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首诗的诗眼是。 ( 1 分) 分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 ( 3 分) 答: ② 联系本诗意境,分析 “泉响 ”“鸟喧 ”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 3 分) 答: ( 10分,每空 1分) ( 1) 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 2)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 3) ,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 姥吟留别》) (4)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5)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6)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 7) 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 8) 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 9) ,人事音书 漫寂寥。 (杜甫《阁夜》) ( 10)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14 题。 ( 18 分) 鱼鹰 杨光洲 我说的鱼鹰是人,不是水鸟。 三十多年前,我刚记事时就听说过鱼鹰。 鱼鹰家住卫河边,是卫河中游的钓鱼台、石羊胡同、石榴园、西花园,还是卫河上游的合河村,人们各有各的说法。 但是,听过鱼鹰的传奇后,人们的感觉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神。 鱼鹰的水里功夫比浪里白条张顺还要神。 鱼鹰要想过卫河,随时都可以过,无论脚下是否有桥,水里是否有渡船。 咋过。 他把肥大的裤管撸到大腿根儿,下到河里,半蹲,两条小腿曲成盘,有时还一手端着蒜臼,一手拿着馍,蘸着蒜汁吃着馍,就过河了。 到了对岸,放下裤管,竟一点也不湿 …… 有人说鱼鹰的脚掌很宽,脚趾之间有软肉,脚就像蹼一样,划起水来比鸭子还自如 …… 鱼鹰瞄鱼的眼力更是了得。 他走到河沿,甚至于站在高出河面五六米的大众桥上,一眼就能看到水底的鱼。 “这儿,一条 „铁扁担 ‟。 ”“这儿,一窝 „锅片儿 ‟。 ”拿抄网的人照着鱼鹰手指的位置一网下去,准有一条五六斤的黑鱼或一窝鲫鱼被捞上来。 捕鱼人手忙脚乱地把鱼收拾进渔篓,转身向鱼鹰说 “谢 ”时,鱼鹰的身影已在 远处 …… 然而,鱼鹰并不总是帮着捕鱼人,更多的时候,在鱼与人之间,他偏袒的是鱼。 河边垂柳嫩黄泛绿时,鱼鹰会在捕鱼人身后唠叨: “少捕点吧,母鱼正甩子哩。 现在捕这么多,到夏天没鱼可捕,可别怨我没把话说在前头哇。 ” 知了和河里的蛤蟆开始二重唱时,鱼鹰会溜到渔篓旁: “才进夏天呀,鱼还没长起来哩。 你瞧,这条还不到四两,让它再长长吧。 ”也不管捕鱼人是否同意,他一扬手, “扑通 ”一声,把那条鱼给放生了。 河堤斜坡上野菊还在风中招蜂引蝶呢,鱼鹰就堵在捕鱼人面前了: “都秋天了,还用网捕鱼。 就不怕明年河里没有鱼 ——给明年留点鱼 种吧。 ”如果人家不听,鱼鹰还死乞白赖着不走: “要不用钓竿钓吧。 少钓点,给明年留点想头。 别用这么大的网。 想一网打尽呀。 ” 虽然有一身水中的好功夫,鱼鹰却很少下河捕鱼,家里更是难得吃一次鱼。 如果来了客人,客人提出要吃鱼,鱼鹰才会去捕鱼。 下河前鱼鹰要问客人想吃什么方法烹制的鱼。 客人想吃红烧鱼,鱼鹰拎回来的必是条大鲤鱼。 客人想吃熘鱼片,鱼鹰拎回来的定是条黑鱼。 客人想喝鲜鱼汤,鱼鹰拎回来的准是一兜鲫鱼片儿。 鱼鹰捕鱼有个规矩,鲤鱼、黑鱼、鲢鱼这些大鱼,每次只捕一条。 至于鲫鱼片儿,则要看喝汤的人数,每人一条,每条不超过 半尺长,多一条他也不带上岸。 有人劝鱼鹰多捕点,鱼鹰就像被人骂了祖宗,恶狠狠地盯着对方: “别想坏了俺的规矩。 ” 到我十多岁的时候,卫河水已开始变浑发腥。 一到夏天,总有几天卫河得翻河 ——河底的脏东西沉淀得太多了,天一热,都泛到上面来了。 这时,大鱼小鱼都浮到水面上换气,河面上满是一张一合的鱼嘴,用洗脸盆都舀得起鱼来。 这时,卫河两岸的人们往往全家老小齐上阵,搬网,粘网,抛网,甚至窗纱、蚊帐都派上了用场。 一场 “全民皆兵 ”的 “歼灭战 ”打响了,鱼儿陷入了 “人民战争 ”的汪洋大海。 这时,常有一位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老汉骑 着快散了架的自行车在卫河两岸奔走呼号: “少捕点吧。 过两天一下雨,河水不臭了,鱼就不浮头了,留到明年会有更多的鱼给你们捕哇。 ”小孩子追在他后面喊 “鱼疯子鱼疯子 ”,用碎砖头、小石子掷他,他全然不顾,还是一个劲地呼号。 有人说,他就是鱼鹰,已经疯了。 而立之年,我要到千里之外的异乡谋生。 此时的卫河已臭不可近。 临行时,不知咋的,我忽然想起了卫河,想起了鱼鹰,便问送行的朋友: “你知道鱼鹰吗。 ”“知道。 老皇历了。 你傻不傻。 ”朋友不屑一顾地说, “卫河里鱼绝种了,咋还会有鱼鹰。 鱼鹰早死了。 ” ( 《小小说选刊》)。 请简要概括。 ( 6分) ,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 6分) “鱼鹰早死了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 6分) 六 、作文 ( 2122 题 共 65 分) 1小作文 (15 分 ) 请写一段文字,对春雨进行描写,要求使用比喻和引用的两 种修辞手法,从两个不同角度表达对春雨的情感。 ( 200 字左右)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50 分)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 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不少于 700 字。 高二语文答案: 一、 ( 18分) 1. C(A. 论 . 语 ( ln) B.窥 伺 . ( s236。 )木 铎 . ( du243。 ) D. 纤 . 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