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来源全国教育科研十五重点项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高等针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 传统教育注重文化的传承、现代与未来教育则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创造性,由此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 如何把握针推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进行深层的分析、比较、交 流、探索,重新审视信息社会中针推专业从才的培养模式,探索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针推教学教育模式,已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 课题的总体目标是 :探索针推专业理论课程探究性教学模式,从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再分析入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三维结构的整体视野上进行全面重组,旨在建立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性主体,帮助学生作为展性主体,通过阅读、分析,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形成解释并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综合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一般情况 围绕研究目标,研究主要从下列工作入手: 从教学目标的再分析体会探究式教学的意义;从教学任务的再分析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的三维构成;从探究式学习层面上建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水平的三维模式。 1.调研工作。 分析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变化,跟踪国内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掌握探究性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及概念图教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2.探究式教学基础建设。 修订新教学目标,根据针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设计探究学习问题库,研究信息技术下教学知识内容的表征方法。 根据综合评价原则,设计多元、多主体评价方式的综合评分表。 3.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资源建设。 规划针灸理论探源网站,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4.教学实践和总结。 进行教学实践,探讨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问题探究的学习模式,总结教学效果。 二、调研、思考及主要观点 1.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再分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在系统学习学科知识上具有一定优势,而在知识重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差距明显,这与传统教学中以 教师为主导取向的接受式教学和以书本知识为主体的教学不无关系。 英国教育家乔治奥威尔说: “ 科学教育应当是指灌输一种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 它应当是指学会一种方法──可以用在遇到任何问题上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大量的事实。 ”“科学教育最后往往还是意味着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 ” 我们认为, 高年级以文献课程为主体的理论提高课程,是建立在已有学习基础上的提高,在整个知识建构中应该是螺旋式学习上升的过程,在思维模式上应该是培养批判思维的教学过程。 有鉴于新世纪人才模式的需求变化,我们 对针灸理论课程的 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通过针灸理论探究式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学科理论的深入掌握和应用,结合学习者的知识接纳和内化活动(情感领域 ),促进和提升综合分析批判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培养和塑造个性化的终身学习习惯。 ” 2.教学维度的思考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比如,任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实现都是在一定教学水平上的操作,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是互相依赖的。 同样,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也是相互关联的,教学目 标发生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也作相应变化。 因此,教学变革必然涉及教学的全方位。 任何局部的或单一的改革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3.新技术环境下教育研究进展的跟踪及思考 1)关于教学目标 ——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 本杰明 布鲁姆 ( 1956)提出了 在学习过程中智 力 行为的 层次分类。 这种分类法包含 三个互相交叉 的 部分 :认 知 , 动作技能 和情感 态度。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 分类学并非尽善尽美,但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平、多层次去考虑教育、教学目标问题。 2)关于学习模式 —— 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探 究性学习活动,完全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中心,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成为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基于问题的学习简称 PBL,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的医学教育,其原型有五个基本特征,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有一名促进者,促进者给小组呈现一个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学生从图书馆和计算机资源中收集信息,也可以咨询信息;然后报告和评价资源,并根据新认识着手处理问题;最后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 探究性学习则是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 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更重视学生的发现、发展能力,强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去。 基于问题的学习也属于探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3)关于教学内容的表征 —— 计算机呈现智能的可能性、概念图及其他 计算机信息加工处理和表征的 高效性 、 多样性 和 呈现智能的可能性 ,近年来受到人们高度关注。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表征知识认知知识,强化了学习者的 主体性意识,加强了学习的共享性、探索性和协作性,给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提升和交流空间。 人们期望网络和信息教育技术能够使学习者更容易获得 高层次的思维技巧与能力,能够促进人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而不仅仅是帮助掌握知识,这一美好的愿望将趋使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而不只停留在应用的表层次。 概念图( concept mapping)是用图表组织和阐述表达知识的工具,也是 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 , 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作为学习、交流和评价的工具,以概念图表达知识是一种演绎性的教学方 法, 节点表示概念,而概念间的关系用节点的连接表示。 用适合的关联词来说明不同层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分支之间的横向联系,体现了认知结构的渐进分化和整合(融会贯通)的特征。 将 课程中所学知识元素按语义建立关联,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