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例谈营养级的判断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物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反映的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征,所以能量金字塔都是正置的;生物数量金字塔是以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为依据绘制的金字塔,由于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一般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的,所以数量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有时也会出现倒置的,例如上面例3;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所以生物量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但有时也会有倒置的情况。 例如,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 体很小,生活史很短,根据某一时刻调查的生物量,常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 这样生物量金字塔就会出现倒置。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生产者环节流过的能量要比在消费者环节流过的少,而是由于浮游植物个体小,代谢快,生命短,某一时刻的现存量反而要比浮游动物少,但一年中的总能量还是较浮游植物多。 5.根据面积判断 例 5:“棉花→棉蚜→棉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一只食蚜蝇要有 5m2的生活范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范围至少是( ) A. 5 103 m2 B. 5 104 m2 C. 532 m2 D. 54 m2 解析 :根据能量传递效率的特点进行类比推理,可以得出,某一营养级的一个个体生活所需的最小范围,应该是上一营养级的一个个体生活所需最小范围的5 倍,由此可以得出,一只瓢虫一只麻。高中生物例谈营养级的判断方法(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都不被标记 【解析】将 DNA 定位到染色体上,通过考察有丝分裂的过程,如图 1 和图 2 所示,其中实线代表未被 3H 标记的 DNA 单链,虚线代表被 3H标记的 DNA 单链。 从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均有一条单体被 3H 标记。 【参考答案】 B 2.将 DNA分子定位在染色体上,考察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随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b、 c、 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的 pH: abcd B.溶液的导电能力: abdc C. a、 b溶液呈酸性 D. c、 d溶液呈碱性 14. 将 1 mol CO 和 1 mol NO2充入反应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 CO(g)+NO2(g) CO2(g)+NO(g) 并达平衡,发现有 50%的 CO转化为 CO2。
图( 8) 正确的是: 图( 9) 13.( 10 分)右图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 ( 1)入射小球 1 与被碰小球 2 直径相同,均为 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 m1____m2.(填“ ”“ ”或“=”) ( 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斜槽末端 . ( 3)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A.在地面上依次铺白纸和复写纸 . B.确定重锤对应点 O. C.不放球 2
38. 安全用具不合格、有缺陷或过期仍然使 用者 2 责任人 3 39. 安全用具未维护、台账管理混乱 1 责任 人 第三部分:资料管理 技术资料管理 考评分 数 考评主体 40. 试验报告未及时录入 2 资料员 41. 没有月度工作总结 2 责任人 42. 仪器仪表台账与实物不符,不及时更新 1 责任人 43. 工器具台账与实物不符 1 资料员 44. 设备说明书不全 1 资料员 45.
出现和定居。 为什么先定居下来的是草本植物呢。 (图 2) 图 2 问题 4:既然草本占了优势为什么还会给灌木、乔木可乘之机,而且先增 加的为什么不是乔木而是灌木呢。 补充说明: 草本、灌木、乔木间的复杂关系(图 3) 回答:动物散布、土地里本身就有、风吹等。 回答:生长快。 从事实出发,建立现象与概念间的联系。 图 3 (展示美国北卡罗来纳弃耕农田的研究数据)介绍草本植物内也有优势种的改变。
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先受力分析,再分析运动过程,选择恰当物理规律解题。 处理问题所需的知识都在电场和力学中学习过了,关键是怎样把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为有效突破难点,学习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 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有 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2)带电颗粒:如尘埃、液滴、小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