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体会百分数的应用。 只要学生对储蓄有初步了解,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关系式,在实际应用时能够正确计算就可以了,不必引出 有关储蓄的众多种类或专业术语 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 第三单元 内容 图形的变 化 课时 月日至月 日 16 学习图形变化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国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四年级时,结合实例观察,学生了解 到 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 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以展,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本单元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 生展开学习:;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数学欣赏。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结合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 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的美和图形世界的神奇。 我的单元日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改变一个图形的三种方法,平移、旋转、轴对称。 知道了在情况下平移(方向一致)在什么情况下旋转,(方向不一致)。 学生在旋转时,问题较大,不会旋转,不知道在图形中找几条代表性的线段进行旋转,然后以线段为对称轴画图形。 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 我们的预案 17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 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 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重难点 :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 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学用具 :小黑板 学情分析 :在以前和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实例了解了生活中的平移、放置和轴对称现象,并经大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 杂图形的过程。 本单元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课中调整与反思 你能用左图的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再摆出一个图形吗。 练一练 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 1)图形 A 如何变换得到图形 B。 ( 2)图形 B 如何变换得到图形 C。 ( 3)你还有什么办法将图形 A 变换到图形 C。 图形 A 如何变换得到图形 B。 图形 B 如何变换得到图形 C。 如何通过平移图形 A、 B、 C 、 D,使得图 1 变成图 2。 A B C A B C M N 18 课后反思 : 在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学生对平移掌握的较好,在旋转的时候,不街道在图形中找几条代表性的线段进行旋转,从而绘制出旋转后的图形 图案设计 教学内容: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儿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 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教学用具:图片 学情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一个花瓣图案,引导学生分析花瓣图案是如何由简单图形 A 以过图形变换得到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利用基本图形 A 绕点 O 放置得到,另一种是画出图形 A 关于虚线的 轴对称图形。 图形变换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本图案还可以采用平移和旋转结合的方式得到。 所以,除了上述两种,教材还提出一个问题“你还有其他方法之间的交流。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想象和操作相组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呈现的花瓣是曲线图形,学生在画这个图时会感到困难。 教学时,一种方式是让学生装看着图进行分析,另一种是可以剪好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这个图形的变换方式有多种。 可以是左上角的图形向右平移 3 格,右上角的图形向左平移 3 格,左下角的图形向右平移 3 格。 右下的图形向左平移 3 格,也 可以是左上角的图形 向下平移 3 格,右上角的图形向下平移 3 格,右下角的图形向上平移 3 格。 教学过程; A B C D 19 教学流程 课中调整与反思 一、学习新课。 ( 1)右图的花瓣图案是如休通过图形 A 得到的。 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将图形 A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度,得到图形 B,再„„ 作出图形 A 关于虚线的轴对称图形 B,再„„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 2)笑笑能将下面的图 1 变成图 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 练一练 下图中,图 A 是如何变换得 到图 B 的。 图 E、 F 如何变换得到图 D。 A B O B 图 1 图 2 20 ( 1)以直线 MN 为对称轴作图形 A 的对称图形,得到图形 B。 ( 2)将图形 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度,得到图形 C。 ( 3)将图形 C 向左平移 6 格,得到图形 D。 将某一图形进行平移、旋转、或者画出它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O A A B D E F 21 教学流程 调整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 比赛场次 六一班 8 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二、学习新课。 利用学过的方法,列表格排一排、画图数一数。 生 1 生 2 生 3 „„ 生 1 生 2 √ 生 3 √ √ „„ 我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找有什么规律。 方案一、列出表格找规律。 参加比赛人数 示意图 画√数 比赛场数 2 生 1 生 2 1 1 生 1 生 2 √ 3 生 1 生 2 生 3 1+2=3 3 生 1 生 2 √ 生 3 √ √ 4 生 1 生 2 生 3 生 4 1+2+3=6 6 生 1 生 2 √ 生 3 √ √ 生 4 √ √ √ 5 生 1 生 2 生 3 生 4 生 5 生1 生2 √ 生 √ √ 22 教学反思:学生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 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在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了;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 数学与体育 教学内容:数学与体育 教学目标: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3 生4 √ √ √ 生5 √ √ √ √ 你发现了什么。 尝试说明理由。 方案二:画图找规律 参加比赛人数 示意图 各点之间 连线数 比赛场数 2 1 1 3 1+2=3 3 4 1+2+3=6 6 5 参加比赛人数 示意图 各点之间连线数 比赛场数 2 1 1 3 1+2=3 3 4 1+2+3=6 6 5 说一说 ( 1) 在上面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2) 8 名同学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23 教学重难点: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 有效性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球队数限制在 4 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总是的策略等,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等,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要归纳一般的公式。 基于这个定位,要这部分练习中,教材都要求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 ,即使部分学生可能知道了解决此类总是的公式,也要鼓励他们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因为寻找解决总是的策略在数学学习和解决总是中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教材给出的练习题的数据(如比赛的学生数)要控制在 10 以内,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经历过程,而不是套用公式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球队数限制在 4 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总是的 策略等,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等,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要归纳一般的公式。 基于这个定位,要这部分练习中,教材都要求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即使部分学生可能知道了解决此类总是的公式,也要鼓励他们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因为寻找解决总是的策略在数学学习和解决总是中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教材给出的练习题的数据(如比赛的学生数)要控制在 10 以内,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经历过程,而不是套用公式计算。 起跑线 教学内容: 起跑线 教学目标: 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 通过调查“起跑线的位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 通过调查“起跑线的位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24 教学用具:小黑板 学情分析: 教材呈现了一幅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淘气和笑笑所走的都是半圆,但半圆的半经不一样,笑笑所走 半圆的半径为 10 米,淘气所走半圆半径比笑笑的长 1 米,即 11 米。 如果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实际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两人所走的半径不同,再鼓励学生分别计算出两人所走的路程,并求出相差的米数。 教学过程: 调整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 笑笑和淘气分别从 A、 B 处出发,沿半圆走到 C、 D。 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 二、学习新课 ( 1)笑笑所走的路程的半径为10 米,她走过的路程是 米。 ( 2)淘气所走的路程的半径为 米,他走过的 路程是 米。 ( 3 ) 两 人 走 过 路 程 相 差 米 ( 1) 10 2247。 2=(米 ) (2) 11 2247。 2=(米 ) (3)=(米 ) 引导学生发现 ,只要两人所走半圆的半径相差 1 米 ,两人所走的路程就相差 米。 小调查。 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位置是不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运动员跑步时要以过弯道,弯道的处圈比内圈长一些,因此起跑线的位置不一样。 起跑线的位置相差多少呢。 我们去调查一下。 思考练习。 两个同心圆,如果半径相差 1 米,那么周长相差多少米。 周长的一半相差多少米。 营养配餐费 教学目标: 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10米 B A C D 1 米粉米粉 25 12 岁左右的儿童 ,一顿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 30 克、脂肪 23 克 ,碳水化合物 120 克 ,以及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通过营养配餐的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通过营养配餐的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教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为 城市建设史上投入最多,变 化最大的一年。 新年伊始, 随着 xx 市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xx 市房地产开发在逐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呈产销两旺的运行态势。 总体来说, 20xx 年, xx 房地产市场呈现继续上升的整体走势,供求双方不断得到加强,土地政策控制更加严格,市政利好消息不断推出, 住宅、办公楼及商业三类物业均呈增长态势
报销程序 2 填写相应单据,报销人员根据费用发生的实 际情况由相应的业务担当签字确认后,交予财务依报销制度审核后予以报销。 5. 交通费报销制度 1)员工日常因公外出交通应以公交汽车为主,按实际情况予以报销,出租车费用一般不予报销,紧急情况可经部门经理批准使用出租车。 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提前申请公司用车。 2)工作超过 PM21: 00 点以后,可以乘坐出租车回家,公司报销当日有效之发票。
的 3%,砂浆由专人负责配制,拌和时间比通常增长 倍,砌体在解冻其不必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掌握气象情况和动向,尤其在寒流 即将来临前特别重视,必要进与气象部门联系。 ,砖、砂等材料有条件时临时进入室内堆放,防止冰冻。 ,不积水。 第 三节 雨季施工措施 在施工中,要经常与当地气象台联系,及时了解近期天气情况,每天收听气象预报,以便安排作业计划和工序交接。 基坑挖土开挖时,测量人员应密切配合
作总结及XXXX 年工作计划, 让 我 更加认识到公司现在 强化 贯彻执行 各项 规章 制度的 执行 的重要性。 根据总经理 XXXX年的工作计划 以及新 出台的三奖一标兵 奖励机制, 更有效地敦促了管理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和管理 ,作为技术厂长我必须做到严于律己, 一切以公司制度为准则。 以下 是 对 我XXXX 年 工作 重点要求 : 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必须按公司要求做到用制度做事
类文件、通知及领导 讲话 的起草、打印、校对工作;全方位为领导搞好服务,常 请示、勤汇报,努力做好参谋助手,为整个办公室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调研 报告 ,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严以律己,树 立良好形象。 要当一名好税官,首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从事工作数年来,严格遵守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
化时,应取得贷款给企业的金融机构以及为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人的同意;许多贷款协议或担保协议(特别是境外贷款协议)可能在协议中约定如果借款人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控股股东的变化,借款人需提前还款或者事先取得贷款人、担保人的同意;取得境外银行的同意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贷款人是国际金融机构,如世行、亚行等 ,还需财政部或中国人民银行的介入才可获得同意。 另外,对于某些公司正在履行中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