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 为了秦燕联盟 ,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第Ⅱ卷 114 分 四.( 26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 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 4 分) ( 2)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6 分) ,完成后面的题目。 ( 8分 )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句中的 “自 ”和 “空 ”能不能换成 “尽 ”和 “皆 ”,为什么。 ( 4分) (2)、简要分析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中 “长 ”的表达效果。 ( 4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8 分) ( 1)一双丹凤三角眼, ( 2)其险也如此, ( 3) ,以手抚膺坐长叹。 ( 4)寒衣处处催刀尺,。 ( 5) ,生长明妃尚有村。 (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 7)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 ( 8) ,无复鸡人报晓筹。 ( 9) ,不尽长江滚滚来。 ( 10)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 五 、 现代文 阅读 (23 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 19 题 大 树 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 的人 、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 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 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 —— 特别是大树, 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 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 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动 —— 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⑷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 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 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 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 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 不清楚。 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 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却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 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 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 —— 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⑸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 —— 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 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 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 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 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⑹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 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 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 真正有生命 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 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⑺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旱的沙漠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