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武汉向蜂拥而至的媒体放出毫言:‚年底前出产 20辆单价在 200万元左右的高档客车,预计到 20xx 年,中誉汽车的产值将达到 50 亿- 100 亿元。 ‛ 就在童江亮信誓旦旦之时, 3 月底,另一家浙江摩托车企业万丰奥特推出了第一款商务车 —— 万丰速威。 进入 6 月,‚波导要砸 50 亿元进入汽车行业‛的标题频频见诸报端。 半年间,即发生四桩收购案。 来自浙江 有关部门的统计,从迄今为止惟一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吉利集团,到最近相继买股份入行的宁波华翔、浙江万丰,萧山中誉,以及正在进行电动车研制的万向集团,浙江进军汽车整车制造的民营企业已接近十家。 其中大多数企业是从汽车相关行业杀入。 行业信息分析报告 20xx年 8月 9日 11 走非主流路线 和杭挂一样,其他的浙江汽车企业都是选择规模要求不高的商用车市场,中誉、横店、铁牛都是做客车,万丰的皮卡也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现在正开始生产商务车。 在新一轮造车热中,浙江民企纷纷选择了非主流车型。 陈永兴认为,‚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但是资本分布比较分散,造轿车对规模 要求太高了。 我们这种选择是明智的。 ‛ 目前,童江亮最想要的轿车目录还是一张画饼。 20xx 年,中誉销售收入为 18002 万元,净利润 万元。 杭州中誉特飒客汽车有限公司是童最初准备搭建的理想平台:中美合资、总投资 2 亿美元、坐落于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 但是,童的主业是房地产,其手头最大的项目是地处萧山的中誉现代城。 他手头的资金并不宽裕。 最近一段时间,童江亮正在四处出击,频繁接触杭州银行界。 20xx年 6 月,金信信托‚中誉现代城房产集合资金信托项目‛募集成功,募集资金额度 5000 万元,预计收益率 %,期 限为二年。 童江亮希望这笔钱用于中誉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腾出力量再实现中誉在汽车产业的布局。 第三章 中国汽车产业过热呼。 两种观点的碰撞 第一节 三成车贷坠黑洞 汽车业投资过热。 一、山雨欲来 来自发改委的消息称,眼下一项针对汽车产业投资过热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此项调查由发改委发起,并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具体实施。 调查的重点是,各地一些濒临破产或效益不佳、规模小的整车企业盲目上汽车项目。 据了解,整个调查报告已成文,并上报到发改委。 发改委政策产业司有关人士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 采访时说,‚我们确实对汽车产业投资热进行调查,但所有内容都保密。 ‛ 这令汽车业许多人士诚惶诚恐,他们猜测 —— 下一步会否有限制汽车投资的措施出台。 行业信息分析报告 20xx年 8月 9日 12 与此呼应的是, 7 月 3日,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颁发关于举办《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网上申报培训会的通知, 134 家整车企业名列其中。 通知称,‚为了保证《公告》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我司将对各车辆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和生产地址等信息进行登记核实。 ‛ 今年 4 月 28 日,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草案修改完成。 一周后,征求意见稿出笼。 此前,各大汽车企业已通过各种渠道提前拿到文本,而一些 中小企业也忐忑不安地研究起来。 新政策意见稿提出政策目标 —— 产品法制化管理,扶持骨干企业,强化营销服务体系,实施自主品牌战略。 初衷意在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提高汽车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熟知内情的有关人士私下表示,中汽协此次调查汽车投资热,正是汽车产业政策正式出台的前一个步骤。 下一步可能会对那些有整车生产资格而没有规模和效益的企业有所措施。 7 月 16 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许多大汽车企业集团纷纷扩产,而民营资本也不断在进入汽车产业,造成了整个汽车产业的投资热。 ‛ 贾新光在业内一直是不赞成用行政手段干预汽车产业发展的民主派。 据贾新光介绍,早在 1972 年,中国曾出现汽车工业投资过热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家用轿车需求的大量产生,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第二轮汽车投资热正在到来。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汽车产业要防止投资过度‛可能不会停留在嘴上了,实质性的动作或许不久就会开始。 二、 1000 万辆的速度 发改委开始的整肃行动,无疑与近年来不可遏制的汽车投资热密切相关。 自 1999 年以来,汽车市场正以每年 30%左右的速度增长,按照贾新光的预测, 20xx 年的增长幅度即便不 会超过去年,也会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将依靠私人购车因素的推动。 整个产业将保持 20%左右的增长率。 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赢利前景,吸引了众多的投资拥向汽车产业。 原有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投资,产能产量快速增长;新投产企业也纷纷上马。 20xx 年,汽车业固定资产超过 3000 亿元,工业产值超过 5000 亿元,汽车总产量超过 300 万辆,其中轿车产量首次突破 100 万辆大关。 行业信息分析报告 20xx年 8月 9日 13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 20 家民营企业进军汽车整车生产,范围涉及轿车、皮卡、商务车和客车。 在这些造车民企中,吉利造轿车;中誉、横店、铁牛做客车 ;华翔入主中兴汽车,致力于皮卡和越野车的生产;万丰凭借皮卡已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现在正开始生产商务车。 尤其是民间资本雄厚的江浙一带,已然是新一轮汽车投资热的‚重灾区‛。 今年 5 月,一份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称,目前我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已达 100 多家,全国有 27 个省(市)生产汽车, 17 个省(市)生产轿车, 23 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全国汽车产能已达 550 万辆以上,轿车产能已达 250 万辆以上,已大大高于市场容量。 这份报告指出,从目前投资势头看,未来几年生产能力还将大幅上涨,到 20xx 年整个中国的汽车产 能可能达到 1000 万辆。 一旦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减缓,相当多的产能将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但是,产业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投资分散、研发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诸多业内人士对此感到担忧。 今年早些时候,高盛公司的报告认为,尽管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增速居全球之首,且投资回报也异常丰厚,然而最快两年后,将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和价格大降的困境。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修改汽车产业政策,还是对汽车过热进行调查,都是看到了各地兴起造车运动的现实,意在控制重复投资。 实际上,汽车市场井喷式的增长,不 仅导致了整个产业投资过热,而且已波及到汽车产业的其他领域。 今年 6 月底,人民银行发出了整顿汽车信贷的通知。 在央行发布给四大银行各地分行的文件通报中,央行点名通报了‚山西临汾 15 亿元汽车贷款无法收回‛一事。 据悉,截止到 20xx 年底,我国汽车信贷余额已达 945 亿元,并以两位数的速度激增。 汽车消费信贷,已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领域最为红火的业务之一。 为争夺客户,许多办理汽车贷款业务的经销商提供了众多的优惠条件。 如无需担保人、无需保险费甚至提出零首付等。 这其中隐含巨大风险。 银行业有关人士说,目前已有 30%的私 车贷款无法收回,发展下去后果将十分严重。 三、强化政策之手 汽车产业是收还是放。 业界一直有完全对立的两种意见。 但是政府部行业信息分析报告 20xx年 8月 9日 14 门则一直倾向于收。 20xx 年 7 月 7~ 8日在天津的一次会议上,时任外经贸委工业规划司副司长的苏波表示,‚我们是否已经到了足够的富裕程度,可以将过去已经投在了国营企业上的成千上万的国家资产抛弃不顾,以交换充分全面的市场竞争,从而推动产业进步和技术升级。 ‛苏波认为,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有责任照管好这些资产。 实际上,汽车业投资分散由来已久。 政府也一直通过加强投资审批、严格行业准入等措施 ,提高行业集中度,扶持形成几大集团,但效果并不明显。 尤其是近年来,汽车投资热不降反升。 造成汽车产业这种‚多点开花,产能飙升‛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在国家的扶持下,大汽车企业集团拼命兼并扩张;另一方面,一些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利用现成的壳资源‚借尸还魂‛。 由于目前有整车生产资格的企业超过了 100 多家,想进入汽车产业的新企业可以借助一个成型的‚壳‛撬开市场,再以低价格挤占传统巨头的市场空间。 而这些壳资源许多都由地方政府审批。 为防止新一轮盲目投资,今年 4 月出台的新汽车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首先拿汽车项目审批权开刀。 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规定:‚鼓励现有汽车企业现地或异地增加产量品种,或兼并、联合其他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原则上不再批准上述范围外新建的汽车生产企业。 ‛并删去了原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汽车工业重点产品的投资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可按股份制方式筹资‛的条款。 新的产业政策虽然还有待最后明确,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控制新一轮汽车投资的基本思路已定。 就在意见稿对外公布之前的 5月 12 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考察北汽福田和北京现代时表示:‚汽车工业发展决不能一哄而起,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 模化生产,注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国产化水平,加强核心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