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段的短流程。 为满足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漂白剂不再使用能产生有毒氯化有机物的氯气,而用二氧化氯进行替代。 二氧化氯不含分子氯,漂白废水的AOX 比有氯漂白大大降低,而且二氧化氯在破坏木素但不显著降解纤维素或半纤维素方面有很高的选择性。 国外漂白九十年代采用 ECF(不含元素氯)漂白,以 DEODD 为代表流程,九十年代后又发展到 TCF(全无氯 )漂白,如 EPP、ZXP 等,但由于 TCF 漂白在选择性和经济性上有其不足之处,所以 ECF 仍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高效环保漂白技术。 本项目拟采用 D1EoD2 漂白流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14 程,以确保达到产品质量标准和更高的环保要求,简述如下。 氧漂后的未漂浆用中浓泵送到二氧化氯混合机与二氧化氯混合后进入第一段漂白塔( D1 塔), D1 塔出来的浆在鼓式真空洗浆机洗涤,然后依次通过Eo 和 D2 段漂白,进漂塔前有化学品混合器,段间用鼓式真空洗浆机进行洗涤。 漂后浆在高浓贮 浆塔贮存,备送抄浆车间。 漂白工段酸性和碱性中段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之后,确保 COD、 BOD和 SS指标达到国家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d、化学药品制备工段 漂白用化学药品如二氧化氯、氢氧化钠、硫酸镁等在本工段制备。 二氧化氯生产的方法有十余种,各有优缺点,目前最常用的是 R6 法及R8法。 R6法以氯气为原料,消耗电能,生产成本低,基本没有三废排放,但设备投资大,电耗高。 R8 法以氯酸钠、甲醇和硫酸为原料生产二氧化氯,产品纯度高,设备投资少,副产品倍半硫酸钠需经处理后再送回碱回收车间综合利用,此外也没有三废 排放。 因项目所处地理位置交通方便,故拟采用 R8法制备二氧化氯溶液。 外购液碱卸到贮存槽,然后由 30%的浓度稀释至要求的浓度后泵送漂白工段。 漂白保护剂硫酸镁固体在此溶解稀释,然后贮存待送漂白。 制浆车间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数量 备注 1 蒸煮锅 135m3 4 2 喷放锅 600m3 1 3 压力除节机 1 4 真空洗浆机 80m2 5 5 黑液槽 5 6 黑液过滤机 1 7 压力筛 通过量 330ADMT/d 1 8 压力筛 通过量 100ADMT/d 1 9 锥形除砂器 1 套 10 浓缩洗浆机 1 11 中浓浆泵 5 12 氧混合器 1 13 混合器 3 14 氧脱木素反应塔 1 15 D1 塔 1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15 16 EO 塔 1 17 D2 塔 1 18 真空洗浆机 55m2 3 19 高浓贮浆塔 1200m3 1 20 二氧化氯制备装置 1 套 制浆车间 工艺流程简图: 抄浆车间 浆板车间采用国产成熟的 3200浆板机,性能可靠,而价格大大低于进口气垫干燥式浆板机。 打包采用全自动完成生产线,以减少工人操作劳动强度,提高打包质量和生产效率。 由制浆车间来的漂后浆料到压力筛、锥形除砂器进行后筛选,净化后的浆料到落差式脱水机浓缩,然后上浆板机,经网部脱水成形、压榨、烘缸干燥,成纸纸页在切纸机进行分切,最后打包入库。 抄浆白水基本上在车间内回用,多余的白水在白水塔贮存供车间外其它使用点使用。 抄浆车间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数量 备注 1 锥形除砂器 处理量 300t/d 1 套 2 压力筛 2 削片机 筛片机 蒸煮锅 喷放锅 除节筛 洗浆机 压力筛 浓缩机 氧漂塔 洗浆机 贮浆塔 碱回收车间 黑液 原料场 D1 段 碱处理 D2 漂白 贮浆塔 浆板车间 ClO2 NaOH,O2 ClO2 竹子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16 3 落差式脱水机 1 4 长网多缸浆板机 净纸宽 3200mm 1 定量 600~ 1200g/m2 设计车 速 120m/min 5 单刀切纸机 浆板规格 800x600mm 1 6 液压打包机 1 7 打包机 1 8 捆扎机 1 碱回收车间 本车间采用国内技术成熟可靠的蒸发、燃烧、苛化工艺流程来处理制浆黑液。 制浆车间来黑液经蒸发工段浓缩后送燃烧工段。 在燃烧工段,黑液中的有机物经燃烧、热交换产生蒸汽;无机物转化为碳酸钠,经苛化反应产生制浆用的蒸煮碱液。 a、蒸发工段 制浆车间来浓度为 10~12%的稀黑液,用出Ⅴ效的半浓黑液调成浓度 16%后经Ⅱ→Ⅲ→Ⅳ→Ⅴ顺流蒸发后送到半浓黑液槽贮存,半浓黑液再送 到Ⅰ效(一效三室,其流动程序可定期轮换)增浓,Ⅰ效出来的黑液经扩容器后的浓黑液浓度为 5860%,送至浓黑液槽贮存,再泵送燃烧工段浓黑液贮槽。 b、燃烧工段 蒸发工段来浓黑液 (5860% )送至混合槽与芒硝和碱灰混合,经黑液加热器加热至 110℃左右送进碱炉燃烧。 燃烧生成的熔融物经溜槽流入溶解槽,用来自苛化工段的稀白液溶解后所得绿液送往苛化工段。 碱炉给水主要使用蒸发工段、造纸车间抄纸工段的清洁冷凝水和本工段空气加热器的回水,不足部分用由火电厂送来的脱盐水补充。 给水经高压除氧器除氧后送碱炉使用。 生产的过热 蒸汽 (, 450℃ )送火电厂并汽发电,本工段所需饱和蒸汽 (、 两种 )由火电厂供给。 碱炉排出的烟气经静电除尘器处理后,由引风机排至 100m 高的烟囱排放。 碱炉配置点火油枪,使用重柴油作为燃料。 c、苛化工段 燃烧工段来的绿液至绿液贮存槽后送到消化提渣机与石灰消化,消化乳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17 液送连续苛化器,苛化后乳液自流到苛化乳液贮槽,然后泵送白液过滤器,白液自流到白液贮存槽并泵送制浆车间,白泥则定期反冲洗落至过滤器的锥底,连续均匀地自流至白泥稀释槽,稀释后送第一段预挂式白泥过滤机脱水,白泥 在白泥贮存槽再稀释后经第二段预挂式白泥过滤机脱水至干度约 65%送去附近的水泥厂作为原料。 第二段预挂式白泥过滤机过滤出来的稀白液贮存在白液贮存槽后泵送燃烧工段溶解槽作溶解熔融物用。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18 碱回收车间工艺流程简图: a、蒸发工段 b、燃烧工段 I 效 I 室蒸发器 I 效 II 室蒸发器 I 效 III 室蒸发器 Ⅴ效蒸发器 Ⅳ效蒸发器 III 效蒸发器 II 效蒸发器 稀黑液槽 混合器 制浆车间来稀黑液 闪蒸罐 浓黑液槽 浓黑液送 燃烧工段 半浓黑液槽 浓黑液槽 芒硝混合槽 碱回收炉 静电除尘器 补充芒硝 蒸发来浓黑液 烟囱 碱灰 烟气 烟气 苛化工段 绿液溶解槽 熔融物 稀白液 绿液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19 c、 苛化工段 碱回收车间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数量 备注 1 五效黑液蒸发器 总换热面积 6750m2, I效为 1 套 三室自流降膜板式蒸发器, 其余各效为单室板式蒸发器 2 单汽包低臭燃烧炉 固形物处理量 600t/d 1 过 热蒸汽压力 : 温度 : 450℃, 过热蒸汽产量 : 60t/h 3 静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 : ≥ 98% 1 列 4 引风机 1 5 熔融物溶解槽 1 6 绿液贮存槽 V=800m3 1 7 石灰消化提渣机 消化器Ф 4500 2500 1 8 连续苛化器 V=80m3 3 9 白液压力过滤器 2 10 预挂式白泥过滤机 2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据 备 注 1 年工作日数 天 /年 340 2 日工作时数 小时 /天 24 3 年产量 t/a 100000 4 蒸煮条件 : 装锅量 kg/m3 220 绝干计 用碱量 % 21 NaOH 计 硫化度 % 25 5 粗浆得率 % 47 燃烧工段 绿液贮存槽 消化提渣机 苛化器 白液过滤器 白液送制浆车间 白泥稀释槽 白液贮存槽 白泥贮存槽 预挂式白泥过滤机 白泥 乳液槽 排渣 石灰 预挂式白泥过滤机 绿液 稀白液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20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据 备 注 6 黑液提取率 % 95 7 漂白条件: % 12 ClO2 用量 % ClO2 计 NaOH 用量 % 氧用量 % 二氧化硫 % 8 ClO2 制备 设备能力 t/d 8 产量 t/d 7 ClO2 浓度 gl 10 9 蒸发效率 kg 水 /kg汽 10 进碱炉黑液浓度 % 60~61 11 碱炉产过热蒸汽 压力 MPa 温度 ℃ 450 12 芒硝还原率 % 95 13 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 % ≥ 99 14 苛化率 % ≥ 85 15 白液浓度 g/l 120 以 NaOH 计 16 白液澄清度 ppm 50~60 17 碱回收率 % 92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21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据 备 注 18 碱自给率 % 100 19 漂白竹浆板 t/d 300 20 碱自给率 % 10 计算水分 总平面及土建工程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原则 (1) 按照厂址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及生产功能确定平面及竖向布置。 (2) 按照经济、合理、安全防护等的要求进行布置。 (3) 交通路线顺直、通畅,避免交叉。 (4) 合理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做到近期集中布置,远期预留发展。 (5) 符合现行国家政策及规范要求。 总平面布置方案 根据 XXXX 火电厂用地现状、 XXXX 县工业园目前的总体规划及厂址用地周围水、电、交通等现有条件和所需规划项目的生产性质等内容,确定本总平布置指导思想为:依托 XXXX火电厂现有的水、电、汽及生产、生活设施,利 用周边铁路、公路良好的运输条件,合理地进行规划布置。 具体的布置方案为: 10 万吨硫酸盐竹浆厂布置在电厂北面的用地上,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由东向西进行。 原料堆场布置在原火电厂西侧山坡地上,靠近桂黄公路,方便原料的运进;主生产车间位于用地中部,成品由东面出厂,且靠近桂黄公路;主生产车间南面为碱回收车间,靠近原火电厂厂区;主生产车间北面为预留发展用地,且面积较充裕;净化站及污水处理站布置在火电厂厂区东南面、预留碱回收车间南面的空地上,靠近取水点和排污点,距生产车间的用水点也较近。 布置优点: 10万吨竹浆厂因紧邻原电厂 而使得水、电、汽输送管线短捷,且浆厂碱回收车间的燃烧工段距电厂主厂房最近,便于电力的整合;浆厂的对外交通 XXXXXX 年产 1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22 (原料及成品的运输)分别从东、南两面与桂黄公路相接,可避免相互干扰;厂前区位于厂区的东面,因邻近桂黄公路而方便内外运输;位于西面的原料堆场因靠近湘桂铁路而使原料采用铁路运输成为可能;净化站及污水处理站均靠近取水点和排污点,可减少管线建设投资;主生产线北面预留用地面积较宽裕,可满足浆厂最终生产规模(一期 10万吨,二期 20 万吨)的用地要求。 布置缺点: 电厂的污染区在夏季风盛行期间位于浆厂制浆车间的上风向,其 污染物会对制浆区域造成一定影响。 因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资料尚不完全,浆厂的布置位置与工业园的路网布置稍有冲突,有待协商、解决。 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生产车间区用地面积 平方米 原料堆场用地面积 平方米 新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平方米 新建道路占地面积 平方米 生产车间区建筑系数 % 生产车间区利用系数 % 竖向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