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公司二氯异氰尿酸钠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混 ①原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②原料加入量比例: 氯化 脱水 水 中和 打散 干燥 造粒 包装 3 氰尿酸:氢氧化钠:水 =1::(重量比) [注 ]氰尿酸( CA)、氢氧化钠均按 100%计。 ③温度压力:常温常压。 ④时间 : 520min。 ⑤ PH值 为 6 – 8。 2)氯化 ①氯气流入量: 氰尿酸:氯气 =1:(重量比)。 当氰尿酸投入量为 300kg 时通 Cl2重为 225kg,超过理论量的 3%。 ②反应温度: 1540℃,可略低,绝不能高 于 40℃。 ③反应压力:略显负压。 ④通氯时间 : 23个 小时, 一般为 小时。 ⑤氯化 终点 PH 值 : PH=25 3)负压过滤 负压过滤时需用水洗涤两遍,水洗量为物料量的 5 倍。 4)中和 ①加料量 二氯异氰尿酸( 100%):碳酸钠( 100%) [重量比 ] =1: ②反应温度:小于 50℃,大于 30℃。 ③反应时间:动态反 应 210min,静 态反应 23h。 ④反应压力:常压。 ⑤含水量:中和前含水量 应在 2035%。 [注 ]:一般 210min 将 Na2CO3加完毕,然后继续反应 510min。 5)干燥 本工艺采用气流干燥,其热风进口温度 为 160230℃;出口温 度为 120160℃。 四、生产控制和分析化验项目,工艺指标及检验次数 1)予混 ①氰尿酸的纯度必须大于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