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坝港金太阳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中国大陆建设大型荒漠 滩涂 并网电站的理想场所。 特别是在当前,光伏发电的成本较以往大幅度下降,在 海安老坝港 地区建设大规模的荒漠并网光伏发电站的经济性将越来越好,光伏并网发电与常规能源发电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强。 20xx 年全世界光伏发电完成装机容量超过 4700MWp,比上年增长约 90%。 目前光伏发电装机主要集中欧洲、美国、日本,其中 20xx 年欧洲装机占世界当年总 装机的 80%。 其中,并网发电用比例愈来愈大,并已成为光伏发电的主导市场。 20xx、 20xx 年欧洲的并网光伏发电占光伏发电总量的 95%以上,世界平均达到 80%以上。 中国 1971 年首次成功将太阳能电池用于我国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上, 1973年开始将光伏电池用于地面。 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由于受到价格和产量的限海安县老坝港滩涂 并网光伏跟踪电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xx08 17 制,市场发展很缓慢;在 1981~ 1990 年期间,中国开始对光伏工业和光伏市场的发展给予支持,建设路一些示范项目;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启动利用光伏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20xx 年以来,由于 技术的成熟应用和光伏发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光伏市场的重心从农村电力转移到通信、工业、光伏产品方面。 20xx 年中国光伏装机 40MWp,累计装机容量 140 MWp,近4年平均年增长率为 %中国的光伏市场主要在通信和工业、农村和边远地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照明、太阳能商品及其他领域,主要采取 BIPA(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大规模光伏地面电站两种模式。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 老坝港 光伏产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通过并网光伏示范电站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将为大规模开发建设太 阳能并网光伏电站提供技术支持。 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发电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必由之路,示范电站的建设将提供光伏并网发电商业化管理模式,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是国家积极鼓动投资的产业,光电的发展可以带动 江苏 光伏产业投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科技旅游不仅能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光伏电站的高科技理念和宏伟的规模,将会有力的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 江 苏省海安县老坝港 并网光伏 跟踪 电站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当地的能源发展政策,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当地的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带动产业投资和促进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并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江苏省 具有发展太阳能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海安县 电力基础好,大电网基本覆盖全区,交通便利,是国内建设大型荒漠太阳能并网电站的理想场所,而且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建设此项目十分必要。 海安县老坝港滩涂 并网光伏跟踪电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xx08 18 务 海安老坝港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位于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境 内,根据当地的能源资源情况、电力供需情况、未来电力需求预测情况、电力系统状况等因素,初步推荐本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 ,安装 7 个光伏子阵列,每个子阵列有 51串 2 并 13300 块 260Wp 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共计 50 个太阳能 光伏跟踪系统。 跟踪系统 按 7 排 5 列布置。 选择及布置 结合光伏电站建设的特点、场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 我国 现行的政策进行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一般遵循一下原则:  丰富的太阳光照资源 ,大气透明度较高,气候干燥少雨。  靠近主干电网,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 主干电网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  场址处地势开阔、平坦、无遮挡物。  距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近,以减少输电损失。 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  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  当地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提供优惠政策和各种便利条件。  场址内无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居室设施及地下矿藏等。 场址周围没有草场,也没有对电站造成污染的厂矿。 遵循以上原则,经过综合建设条件比对,最终确定 老坝港 为 项目建设地,场址建设条件均满足项目选址要求。 总 占地面积 20万 ㎡。 站址平均海拔 ,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地形起伏不海安县老坝港滩涂 并网光伏跟踪电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xx08 19 大,有南缓坡向北。 ( 1)太阳能资源丰富 海安老坝港 并网 跟踪 电站场址内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一般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 1775kWh/㎡以上,高者达到 2061kWh/㎡,年日照时数在 3000h 以上,高者达 ,日照百分率 70%以上,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 ( 2)地质构造稳定 工程区松散堆积广覆,断裂在地表的迹象和证据较少,主要根据航磁异常及影 响特征等综合分析推理。 据遥感地质调查,区内主要断裂均为隐伏状的基底断裂,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场址区地质构造基本稳定,可作为光伏电站的工程场地。 ( 3)接入系统便利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拟建电站距离 海安县 老坝港滩涂 变电所 仅 几公里, 海安县 内建有四座 110 kV 变电所,光伏电站出线接入条件便利。 ( 4)场址内及周边环境条件 经过实地踏勘,该处场址不存在洪水淹没问题,也无常年内涝和积水问题;场址内无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居室设施及地下矿藏等。 场址周围没有草场,也没有对电站造成污染的厂矿。 ( 5)当地政府的支 持力度 江苏省、海安县 等各级政府对光伏发电项目均大力支持,承诺提供法律及政策允许的各种优惠政策及便利条件,以支持光伏发电项目在本地的建设。 综合考虑太阳能资源、工程地质条件、建设条件、交通条件、政策条件等多种因素,该处场址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备建设大型光伏 跟踪 电站的条件,光伏发电场址拟定为 海安县老坝港滩涂 境内。 海安县老坝港滩涂 并网光伏跟踪电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xx08 20 气象专家根据年辐射总量指标,将全国太阳能划分为 4 个大带,分别为 Ⅰ 区太阳能最丰富带、 Ⅱ 区太阳能很丰富带、 Ⅲ 区太阳能较丰富带、 Ⅳ 区太阳能一般带,以便充分利用 太阳能资源。 表 2: 太阳能资源区划表 名称 资源代号 年辐射总量指标( kWh/㎡) 最丰富带 Ⅰ ≥1750 很丰富带 Ⅱ 1400~1750 较丰富带 Ⅲ 1050~1400 一般带 Ⅳ 1050 江苏 太阳能丰富, 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于 1750 kWh/㎡,为太阳能资源 较 丰富带,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海安县 气象站 海安县 气象站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 120176。 ′ 、北纬 32176。 ′ ,观测场海拔高度为 m,建站的时间为 1955 年 4 月。 该站的主要业务由地面观测、沙尘暴、酸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等基础观测。 目前收集到 1971~ 20xx年的太阳辐射资料。 由于工程拟建场址距离 海安县城区 东靠近黄海边 ,在本研究阶段,采用 海安县 气象站作为本工程太阳辐射的代表站,并 将 该站太阳辐射资料作为本阶段太阳辐射的研究和计算依据。 . 多年气象资料统计 . 基本气象资料 根据 海安县 气象站 30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见 表 3: 海安 30年基本气象资料(根据 1971~ 20xx 年气象资料统计)。 海安县老坝港滩涂 并网光伏跟踪电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xx08 21 表 3: 海安 30 年基本气象资料(根据 1971~ 20xx 年气象资料统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 ) 4 4 12 4 极端最高气温( ℃ ) 16 31 16 10 极端最低气温( ℃ ) 平均降水量( mm) 1 蒸发量( mm) 267 平均风速( m/s) 2 大风日数(日) 日照时数( h) 日照百分率( %) 71 69 67 70 68 63 62 68 70 80 81 76 雷暴日数(日) 0 0 0 1 2 7 12 5 2 0 0 0 沙尘暴日数(日) 3 11 17 26 25 17 12 11 4 3 2 1 云量(成) 47 59 68 65 67 68 61 52 54 42 35 39 相对湿度( %) 39 30 27 24 27 33 37 34 33 29 32 38 气象站位置:北纬 32176。 ′ 东经 120176。 ′ ,场海拔高度为 m 海安县老坝港 日照强烈,阴雨天少、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大气透明度好,平均每天日照时间接近 ,年均日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为 70%,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 60%以上, 1971~ 20xx 年太阳能总辐射年总量在㎡~ kWh/㎡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 海安县 1971~ 20xx 年 30 年太阳能总辐射年总量统计见 表 4所示,做出 海安县老坝港 1971~ 20xx 年 30 年太阳能总辐射年总量折线图,如 图 1 所示。 表 4: 海安县老坝港 1971~ 20xx 年 30 年总辐射年总量(单位: kWh/㎡) 年份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年总量 2027.2 1965.6 2028.1 1989.3 1942.2 20xx.7 1956.1 2077.1 20xx.3 1990.9 海安县老坝港滩涂 并网光伏跟踪电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xx08 22 年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年总量 1869.1 1856.1 1805.9 1917.6 1993.9 1940.4 1986.6 1954.1 1901.9 20xx.3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xx 年总量 1966.2 1933.9 1915.9 1989.5 1998.5 1917.5 1974.3 1834.6 1900.5 1903 1750180018501900195020xx20502100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年份(y )总辐射年总量(kWh/m2) 图 1: 海安县 1971~ 20xx 年总辐射年总量折线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 30 年间 海安县 太阳辐射分布年际变化较大,其数值区间在 ㎡~ ㎡之间;最低值出现在 1983 年,为 ㎡;最高值 出现在 1978 年,达到 kWh/㎡,第二极值高点出现在 1973 年,达到 kWh/㎡。 为了保证太阳辐射 对未来一段时间具有可靠的预测性,根据 海安县 太阳总辐射量年际变化趋势,本工程采用近期 1985 年~ 20xx 年 20 年太阳辐射资料,作为本阶段研究和计算的依据, 海安 1985 年~ 20xx年近 20年太阳能资源变化分析如下: ● 太阳辐射年际变化 1985 年~ 20xx 年间 海安 太阳辐射分布年际变化比较稳定。 其数值多数在海安县老坝港滩涂 并网光伏跟踪电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xx08 2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