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与教学资料搜集计画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段的方式。 3. 運用電腦讓學生得以實際進行練習,以習得運用技巧。 教材來源 1. 勞委會電腦軟體應用丙級術科題本。 2. 相關即 時全球資訊網、 新聞等文章。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 先備知識 (單元名稱 ):計算機概論、電腦作業環境應用、 網 際網路 應用。  先備能力:對電腦使用有興趣、可 主 動對功能實際操作以求瞭解用法。 教學方法 1. 講述法 2. 演示法 3. 問答法 4. 實作演練法 教學資源 教學大綱、電腦、電腦廣播系統、 軟丙術科教材 、網際網路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目標 (知識探求 ) 基本的版面架構與基礎工具列 運用 文書處理 版面架構與基礎工具列 理的工作環境 分行分段 的 概念與基本操作 正確 建立基本文書處理 分行分段 的 概念的 基本操作 二、技能目標 (能力培養 ) 正確 執行 文書的版面設定 版面設定 的 應用 教學檔案 — 吳麗生 25 各個定位點格式的關係 定位點的應用與設定 執行分行、分段的運用 分行、分段 資料格式 三、情意目標 (精神陶冶 ) 技術,將生活隨見所得加以數位記錄,以利收藏 (集 )。 工具和資源以處理個人 的相關文書資料加以數位化。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教學 目標 教 學 活 動 說明或教學省思 教學資源 時間 教學 評量 一、準備活動 文書處理 的相關資料、講義。 收集教學相關資源並製作教具。 電腦軟體應用丙級相關書籍、教科書、網際網路 、學習單以進行教學。 ,擬定教學大綱 材及準備相關活動 二、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先利用生活 列印常用紙張為例,再行引導到要上課的 課題。 問題,引起學生動機 講義、教科書、白板、操作介面 10 分 *問答評量: 學生是否積極回答問題,並能適切表達問題內涵 以往國文課作文的寫法,再引導致文書的分行與分段的說明。 作文與 文書 二者之不同處。 ,讓學生上網尋找相關文章,以強化學習印象。 3 運用複製的內容,加以解 說分行與分段,並教導調與應用。 (二)教學活動 1. Word 開啟在白板先繪製一仿文書版面及尺規,以利解釋說明及相關的版面名稱。 具列的作基本介紹與運用。 (但需超過二頁 )。 課程設計與教學 26 軟體中的運用。 落,對照尺規的運用。 教師透過口頭說明方式,同時配合舉例說明,集中學生注意力且增強學習效果。 講義、教科書、白板、操作介面、示範操作 20 分 *觀察評量: 是否每個學 生都有跟上 進度 三、綜合活動 (一)實作練習 ◎ 題組 一 文書處理 的文字分段。 教師透過講述方式,並同時配合學生操作示範,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且增強學習效果。 示範操作例題 12 分 *觀察評量: 學生的上課態度、參與和與同學間的互動關係且是否每個學生都有跟上進度 (二)自我評量 學習單 ,藉由問答來複習本節所教的觀念並讓學生對此堂課之問題作發問。 ,提 供學習單 讓同學於課後做自我總 評量,了解自我的學習成效並培養學生自動自發學習的態度。 學習單 8 分 *問答評量: 學生是否積 極回答問題 ,並能適切表達問題內涵。 教學檔案 — 吳麗生 27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學觀察表 (曾憲政、張新仁、張德銳、許玉齡、 馮莉雅、陳順和、劉秀慧編著 ) 教師姓名 : _吳麗生 任教年級 : __一 _ _ 任教科目: 資料處理科 課程名稱 : _中文文書處理 __ 課程內 容: _電腦軟體應用丙級 — 文書處理 觀察者 : _謝碧玉、吳憲欽 _ 觀察日期 : 0930 觀察時間: _10:00__至 __11:00_ 層面 評鑑指標與參考檢核重點 評量 文 字 敘 述 值 得 推 薦 通 過 亟 待 改 進 不 適 用 A 課 程 設 計 與 教 學 A3 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ˇ 能舉例前章節所做的練習讓學生與舊知識連結 A31 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 ˇ A32 有效連結學生 的 新舊知識 ˇ A33 結合學生 的 生活經驗 ˇ A4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ˇ 在課常內能舉出同學容易錯的地方,也能夠完整示範同時讓學生完成練習,但因為術科習作, 無法進行充分的討論、發表。 A41說明學習目標或學習重點 ˇ A42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ˇ A43正確而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ˇ A44多舉例說明或示範以增進理解 ˇ A45提供 適 當的練習以熟練學習內容 ˇ A46 澄清迷思概念, 易錯誤類型 ;或澄清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概念 * ˇ A47設計學習情 境 啟發學生思考 與討論 (進行師生討論、小組討 論、小組發表 ) ˇ A48完成每個學習活動 後,適時歸納總結學習重點 ˇ 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ˇ 能適時的問同學問題、解決同學疑問,並對個人進行指導,也會依學生的學習進度調整上課腳步。 A 51 引發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ˇ A52 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策略 ˇ A53 教學活動的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ˇ A54 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和時間 ˇ A55 善用問答技巧 (如提問、候答、傾聽、澄清、提示、轉問、深究、回應、兼顧不同層次問題、兼顧高低成就學生的反應等) ˇ A56 使用電腦網路或教學媒體 有助於學生學習 (含教具、圖片、補充材料、網路資源;宜大小適中、符合需求、內容正確) ˇ A57 根據學生個別差異調整教學 (含個人或小組指導 或重新教學 ) ˇ 課程設 計與教學 28 層面 評鑑指標與參考檢核重點 評量 文 字 敘 述 值 得 推 薦 通 過 亟 待 改 進 不 適 用 A 課 程 設 計 與 教 學 A6 善於運用學習評量 ˇ 口頭問答及練習題批閱。 A61 適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 (包括口頭或紙筆方式) ˇ A62 依據實際需要選擇適切的評量方式 (小考或家庭作業) ˇ A64 根據學生學習狀況或評量結果調整教學 * ˇ A7 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ˇ 為電腦操作,版書應用較少,但老師能巡走全教室,並利用教學廣播系統監看學生操作狀況。 A71 板書正確、工整有條理 (文字、符號、圖形)(筆順、簡體字、字體大小) ˇ A72 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ˇ A73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ˇ A74 師生互動良好 ˇ B 班 級 經 營 與 輔 導 B1 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 ˇ 上課氣氛良好,上課並無不當行為。 而且利用上課說明特別教室規定。 B12 教室秩序常規維持良好 ˇ B13 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 ˇ B14 妥善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 (如打瞌睡、偷吃東西、聊天、傳紙條、吵鬧、打架、作弊、走動、搶答等 ) ˇ B15 適時實施生活教育 * ˇ B2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ˇ 教師熱情教學,學生專注學習。 B22 布置或安排適當的學習環境 ˇ B23 教師表現教學熱忱 ˇ B24 學生能專注於學習 ˇ B25 塑造職場文化與期待 *(如服儀、語言、工作流程、價值規範… ) ˇ 自評簽名: 觀察人員簽名: 教學檔案 — 吳麗生 29 高雄市樹德家商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期教學觀察照片記錄 教學內容: 計算機概論 教學者: 吳麗生 老師 日期: 99 年 9 月 30 日 10 時 10 分 教學班級: 一 年 10 組 課程設 計與教學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