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木里煤田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家意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析或评价的深度还不够。 报告缺乏累积环境影响的专题内容,应予补充。 另外,矿区开发至其 80 多年后的闭矿期,局地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应补充(或提出研究建议)。 尽管“哆嗦贡马矿”和“弧山矿区”目前处于勘查阶段,但报告仍应结合有关研究或类比,分析、评价对祁连山省级保护区的影响(不能仅仅说二者之间有矛盾或冲突就了结),并提出保护区调整、优化或 其他措施。 6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审核报告书所提出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及是否与规划同步;是否能够解决规划所在区域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否能够预防或减轻因规划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能否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能否保证规划实施后单位 GDP 能耗、物耗指标符合国家及地方的节能减排要求等。 对可行、有效的对策及措施予以肯定。 对论证不清楚、表述不准确或者不合理、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提出修改、补充论证等意见;对明显不正确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具体调整建议。 ) 审查认为报告应对以下问 题进一步分析、论证: 对纳入乌兰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选煤厂及其矸石综合利用不必进行分析论证,应在乌兰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内容。 湿地是本矿区生态保护的重点,报告应在湿地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从减少占用湿地,尽可能避免占用湿地,以及补偿湿地等方面提出对策与措施(包括在修建道路方面如何保障湿地的水力联系畅通等)。 矿区生态恢复所需草皮的培养或移植“源”应予以调查、说明。 报告设置了清洁生产专题,提出了清洁生产建议指标和实施要求,但没有进行清洁生产可达性分析。 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对 照《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HJ44620xx,以一级标准严格要求,并进行可达性分析,不能满足一级的应说明原因,可以按二级、三级来要求。 报告应补充节能减排方面的建议或要求(可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专章结合)。 对于环境影响应急预案,报告应建议开发建设单位按照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 7规划所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的环评要求 (审核报告书所提出的环评要求是否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特点和环境影响特征;是否依据本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结论提出了合理的建设项目环境 准入(包括选址或选线要求、清洁生产水平、节能减排要求等)、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要求等;提出的具体建设项目的简化建议是否充分考虑了区域发展带来的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环境状况改变等因素。 审核意见应对报告书提出的环评要求的合理性给出明确意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需要补充和完善的主要内容。 ) 审查认为: 报告所提出的环评要求基本体现了煤炭行业的特点和环境影响特征,内容比较全面,提出了下步建设项目工作重点及环评简化的建议。 报告未依据本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 由于规划的内容实际上就 是下步的建设项目,因此报告未再提出具体的建设项目。 报告在规划项目或工程总平面布置方面尚缺乏图件及环境合理性方面分析的充分技术支持,包括重要建设工程的布局图,其依托工程的分布及可行性等。 11 8跟踪评价计划 (审核报告书提出的跟踪评价计划的内容是否具体、可操作;是否针对规划实施中的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具体的监控和管理措施;是否针对规划实施造成的 区域生态环境 变化提出了具体的监控要求;是否可以验证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的 实施效果 ;跟踪监控和管理取得数据、资料是否可以为规划的修编提供参考;是否明确了跟踪评价的 资金来源和实 施单位 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补充和完善的主要内容。 ) 审查认为报告提出的跟踪监测计划较为具体,也提出了具体的监控与管理措施,但未明确跟踪测的资金来源。 报告提出矿区应建立环境监测站( )。 本审查认为,不提倡矿区自建环境监测站,提倡企业与地方环保部门共建环境监测站。 企业自建监测站往往并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不如要求企业向地方监测站投资,提高地方监测站水平,特别是天峻县或乌兰县环境监测站的水平。 9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意见 (审核报告书是否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可达性、与相关规 划的协调性、重点产业的准入条件、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情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综合论证了规划目标、规模、布局、结构等的环境合理性,得出的论证结论是否可信。 审核意见应对报告书中不全面和不正确的内容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 对报告书已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合理的应予以肯定,不合理或不全面的应提出修改、补充论证等审核意见。 ) 审查认为报告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可达性、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特别是设专章从环境承载力方面论证了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得出结论基本可信,但没有涉及行业准入。 报告应补充说明以下问题: 报告采用生态足 迹法进行生态承载力分析,认为矿区生态承载力很大。 对此,本审查持保留意见,认为评价结论与实际并不相符。 因为矿区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从保护湿地、保护冻土环境、保护水环境及野生动植物来考虑,均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地开发。 对此,报告可以应用两种以上生态承载力计算相互补充说明一下哪种方法算出来的更符合实际,其实,从环境和实际上就可以定性分析出该地区生态承载力较差,应切实实施“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报告对“聚乎更一号矿井”继续保留“露天开采”的原因及其必要性应予以说明。 作为矿区敏感保护目标的祁连山保护区,本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至少应从总体上提出保护对策与措施,包括矿区开发方案的优化、如何减免对保护区的不利影响、保护区能不能调整或矿区开发能否调整等。 报告中关于矿井水处理后排入露天矿采坑,与其提出的 ” 填埋矸石、恢复冻土植被环境 ” 的互相矛盾。 审核人签名: 贾生元 日 期: 20xx1030 12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意见表 ( 20xx年版) 规划名称: 青海省木里煤田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评单位: 审核人员: 王根绪 职务 /职称: 教授、研究室主任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审核日期: 二○一○ 年十月三十一日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审核意见 13 一、 报告书编制质量的总体审核意见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审核报告书编制质量。 包括基础资料是否有效,图表是否清晰,评价范围、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是否正确,评价 内容、评价深度是否与规划的环境影响相匹配,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以及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是否合理、可行,评价结论是否可信等。 ) 依据主管方的意见,这里仅对评价报告中的冻土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两部分给出审查意见: 本报告经修改后有了较大改善,总体上对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的界定较为准确,对冻土环境和生态环境评价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较为适当、可行; 评价内容总体上符合规范要求,也能体现评价区域相关环境问题的重点,但其评价的深度、全面性与完整性尚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 在冻土环境保护和不良 冻土环境与相关地质环境问题的预防和减缓对策、措施方面,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案,但是不完整,由于评价本身存在的问题,这方面尚需要针对问题进一步完善。 二、 报告书需要补充和说明的相关内容 ( 1)规划概述 (审核报告书对规划内容介绍是否全面、完整,是否重点介绍了对资源环境有重大直接与间接影响的规划内容等,提出需要补充和说明的主要规划内容。 ) 在冻土环境与生态环境评价方面,对于规划内容介绍较为全面和完整。 但需要补充:评价区域主要高寒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和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 2)规划的 协调性分析 (审核报告书是否全面分析了规划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上层位规划的符合性;是否分析了规划和同层位有关规划的协调性,特别是与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的协调性。 对报告书中不全面和不正确的内容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 ) 总体上,报告注重了与相关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的协调性; 报告认为 弧山区 或 哆嗦贡马区 矿产开采将 与目前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存在冲突, 在保护区规划没有对此调整范围的前提下,提出暂不宜开采 弧山区 与 哆嗦贡马区 的建议正确。 ( 3)现状调查与评价 (审核报告书的调查范围、方法是否符合有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要求;获取的基础资料是否有效,是否可以反映规划区域的特点;对区域资源保有量及开发利用现状的评价是否客观;是否评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对环境要素的评价是否可以全面、客观反映区域环境现状和总量控制要求;是否准确给出了规划及其影响区域内的全部环境敏感区和保护目标的基本情况和保护要求,以及与规划区域的位置关系;关于现状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与上一轮规划(或开发建设)之间关系的分析是否准确;是否明确了影响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需要补充 、完善的内容和具体的修改建议,并对图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及精度要求等方面给出审核意见。 ) 修改后报告对于冻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总体上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区域冻 14 土环境现状和总量控制要求,获取的资料较为翔实、有效,对评价区域冻土环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有了较为客观和清晰的描述,采用的评价方法正确; 对冻土环境现状影响评价的指标选取适当、可行,评价结果认为 矿区冻土环境质量已经发生恶化,冻土退化严重,冻融侵蚀现象已经明显,冻土生态受到影响 ,冻土环境的稳定性、热敏感性及其脆弱性均有恶化趋势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和可信;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部分的现状评价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1)没有明确冒落带、导水裂缝带高度能否贯穿上覆含水岩层与冻土层,导致含水层疏干和冻土层水热状态的急剧改变;( 2)关于露天开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报告指出了实际开挖破坏的草地面积,并没有给出实际的影响面积,需要依据前述对冻土的影响评价,论述对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草地的影响范围及其程度;( 3)报告对于地表沉陷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也仅仅给出了直接的沉陷区域,对于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而言,沉陷量在大于 20xxmm 的时候,在未沉陷边缘形成根系层深度内的裸 露面,导致活动层土壤的水热条件发生较大改变,将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需要依据冻土影响的原理,对这种间接的但又十分深远的影响进行必要评价。 ( 4)缺乏其他工程活动如道路、土方及矸石排放等影响的具体评价。 ( 4)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 (根据规划及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审核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识别是否全面;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全面、合理,各项具体评价指标间是否协调一致(特别是影响报告书最终结论的关键要素与评价指标);能否实现规划确定的环保相关目标;各项量化的评价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要求。 针对存在 的问题提出需要补充和完善的主要内容。 ) 大部分环境影响的识别较为准确、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较为全面和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下例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冻土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对井筒内冻融线随时间的变化的识别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初始温度需要区分季节差异,尤其是夏季高温的影响;二是需要考虑热量累积效应的影响。 没有能够依据矿产开采井巷、矿层开挖及其方式等对冻土下层岩石以及能量分配的影响。 因此,对于井巷与开采巷道的冻土环境影响识别不全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