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玉米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料装置装机容量: 微粉加工装机容量: 膨化增香装机容量: 29 包装设备装机容量: 供电质量应在 380V177。 5%。 ( 6)生产用煤消耗: 年煤消耗约 万吨。 本成套设备工艺技术来源与特点 本成套设备工艺技术来 源于中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技术可靠、实用,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项目核心技术是采用了生物工程技术、酶技术,使蛋白质分子解聚,胚乳中的蛋白质失去了自己的结晶结构,膨胀而变为凝胶体,从而促进了淀粉颗粒从包围着它的蛋白质中释放出来。 因为糊化是淀粉的本性,使变性的淀粉粘度增加,变性的蛋白质一方面变成小分子使粘度增加,另一方面蛋白降解为小分子氨基酸,则更容易消化和风味更好,有别于市场上一些添加增粘剂的工艺方案。 2)本项目采用了超微细粉体加工技术,使粒度达到微米级,促进玉 米改性。 其工作原理:采用流体力学、涡轮湍流技术,使玉米物料在高速湍流中产生激烈的碰撞摩擦,裂解成微细粉。 30 粒度可达超微细粉。 撞击频率每分钟达 30万次。 破碎到细胞极,使细胞中的营养析出,使其玉米比表面积增大,能提高农产品自然香味,生产过程保持生物的活性,高频强烈的撞击使分子间隙增大,改善了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扩大了用途,能提高产品的色、香、味、形的品质,保持了物料的纯天然性。 特别在食品中改善了口感,又改善了玉米的性能,为农产品深加工业提供了高科技含量,与世界水平同步。 3)本项目关键技术是: ( 1)菌与酶的选 择由原来常温下发酵时间 14— 20 天,缩短到 24— 35小时。 ( 2)发酵的温度控制在不使菌死亡、采用的发酵速度和保持玉米风味的条件下进行选择。 ( 3)玉米微细加工达到 D50=74μ m,相当于 200 目上下(一般标准面粉细度在 80目)。 ( 4)天然香味的最佳加工方法。 成套设备方案 玉米的前处理工段的设备工艺技术 1)玉米前处理工段主要的目的是生产合格的玉米糁 31 玉米前处理工段,主要解决毛玉米的去杂、去石、磁选、脱皮、破糁、脱胚,达到杂质含量不超过 %,含砂量不超过%,脱胚率在 90— 95%,玉 米破糁至 4— 6 瓣。 2)玉米清理工序分四道工序 采用筛选、去杂、去石、磁选和风选的方法,除去杂质,保证产品纯度,确保生产安全指标。 按国家要求达到:含杂质量≤ %,含砂量≤ %,磁性金属物含量 ;选用的设备有斗提机、振动筛、吸式比重去石机、永磁筒、吸风分离器及相关风网系统。 3)玉米调质工序 加工高品质的特种玉米粉,玉米的脱皮和脱胚十分重要。 如果不经调质、脱净皮和胚就比较困难。 玉米调质是指玉米加工过程中用水湿润玉米籽粒,使含水量达 18%左右,增加玉米皮和胚的水份,造成皮和胚乳的水份 差异,并于仓内存放一段时间,使皮层和胚韧性增加,与胚乳的结合力减小,容易与胚乳分离。 选用的设备:斗提机、着水混合机和润料仓。 4)玉米脱皮破糁和脱胚工序 32 干法加工的关键在于玉米的脱皮、脱胚和提胚部分,一方面脱皮脱胚生产的玉米糁、玉米纤维含量和脂肪含量低,另一方面口感好,容易保管,而且应用范围更广。 ( 1)玉米经破碎,分成 4— 6 瓣,粒形整齐。 ( 2)在破碎后的混合物中,要减少整粒和接近整粒的大碎粒,并减少粉和小糁的数量。 ( 3)要求脱皮率≥ 90%,脱胚率≥ 90%,破糁率≥ 80%,出机物料含Ф 筛下物不大于 14%。 ( 4)选用提糁选胚的设备有:斗提机、玉米脱皮破糁机、单仓平筛和吸式比重提胚机。 玉米糁的生物发酵,酶处理工段的设备工艺技术 1)工艺原理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菌种的发酵作用与生物酶的催化剂修饰技术,将玉米的淀粉与蛋白质产生变性反应,使蛋白质分子解聚,让胚乳中的蛋白质失去自己的结晶结构,继而膨胀变为凝胶体,促使淀粉颗粒从包围着它的蛋白质中释放出来。 淀粉的特性是易于糊化。 而变性淀粉的特征在于增加其 33 排放浸泡机 流量计 玉米糁 斗提机 皮运机 生物反应罐 加热罐 灭菌罐 沉淀池 加酶 加温 保温 加菌 热水 32 小时 大倾角皮运机 中间仓 继续使用 粘弹性。 另一方面变性蛋白质则会降解为小分子,使粘度增加,同时会增加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 从 而使开发出的特种玉米粉,营养更丰富,更易于人们消化吸收,风味更美好。 使玉米饺子产品具有人们喜爱的“滑溜”、“筋道”口感。 2)生物技术处理工艺流程 3)生物发酵过程中加菌加酶 根据不同玉米品种吸水率不同,吸水时间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则发酵时间也不同。 为影响温度不同地区,发酵时间也不同,复合菌量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对发酵时间影响最大,从试验资料告知在东北发酵温度是 30— 34℃,发酵时间为 30小时。 在考虑地域的南移,因减少复合菌,温度在 24— 30℃,时间是24小时,如果 PH值太低,就要考虑时间问题,最低为 16小时, 34 也可提高产量,还可考虑在浸泡 5 小时后,添加复合菌。 4)生物发酵、酶处理设备计算机监控 ( 1)为保证生产特种玉米粉质量的一致性,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监控。 ( 2)温度显示,流量显示: ①发酵罐六个,每个有三个温度显示,要求显示在显示器上。 当三个温度中上、下温度超过示意图中所示值时,即 t1>36℃, t2< 32℃,计算机显示器上应出现提示信号,提示操作人员。 ②环境温度 ta,灭菌温度 tb,热水箱温度 tc,蒸汽温度tc亦显示在计算机显示 器上。 其中热水温度 tc,当达到设定温度值( 35— 60)℃中某一值后,显示器也出现提示信号,提醒操作人员。 tc 显示信号值可在( 35— 60)℃内设定。 ③流量 G1 和 G2 值分别在显示器上显示。 当 G1 和 G2 分别出现 2m3水量时,显示器出现提示信号。 要求 G1和 G2出现信号的水量值可变更设定, G G2 读数显示后自动回零。 ( 3)运行时间显示: 35 显示器应有 tb值的时间显示,即当 tb 达 90℃出现提示信号的同时,显示器应出现记时开始数据,记时数据为 15分钟时,显示器要出现记时开始数据,记时数据在 15分钟时,显示 器要出现提示信号,提醒操作人员,时间设定值可在( 10— 30)分钟变更设定。 ( 4)人工控制泵与电磁阀操作程序: ①上冷水:人工开启电磁阀 V4为热水箱上水,达到上水 6m3后(由显示器 G2读数确定),人工关闭电磁阀 V4。 ②加热:人工开启电磁 V V2′,开启泵 P6,再人工开启蒸汽电磁阀 DV1。 即开 V V2′→ P6→ DV1,前后顺序不能变。 当 tc温度( 35— 60)℃出现提示信号后,人工关闭 P DV1和V V2′。 即关 P6→ DV1→ V V2′,顺序不能变。 ③上热水:人工开启对应发酵罐的 DV2 后,开启泵 P5,当流量 G1出现提示信号后,人工关闭 P5再关闭 DV2。 ④循环:依据显示器上对应的 t t2值的提示信号,分别人工开启泵 P1和关闭泵 P1。 ⑤抽接水盘水:完成发酵罐物料、发酵水泄掉后,人工开 36 启泵 P2,同时人工观察接水盘中水位,当水位降至设计值后,关闭泵 P2。 ⑥抽回水箱水:人工开启泵 P3,同时由液位观察,当水位降至设定值后人工关闭泵 P3。 ⑦加热灭菌:人工开启电磁阀 V V3′,泵 P6和 DV1,顺序不能变,当 T6 达 90℃出现提示信号后,人工立即关闭 PDV V V3′,顺序不能变。 ⑧降温:人工观察 显示器温度 T6信号,当提示信号出现以后(夏季)人工立即即开启泵 P7 和冷却器的风机。 ⑨抽灭菌水: 16降至设计值后,随着 P7和风机的关闭,人工开启泵 P4,观察水位,当灭菌水位降至设计值后,人工关闭P4。 ⑩上混合冷水:人工开启 V4,当显示器 G2值出现 示信号后人工关闭 V4。 重复:程序重复,此时若 tc值符合要求,可直接进入操作程序 12 个热水泵和 12 个电磁阀,全部人工操作,电磁阀为常闲状态,其控制箱人工操作面板。 玉米糁烘干设备工艺技术 37 1)烘干设备构成 ( 1)设备功能:使玉米糁由含水量 50%,经烘 干系统,最后完成玉米糁含水量为 14%,每天除水(蒸发水) 17吨多。 ( 2)技术要求 A、将含水量近 50%的玉米糁烘干至含水 14%。 B、每小时烘干后的成品物料不少于 600kg。 C、玉米糁烘干温度由 120℃降至常温。 ( 3)玉米渣干燥过程必须经过精心的调节与控制。 空气湿度的变化干燥过程的稳定与否,受到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如季节的变化(冬天与夏天)、气温的变化、不同玉米品种的不同、玉米渣含水率的变化,蒸汽的压力 +温度变化、玉米渣流量的变化、干燥介质风湿和风量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干燥机的生产能力与烘干后玉米糁品 质的变化,因此只有多机构、多环节协调一致,也就是实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才能保证糁子干燥过程正常地运行,使烘干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玉米配料装置 依食品制粉业要求与用户对粉的需求不同,可批量生产各 38 种专用粉,以改善粉的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口感,添加各种配比材料,达到能生产多种专用粉。 本配料装置采用电子计算机定量配料方法。 将配比方案输入计算机,依程序操作,准确配料。 配料平台上装有五种种配料仓。 原则上玉米粉占 60%— 70%,相应配套其他材料达到生产玉米专用粉的目的。 膨化增香设备工艺技术 膨化增香生产线 由螺旋提升机、膨化机、切割装置、螺旋输送、提升、风冷却装置等设备组成,它的工艺流程为: 小玉米糁→提升机→膨化机→切割装置→输送提升→冷却器→提升机→粉碎机。 工作时,玉米糁经提升输送到膨化机料斗内,在膨化机内经过短时高温膨化处理,充分熟化。 从机膛内挤出的膨化玉米经过切割装置,切成短园柱或圆片状,被切成短园柱或圆片状的膨化玉米经传送带输送到提升机下料口,在此输送过程中可降低温度及水分,当膨化玉米从冷却器排出时,温度高出室温5℃左右,水分为 6%— 7%左右。 39 超微细粉体加工技术设备及流程 1)玉米超微细粉体 加工技术 超微细粉体加工技术是国家大力推广的高新技术项目,超微细粉体能有效地改变粉体的颗粒粒度、结晶和理化性能,其科技含量深远。 通常超微细粉为微米级、亚微米级、纳米级。 粒度大于 1μ m 为亚微米材粒,粒径处于 — m(即 1— 100nm)为纳米材料。 本套采用涡轮湍流超微细粉体加工技术,是以高速旋转所产生的超高速所流能,将物料加速携带到高速气流中,在转子设多级交错排列的小室,产生高速湍流,产生高频振荡,使物料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瞬间发生剧烈变化,促使颗粒间激烈碰撞摩擦,反复运动使物料裂解成微粉。 线速度可 达 130— 140m/秒,碰撞冲频率 30 万次 /分。 瞬间粉碎成超微细粉,可达到粉碎植物、动物到细胞极。 可将物料细胞中的营养拆出,使物增加了营养,保持了农产品原有的自然香味,可保持生物的活性,并提高色、香、味、形的品质。 高频强烈的撞击使分子间隙增大,分子结构的改变,改善了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即产生物料变 40 玉米糁仓 膨化仓 多种物料仓 初破、风送 配 料 一级微粉加工 一级集料 一级引风 二级 微粉加工 二级集料 二级引风 包 装 特种玉米粉 性的功能。 特别是在农产品、食品上改善了口感,提高了物料的香味和滋味,能复归物料原始自然香味和感觉。 新物质产生微粉学特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 很强的吸附性、亲和力、分散性、溶解性、延伸性,在化学反应中极大的提高反应 速度。 所以国家确定超微细粉技术为高科技,为今后发展方向。 2)工艺流程 包装设备 特种玉米粉包装工序采用了 DCS 系列电子定量秤,该设备由绞龙加料机构、称量机构、夹袋机构、气控系列和电控系统等组成。 工作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启动后先去皮清零,然后开始进行加料,物料不断地进入计量斗(包装袋)内,由重 41 力传感器将其重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送至称重控制仪(其面板显示物料的重量值),控制仪根据设置的参数依次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使加料机构分快、慢二种加料速度进行加料,完成准确的定量加料。 加料过程结束后,夹袋机自动松开料袋,料袋就自动落下,这样就完成一次自动计量包装的过程,依次循环工作。 在夹袋机构上有除尘口,加料的同时进行除尘,达到无粉尘污染。 除人工套袋外,其他均自动完成。 主要特点: ( 1)采用绞龙强制加料,并由变频器控制,分快慢两档加料速度,以保证计量速度和精度。 ( 2)存料箱上有回气孔,以便顺利加料;内设防止物料拱结装置。 ( 3)称重仪表、传感器、。特种玉米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十八、 产品的价格设计 玉米汁饮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24 目前,各类采用 PET 热罐装瓶包装的饮料,包括: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的市场零售价格,都在 — 元范围内,大部分则在 — 元之间。 曾有某些饮料产品,比如20xx 年某公司出品的花卉饮料,口感不错,健康理念也能吸引时尚新潮的饮料最初消费人群,但将产品价格定在每瓶 16— 18元的高价,结果根本没有销售额。
故障 仪表盘及线路 废热锅炉停车 7 甲烷提 纯系统 泄漏 法兰连接处 垫片损坏 火灾 8 乙二醇 反应系统 泄漏 法兰连接处 垫片损坏 中毒、爆炸、停车 六、应急组织机构 (一 )、应急指挥机构 组长: 谭华( 13505579807) 副组长: 关海燕( 13956831711) 张桂芬 13855773119 组员:、 罗红谋( 13965358297) 许 铁( 13866588044)
按照接待规格将酒店经理的名片放在桌上,如是重要客人还要准备鲜花和水果,表示欢迎。 如果客人在风俗习惯或宗教信仰方面有特殊要求,凡属合理的均应予以满足。 对客人宗教信仰方面忌讳的用品,要从房间撤出来,以示尊重。 房间布置好之 后,要对房内的家具、电器、卫生设备进行检查,如有损坏,要及时报修。 要试放面盆、浴缸的冷热水,如发现水质混浊,须放水,直到水清为止。 客人到达前要调好室温,如果客人是晚上到达
到已经很危险;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后确定的 3级以上属矿级重大危险源。 各单位针对作业场所内的危险源识别情况填写《危险源辨识与评估表》,对本单位重点控制的风险填写《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确定本单位重大风险的原则: 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经验观察可直接确定的; 曾发生过事故但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的;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后确定的 D级以上危险源。
3) 后陀里:南门主入口右侧墙拉设 米 * 米横幅;在其所在辖区内所有 29 个楼栋口一楼墙面上设置单个尺寸为 米 * 米的项目广告 KT板。 在其西门入口左侧宣传栏内设置项目海报 4 张。 二、 乙 方 可随意更换宣传广告画面,费用乙方自理。 三、 协议期限为 半 年, 即 XXXX 年 5 月 1 日至 XX
共消耗新水 5951万吨 ,2020年将达到 7480万吨。 煤是氧化铝生产的主要能源 ,除作为工艺用煤以外 ,还作为燃料为氧化铝生产提供电力、蒸汽等 ,按 1吨氧化铝生产需要 吨煤进行计算 ,年需要煤 万吨。 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 ,氧化铝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是 一项高能耗的产业 ,每生产一吨氧化铝约需要消耗资源 吨 ,即产品与资源之比为 1:,如果仅考虑铝土矿、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