵力出现跳跃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典型的助力曲线 EPS 的助力特性具有多种曲线形式,图 为三种典型的 EPS 助力特性曲线。 这里将图中助力曲线分为三个区, 0≤ dT ≤ 0dT 区 为无助力区, 0dT ≤ dT ≤ maxdT 区为助力变化 8 图 EPS 典型助力曲线 ( 1)直线型助力特性 图 为直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它的特点是在助力变化区,助力与方向盘扭矩成线性关系。 该助力特性曲线可以用下列函数表示 m a xm a x00m a x000dddddddddTTTTTTTITTVKI ( ) 式中, I 为电机的目标电流; Imax 为 电机工作的最大电流; dT 为方向盘的输入扭矩; )(VK 为助力特性曲线的斜率,随车速增加而减小; 0dT 为转向系统开始助力时的方向盘输入扭矩, maxdT 为转向系统提供最大助力时的方向盘输入扭矩。 ( 2)折线型助力特性 图 所示为典型的折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它的特点是在助力变化区,助力与方向盘扭矩成分段型关系,该助力特性曲线可以用下列函数表示。 ( ) 式中, )(1VK , )(2VK 分别为助力特性曲线的斜率,随车速增加而减小; 1dT 为助力特性曲线梯度由 )(1VK 变为 )(2VK 时的方向盘输入扭矩。 ( 3)曲线型助力特性 m a xm a x11m a x0112100ddddddddododdddddodTTTTTTTTTTITTVKTTVKTTVKI 9 图 为典型曲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它的特点是在助力变化区,助力与方向盘输入扭矩成非线性关系,该助力特性曲线用以下函数表示。 m a xm a xm a xm a x00dddddodddTTTTTTTITfVKI ( ) 比较上述三种助力特性曲线,直线型助力特性最简单,有利于控制系统设计,并且在实际中调整容易;曲线型助力特性曲线有利于实现连续、均匀助力,但控制复杂、调整不方便;折线型助力特性则介于两者之间,从设计、调整和实用的角度看,采用直线型助力特性可以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 ECU 激励信号系统的组成、结构,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在一定车速下的电动机的助力大小。 10 第 3 章 硬件的设计 电动助力转向 ECU 激励信号 系统的总体结构 电动助力转向 ECU 激励信号 系统大体上是由 LABVIEW 产生的信号 、数据采集 卡 、数控模块 和驱动部分组成,总体的框图如图 所示。 图 总体布置框图 11 数据采集 卡 数据采集机构采用 LABVIEW 配套的数据采集卡,数据的采集和反馈都经过数据采集卡,数据的通讯通过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直接与软件建立联系。 试验信号采集系统采用 USB6008USB 总线便携式多功能数据采集产品。 用于 USB的 12 位 , 10 k/s 多功能数据采集卡 8 路 12 位模拟输入通道 , 12 条 DIO 线 , 2 路模拟输出 , 1 个计数器若需更高性能 , 可参考 NI USB6210 和 NI USB6211 方便而易于携带的总线供电型设计获取用于 OEM 的仅含板卡的套件可用于 Windows、 Mac OS X、 Linux和 Pocket PC 的驱动软件 NIDAQ 驱动软件和 NI LABVIEW Signal Express 交互式数据记录软件。 NI USB6008 具有基本的数据采集功能,其应用范围包括简单的数据记录、便携式测量和学术机构的实验室试验。 该产品价位适于学生购买,但其强大的功能足以用于更为复杂的测量应用。 NI USB6008 带有现成的数据记录软件,能在数分钟内开始基本的测量应用;也可使用 LABVIEW 或 C 及自带的 NIDAQ Base 测量服务软件,为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编程。 NI 开发了含有 LABVIEW 学生版副本的 USB6008 学生套件,为仿真、测试和自动化的理论性课程补充了实践性实验。 上述套件仅供学生使用,是功能优、价格低、实践性强的学习工具。 图 USB6008数据采集卡。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电动助力转向ecu激励信号系统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b 轮 r c c os aba dd c 轮 r c c os aba dd 本章小结 这一章主要对本论文中的一些常规数据进行进了计算,选取了行星轮传动的传动类型和传动简图, 初步计算了齿轮的主要参数。 10 第 3 章 装配条件及传动效率的计算 装配条件的验算 在确定行星齿轮传动的各轮齿数时,除了满足给定的传动比外,还应满足与其装配有关的条件,即同心条件
%,美国将达到35%,不过在这当中 ,AMT 和 CVT 将要挤占部分份额。 进入 80 年代 ,五十铃、伊顿、 ZF 等公司研制电子控制机械自动变速器并装车成功后 ,福特公司、大众公司、菲亚特公司、雷诺公司和丰田公司等也相继开展 AMT 的研究和开发。 1995 年本田的部分 Civic 轿车装用了 AMT。 1996 年宝马 M3 轿车所采用的“ M 序列式变速器”就是在原来的 M3 型 6
一定的横向移动一横动量,使其能在此范围内自由摆动因此要求驱动装置对此横向位移不产生内阻力或者尽量减小其影响 驱动系统的方案选择 架悬式牵引电动机驱动装置被完全装置在转向架上。 车辆运行时,它随构架一起,相对 轮对产生各个方向的位移。 为了保证顺利地传递牵引电动机的转矩,在牵引电动机和轮对之间必须设有适应垂向和横向位移的运动元件。 空心轴式传动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
45 检测输出设备型号的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α =20176。 8 轴交角 ∑ ∑ =90176。 9 节圆直径 d =m z =1d 84mm 2d =174mm 10 节锥角 =1γarctan21zz 2γ =90176。 1γ 1γ =27176。 2r =63176。 11 节锥距 A0 =22γsin2d A0 = 12 周节 t= m t= 13 齿顶高 21 aga hhh = mkh aa =2 1ah = 2ah =
26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循环球式转向器 29 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30 蜗杆指销式转向器 30 机械转向器的确定 34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与计算 30 选择齿轮齿条材料及精度等级 31 主要尺寸计算 32 齿轮强度校核 33 齿条的设计计算 35 本章小结 35 第 5 章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变助力方法分析 36 液压式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36 流量控制式 EPS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