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数学理高考总复习测评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card(A)= C24C15. ∴ 共有 C24C15= 30 种不同的结果. (3)设事件: “ 取出 3 球中至少有 2 个白球 ” 的所有结果组成集合为 B. ∴ card(B)= C34+ C24C15. ∴ 共有 C34+ C24C15= 34 种不同的结果. (4)∵ 从 4 个白球, 5 个黑球中,任取 3 个球的所有结果的出现可能性都相同, ∴ 第 (2)小题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3084= 514, 第 (3)小题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3484= 1742. 21. 【解析】 (1)由于甲、乙两组各有 10 名工人,根据 分层抽样原理,要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 4 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则从每组各抽取 2 名工人. (2)记 A 表示事件: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 1 名女工人,则 P(A)= C14C16C210 =815. (3)Ai表示事件:从甲组抽取的 2 名工人中恰有 i 名男工人, i= 0,1,2. Bj表示事件:从乙组抽取的 2 名工人中恰有 j 名男工人, j= 0,1,2. B 表示事件:抽取的 4 名工人中恰有 2 名男工人. Ai与 Bj独立, i, j= 0,1,2,且 B= A0B2+ A1B1+ A2B0. 故 P(B)= P(A0B2+ A1B1+ A2B0) = P(A0)P(B2)+ P(A1)P(B1)+ P(A2)P(B0) = C24C210C24C210+C14C16C210 C16C14C210 +C26C210C26C210=3175. 22. 【解析】 (1)P2 表示从 S 点到 A(或 B、 C、 D),然后再回到 S 点的概率,所以 P2= 4 14 3= 13; 因为从 S 点沿一棱爬行,不妨设为沿着 SA 棱再经过 B 或 D,然后再回到 S 点的概率为14 3 3 2=118, 所以 P3= 118 4= 29. (2)证明: 设小虫爬行 n 米后恰回到 S 点的概率为 Pn,那么 1- Pn表示爬行 n 米后恰好 没回到 S 点的概率,则此时小虫必在 A(或 B、 C、 D)点,所以 13 (1- Pn)= Pn+ 1,即 3Pn+ 1+ Pn= 1(n≥ 2, n∈ N). (3)证明:由 3Pn+ 1+ Pn= 1,得 Pn+ 1- 14 =- 13 Pn- 14 ,从而 Pn= 14+ 112 - 13 n- 2(n≥ 2,n∈ N). 所以 P2+ P3+ „ + Pn= n- 14 + 1121- - 13 n- 11+ 13 = n- 14 + 116 1- - 13 n- 1 = n- 14 + 116 23+ 116 13- - 13 n- 1 > 6n- 524 . 《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配套测评卷 —— 高三一轮数学『理科』卷 (九 )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A、 B) —————————————————————————————————————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 Ⅰ 、 Ⅱ 卷两部分,请将第 Ⅰ 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格内,第Ⅱ 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 Ⅰ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平面 α 外的一条直线 a 与平面 α 内的一条直线 b 不平行,则 ( ) A. a∥ \α B. a∥ α C. a 与 b 一定是异面直线 D. α 内可能有无数条直线与 a 平行 2.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a2,它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 23 B.πa22 C. 2πa2 D. 3πa2 3.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与底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63 ,且底面边长为 2,则高为 ( ) A. 1 B. 2 C. 3 D. 4 4.已知直线 m⊥ 平面 α,直线 n⊂ 平面 β,则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 α∥ β,则 m⊥ n B.若 α⊥ β,则 m∥ n C.若 m⊥ n,则 α∥ β D.若 n∥ α,则 α∥ β 5.将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BD 折成一个 120176。 的二面角,点 C 到达点 C1,这时异面直线 AD 与 B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 ) A. 22 B. 12 C. 34 6.设有三个命题, 甲: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 乙: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 丙:直四棱柱是直平行六面体. 以上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7.如图,矩形 O′ A′ B′ C′ 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 O′ A′ = 6 cm, O′ C′ = 2 cm,则原图形是 ( ) A.正方形 B.矩形 C.菱形 D.一般的平行四边形 8.若正三棱锥的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则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是 ( ) A. 63 B. 33 C. 23 9.正方体 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 1, O是底面 A1B1C1D1的中心,则 O到平面 ABC1D1的距离为 ( ) B. 22 C. 32 D. 24 10.已知 m, n 为不同的直线, α, β 为不同的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 m∥ α, n∥ α,则 m∥ n B.若 m⊂ α, n⊂ α,且 m∥ β, n∥ β,则 α∥ β C.若 α⊥ β, m⊂ α,则 m⊥ β D.若 α⊥ β, m⊥ β, m⊄α,则 m∥ α 11.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 O 是底面 ABCD 的中心, M、 N分别是棱 DD D1C1的中点,则直线 OM ( ) A.和 AC、 MN 都垂直 B.垂直于 AC,但不垂直于 MN C.垂直于 MN,但不垂直于 AC D.与 AC、 MN 都不垂直 12.如图,在斜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 BAC= 90176。 , BC1⊥ AC,则 C1 在底面 ABC上的射影 H 必在 ( ) A.直线 AB 上 B.直线 BC 上 C.直 线 AC 上 D. △ ABC 内部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 ) 题 号 第 Ⅰ 卷 第 Ⅱ 卷 总 分 二 17 18 19 20 21 22 得 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 13.若正三棱锥底面的边长为 a,且每两个侧面所成的角均为 90176。 ,则底面中心到侧面的距离。高三一轮数学理高考总复习测评卷(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 A、 SO42 B、 OH C、 NO3 D、 Cl 1各取 分别投入到足量的下列四种酸中(必要时可加热):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硫酸④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 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1向含有 1mol 的 FeCl2 溶液中通入 ,再加入含 ,使溶液中 Fe2+全部恰好氧化,并使 X2O72还原为 Xn+,则
11 12 13 8 20 16 17 18 13.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 A. 21H和 31H B. 4019K与 4020Ca C. O2和 O3 D. T2O 与 D2O 14. 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4(白磷, s)+ 5O2(g)= P4O10(s) ΔH=- a kJ/mol 4P(红磷, s)+ 5O2(g)= P4O10(s) Δ H=-
、 E。 ( 4 ) 氯 气 和 氨 气 在 常 温 下 混 合 就 能 发 生 反 应 生 成 氯 化 铵 和 氮 气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为: ;装置 C 内出现浓厚的白 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 5)若从装置 C 和 G 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 N2 和少量 C12,应如何处理。 20. ( 7 分) 多原子分子氰( CN) 硫氰(
形. 21. 【解析】 (1)由图象可知: A= 1, 函数 f(x)的周期 T 满足: T4=π3-π12=π4, T= π, ∴ T= 2πω= π.∴ ω= 2. ∴ f(x)= sin(2x+ φ). 又 f(x)图象过点 π12, 1 , ∴ f( π12)= sin π6+ φ = 1, π6+ φ= 2kπ+π2(k∈ Z). 又 |φ|π2,故 φ= π3. ∴
,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 为了秦燕联盟 ,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第Ⅱ卷 114 分 四.( 26 分)
果是位移 时间 ( xt)图象,请回答: ① A 物体在 s 末和 B 物体相遇 ② 计时起 4s 内 B 物体的位移是 , ③ 物体 A 运动的速度为 , 物体 B 运动的加速度为。 ( 2)如果是速度 时间( vt)图象,请回答: ① 物体 A 做初速度为 m/s 的 运动 , 物体 B 的 加速度为 m/s2 ② 计时起 4s 内物体 B 的位移是 ③ 若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