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低碳实践活动能够给社会环境和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一个质的改变。 对大学生来说,加强低碳生活意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既是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又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支持与践行。 然 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缺少正确的低碳生活意识,他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也有很多非低碳的方面,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旨在找出当代大学生在低碳生活方式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加强大学生对低碳意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选题的必要性 首先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 发展观 ,是 前 中共中央 总书记 胡锦涛 在2020 年 7 月 28 日的讲话中提出的 “ 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 全面发展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强调统筹兼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要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现象的频发越来越严峻,科学发展观提倡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建设资源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应对气候变化。 因此,提倡大学 生低碳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贯彻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其次,研究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国内外越来越推行“低碳生活”的大环境下,国家经济向着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 国家社会也向着低碳社会的方向发展,那些非低碳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注定是要被社会大流淘汰的。 因此,大学生要健康成长成才,要顺利融入社会,就要加强都大学生进行低碳教育,帮助大学生不断培养低碳意识,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消费、生活、出行等行为习惯要进行相关的低碳引导,鼓励大学生坚持从自身出发、从身边做起,减少日常生活能耗量,使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习惯。 培养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方式不仅仅是社会发展大趋势大潮流对新世 14 纪大学生的综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选题的意义 理论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低碳作为新的关注点越来越备受社会广泛重视。 现阶段,在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的研究阶段。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为大学生低碳生活方面的研究丰富理论研究内容。 现实意义:培养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积极的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大学生 对 低碳生活 方式的践行 并不是微不足道的,这 小 可使 大学生在 生活中减少碳的 排放量, 大可对社会环境、对社会资源产生保护效应。 此外,本文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还可以为学校为政府部门提供实际的调查数据和参考资料,进而改进现实存在的问题。 关于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成果中对于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比较少。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郭艳华研究员最早从理论层面提出了生态生活方式的概念。 她立足于生态文明时代的生存质量观,要求人的物质生活以维护自然生态健康为准则,提出要“倡导人们选择生态生活方式”全部内涵。 杨通进在《走向深 层的环保》引述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女士的观点,认为绿色生活方式内容包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等五个方面。 唐国战在《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其引导研究》中提出了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相关标准。 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特征。 [ 1] 国内对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研究中分析到其存在的基本问题从小方面来说,在于大学生对低碳生活认识度欠佳,一次性物品使用泛滥,着装方面的消费误区,过度包装产品消费频繁,水资源的肆意使用,不合理用电现象常见, 作息不规律,书本纸张利用不合理等;从大方面来分析,则为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缺乏有效引导监管不力,没有有效替代的新能源,技术开发不到位等。 针对以上常见问题, [ 1] 尚丹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DB/OL].内蒙古民族大学 . 15 主要应对措施为加强宣传力度、强化低碳理念;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养成低碳生活理念;改善设施,学校增加对低碳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利用率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低碳无处不在,提议大学生坚持低碳生活方式、坚持低碳消费行为、坚持低碳出行低碳旅游等。 可以看出,我国对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有很多欠缺。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社会学家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 是伴随着社会学领域中一些相关的理论范畴针对阶层和消费两个领域展开的。 而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是伴随着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国外高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建设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管理;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生活权和自由权,以形成自己具有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对一些严重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调节等三个方面。 但是,随着西方社会步入“消费社会”,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甚至“消费方式”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如英国学者厄尔 (EarlPeter)的《生活方式经济学:骚动世界的消费行为》,该书虽 然将生活方式作为讨论的主题,但对调查研究对象的关注点却集中在消费方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 1] 从 2020 年起,美国一些媒体就开始不断推出各种以“美国最绿色的大学”为题的文章。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发表了布莱恩文费尔德( Brian Wingfield)的文章《美国最绿色的大学》,列举了哈佛大学等 10 所最绿色的大学名单。 目前,美国已有 400 所高校的校长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比如哈佛大学设立了“绿色校园行动计划”( Green Campus Initiative),提出推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 方针和计划。 [ 4] 国外对于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有比较多可行有效的计划措施,这些环保计划措施值得国内大学借鉴。 在高校,我们积极倡导师生共同利用科学知识和人类智慧,为创建低碳校园而共同努力,在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选题的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式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相结合,其中问卷调查为主文献资料研究为辅。 第一、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 150 份,向湖北省某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一共收回有效问卷 149分,有效问卷率达 %,保证了调查问 卷的有效性和调查的效率。 其中问卷一 [ 1] 尚丹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DB/OL].内蒙古民族大学 . [ 4] 彭丽娟,杜经纬.构建低碳校园的有效途径 [J].科技信息. 2020( 09). 16 共 15 道题,均为封闭式问题,不设置开放式问题。 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大学生个人低碳生活的践行情况、大学生对学校以及 相关社会机构或团体 低碳措施的评价等方面内容。 最后利用问卷星专业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 第二、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找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从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成果中加深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了解,分析其中问题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为本次调研提供文献基础。 17 2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关内涵及其现状 相关概念 一般意义的生活方式内涵 生活方式( Lifestyle)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 概念 ,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 方面。 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 阶级 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 [ 2] 低碳生活的概念 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 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 大气 的污染,减 缓 生态恶化,主要是从 节电 、节气和 回收 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 3]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内涵 对于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内涵的研究,首先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界定, 大学生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 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大学生群体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他们的特征和社会其他群体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他们仍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他们在高校里学习、进步、成长;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他们在经济不能独立;他们拥有有序的学习生活,拥有固定的社交圈子,还有多种多样选择的消费以及娱乐方式。 以高能效、再循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从实践上讲,低碳是人类经历后工业文明时代发展得失而提出的新思想;从理论上讲,低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脉相承。 有学者吧低碳 生活方式定义为以生态文明的环境观、物质观、幸福观为价值评判体系,以尽量减少生活中的能耗物耗,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行为选择倾向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以认为,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是以低碳生活为判断标准,以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成长目标,在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指导下,在学习、消费、行为习惯、课余生活等方面形成合理、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 [ 1] [ 2] 百度百科 [ 3] 百度百科 [ 1] 尚丹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DB/OL].内蒙古民族大学 . 18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一是体现在对低碳生活的认知状况,比如,对低碳生活内涵的认识、对低碳生活产品的认识;二是大学生对低碳 生活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对低碳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态度、对周边环境的评价、对当前生活与低碳生活之间差距的评价、对其他人有关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行为表现的态度、对政府在低碳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期望以及对当前高校有关低碳生活教育方面的评价等。 三是在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行为方面,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到低碳的准则,对低碳生活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对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参与低碳生活的相关行动等方面。 当今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了解深浅不一,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情况也忧喜参半,总的来说当今大学生的低碳生活现状出现两极分化现 象。 一方面是不少大学生长久以来受到低碳生活宣传的熏陶,他们意识到低碳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低碳行为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习惯性的表现出良好的低碳行为,他们家里多用低功率的节能电器、离开房间离开寝室都习惯随手关灯、用水有节制、不随便浪费食物、不乱丢垃圾、出门选用公共交通、外出购物自备购物袋或者塑料袋多次重复使用等等。 另一方面则相反,这部分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欠佳,他们很少接触低碳生活的宣传甚至不了解低碳生活的内涵,他们缺乏低碳生活的意识,日常行为许多都是高消耗、高浪费的非低碳行为。 主要表现在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泛滥、着装方面存在的消费误区、过度包装产品的消费频繁、水资源的肆意使用和浪费、不合理用电现象常见、作息不规律、书本纸张利用不合理等。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产生的问题提供有力的实证依据,结合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设计了包括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的了解情况、了解途经,大学生在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行为参与度,大学生对学校低碳措施的评价以及对相关社会机构或团体等政府方面的低碳措施的评价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 15 道调查题目。 全部题目均为封 闭式问题,不设置开放性问题。 从总体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低碳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有不少非低碳生活方式的现象,本文结合调查数据结果对当今大学生的非低碳生活方式的分析如下: 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有欠缺。毕业论文—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研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