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措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强化公开性和监督机制。 云门街道办事处 农村低保涉及面广、分散性大、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操 作办法简捷,在操作程序上,申请、评议、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等环节都有责任人和档案记录。 坚持阳光操作,做到审批政策、申请对象、低保标准、救助水平四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在对象管理上,注意动态管理,确定合理周期,定期审核低保对象家庭人口与收入变化情况,切实做到 了 “ 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 在监督检查上,强化监管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对资金落实、规范管理等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严肃纪律、严格责任。 五是 实行 动态管理。 人们的收入是不断变化的,力争一个不错、一个不漏,让那些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 困人口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就必须做好低保工作的动态管理。 为了防止在确定保障对象过程中出现 “ 懒汉现象 ” 及其他问题,对规定的几种不能享受低保的情况严格执行、决不手软。 六是 加强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推进低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 低保手续繁琐、程序复杂。 单靠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和管理,难以统一和规范。 由手工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过渡是低保工作的必然选择。 因此, 云门街道办事处 加大 了 投入,建设 了 城乡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低保信息 网络 化。 由计算机对低保对象进行信息处理,既可节约 了 财力,大大地提高 了 工作效率。 五保 1994 年 1 月,国务院公布施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的主要内容是 “ 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 ” ,供养标准为当地村民一般生活水平,所需经费和实物,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 费中列支。 1997 年 3 月,民政部颁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和供养服务。 这两项法规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 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因此,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必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吃、穿、住、医、葬各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享受五保的对象是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 16 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 的 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XX 农村五保跟农村低保一样进行了两次调整 , 在 1994 年出台《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以来到 20xx 年 10 月, XX 农村五保的 享受标准为每人每年 1700 元, 从 20xx 年 10 月以后五保享受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 2500 元,在 20xx 年 10 月以前, XX 享受五保政策的人有 万人,占总人数的 ﹪,每年发放五保金 3060 万元,现在享受五保的人有 万人,占总数的 ﹪,比去年增加 万人;年发放五保金 4800 万元,比去年增长﹪。 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低。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中的老年人占供养总数的 90%以上,多年的实践证明,对五保对象进行集中供养是解决这部分困难群众的有效途径。 XX 下设 30个镇街,每个镇街对五保人员管理的 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仍然以云门街道办事处为例,目前云门街道办事处共有五保户 619 人, 占总人口的 ﹪,每年共发放五保金 1857 万元,此资金由国家财政和街道办事处财政共同承担。 其中散居五保户 567 人, 分布在各村社,另有 52 人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分布在三个敬老院,每个敬老院都有专人护理。 二、 社会保障制度 在 XX取得的可喜成果 全区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几方面,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在社会保 险制度建设方面,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五个险种的社会保险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 在社会救助方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 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农村低保制度稳步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日趋规范,供养水平有所提高。 灾害应急救助体制进一步健全。 另外,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优抚工作稳步推进。 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社会捐助成果显著。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20xx 年末 XX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12 万人,其中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人数为 万人。 20xx 年以来 做到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当期无拖欠,有效保障了 万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20xx 年末 全区参加 城镇 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城乡 “低保”对象连续 3 年稳定在 多万人。 随着城乡社保的推开,全区 153 万人中已有 万人参加了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范围的扩大有效地保障了受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 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机制初步形成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80 在不断加强社会保险费 征缴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调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拿基本养老保险来说, 1998 年至 20xx 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总收入从不足 1500 亿元增加到 5093 亿元,年均递增近20%。 8 年间中央财政共投入 2800 多亿元,用以弥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当期缺口。 此外,为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资金,国务院于 20xx 年 11 月建立了战略储备性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20xx 年末全国社保基金权益已积累到 亿元。 鉴于此, XX 区也增强了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力度,通过参保人员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和区 财政的结构调整,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从 XX 区 153 万人口中,参保对象目前已有 92 万人以,筹集的各类社保资金已从 20xx 年的 亿元增长到 20xx 年的 亿元,年递增率达到 25﹪。 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是减轻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20xx 年以来, 社会保障服务项目及服务范围逐渐增多 , XX在各镇街先后成立了社会保障服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 , 所有 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社区管理。 同时,加强劳动保障信 息系统工程 (金保工程 )建设,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 三、 XX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XX60 岁以上人口现在共有 23 万多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的 %,按 国际通行标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负担重的特点。 西方国家老龄化率从 5%上升到10%一般经过 40 多年时间,而我国仅用了 18 年。 西方国家是先实现工业化,后进入老龄化,是“先富后老”;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已经到来,是“未富先老”。 XX 的退休人员每年增加 万人,缴费人员与 退休人员之比,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 10:1 上升到目前的 3:1。 预计到本世纪 30 年代,我国老龄化将达到高峰。 而这二三十年正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 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恰当的应对之策,不仅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平稳运行,而且将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资金缺乏稳定的来源,且严重不足 近年来国家虽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 ,但远不及农民对社保资金的需要 ,同时社保资金增加的幅度低于物价的上涨速度。 XX 当前的低保、社保收入远远跟不上当前的平均生活水平, XX 是一个农业区,主要靠国家的低保、城乡社保等扶持政 策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