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垄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等。 2)反垄断的作用 P129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垄断实践来看,反垄断政策 和反垄断法的运用,对于限制垄断行为, 克服垄断弊害, 维护有效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 ① 对生产的过度集中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合并的某种限制实现的; ② 对企业间的勾结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不能合法存在。 3)反垄断的局限 P130 从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来看,并没有起到象法律条文界定的那样达到反垄断、保护、促进竞争的目的,也没有限制住资本集中的不断加强和垄断行为的扩张。 这些法令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内容空泛,条文笼统,词义含混,可以被人随心所欲的加以解释的弊病。 如在美国, ① 立法机构,不断采取修改条文、 另立特别法、制定豁免条例等办法,使许多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约; ② 行政机构则通过司法部保护垄断组织,按照“三权分离”原则, 司法部可以通过不起诉,使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裁; ③ 法院对案件的判处,也可以利用法律条文的含糊不清,做出无罪的决定。 因此,反垄断法事实上未能阻止垄断组织迅速膨胀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勾结、联合的发展。 而且,反垄断法的实施与否经常取决于政府的需要。 论过度竞争的资源配置缺陷 ( 05年简答, 7 分) ( 1)定义及其判断标准 ① 是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② 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 ⑴ 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⑵ 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 ( 2)过度竞争会对资源配置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① 过度竞争使生产者进入过密,高估或低估市场需求,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 过度竞争阻碍了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 过度竞争对生产者来说必然是库存增加,或者说只有通过降价来减少库存,从而给生产者造成损失。 ③ 过度竞争会加大竞争成本,从而导致产业利润率过低,并损害了企业或产业的创新能力。 过度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表明,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积极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名词解释 劳动力商品 P138( 03 年简答, 8分) 03简答: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 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 ②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由维持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 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供给;三是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高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③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④ 劳动力称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有人身自由; 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剩余价值 P139 ①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②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③ 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率 P141 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成都,剩余价值率 m’ 即剩余价值 m和可变资本v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① 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它表示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m’ =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m/v。 ② 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比必要劳动时间,它表明在 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的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m’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不变资本 P140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 ③ 通常以 C表示。 可变资本 P141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 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 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 量的变化,即 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③ 通常以 V表示。 ④ 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规律 P146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资本原始积累 P134 ① 是指资本生产方式确立之前,通过 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资料和大量货币财 富再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 的过程。 ② 实质上 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③ 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另一反面使直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