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建设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论文 2篇以上(仅限施工类行业人员)。 研究(论证)报告 2篇以上,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第五条 附 则 ㈠本条件中规定的工程项目或课题等级,参照建设部印发《各行业 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等有关行业规定执行。 没有明确等级划分的,可根据其相当规模与技术复杂程度,比照执行。 项目或课题包括国家和市、部委下达的或合同规定的两类。 ㈡本条件中要求的经济指标将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当调整。 ㈢本条件中规定的学历,是指国家认可的建设工程专业或相近相关专业的学历。 ㈣本条件中的名词解释 :指申报职称的相应专业。 : 条件中所称的 “项目负责人 ”代表了 4类行业中的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设计负责人、设计主持人、项目经 理、项目总监、工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题负责人等项目技术岗位称号。 在项目管理类、勘察设计类、施工类、监理咨询类 4类行业中,项目负责人是承担合同履约、进度控制、技术质量责任的技术人员并在技术成果文件中署名。 :项目管理类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岗位,承担项目业主技术管理责任的技术人员。 :项目法人,施工类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岗位,承担项目成本、进度、技术质量等全部责任的技术管理人员。 :施工类、勘察设计类、监理咨询类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岗位,承担项目技术质量责任技术人员。 :监理类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岗位,在成果文件中署名并承担项目合同履约、进度控制、技术质量责任的技术管理人员。 :监理类单位的监理项目管理岗位,在成果文件中署名并独立负责某一专业的技术质量监理工作。 :勘察设计类、咨询类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岗位,在成果文件中署名并承担项目合同履约、进度控制、技术质量责任的技术管理人员。 :勘察设计类、咨询类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岗位,在成果文 件中署名并承担项目某一专业技术质量责任的技术人员。 :勘察设计类单位的科研项目岗位,指在科研项目中起主持、组织策划作用,在成果文件中署名并承担重点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 11.主研人员:勘察设计类单位的科研项目岗位,指在科研项目中承担主要工作、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并在成果文件署名除课题负责人以外的前 5名主研人员。 :指在国家级或市(部)级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全国统一或地区统一、行业统一定额等计价依据编制部分或全部章节并署名的技术人员。 ㈤专 业分类 ( 2个):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监督等专业。 ( 38个):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管网信息、建筑、结构、电力电气、总图、暖通(供热、供气、通风)、热力、燃气、自动控制、技术经济、概预算、公路、道路、桥隧、铁道、轨道交通、通讯信号、交通工程、交通规划、给排水、环境工程、机械、城市规划、园林规划、园林植物、园林建筑、环境保护、热能、生物工程、施工管理、建筑材料、安装工程、建筑机械、建筑装饰等专业。 ( 25个):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建筑、结构、概预算、公路、道路、桥隧、铁道、轨道交通、交通工程、给排水、环境工程、机械、园林植物、园林建筑、环境保护、热能、生物工程、施工管理、建筑材料、安装工程、建筑机械、建筑装饰等专业。 ( 33个):工程检测、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建筑、结构、电力电气、暖通(供热、供气、通风)、热力、燃气、自动控制、工程咨询、技术经济、概预算、公路、道路、桥隧、铁道、轨道交通、通讯信号、交通工程、给排水、环境工程、机械、园林植 物、园林建筑、环境保护、热能、生物工程、建筑材料、安装工程、建筑机械、建筑装饰等专业。 ㈥过去有关规定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规定为准。 ㈦本条件由市职称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 2: XX市工程技术建设专业中级职务 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试行)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含项目业主、质量监督等)、勘察设计(含勘察设计、规划、科研、勘察设计成果审查等)、施工(含土建施工、安装、装修等)、监理咨询(含监理、测试、工程咨询、造价咨询 等)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申报基本要求 ㈠政治思想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为 “合格 ”以上者。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按相关规定执行: 3年内年度考核被确定为 “基本合格 ”1次以上者,延期 1年申报;被确定为 “不合格 ”1次以上者,延期 2年申报。 、政纪 “警告 ”处分并按规定解除处分者,延期 2年申报;受到 “记过 ”及其以上处分并按规定解除处分者,延期 3年 申报。 ,或在申报评审中弄虚作假者(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以及职称考试违纪受到查处), 3年内不得申报。 ㈡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取得助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