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与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上把握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建立;二是要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十月革命中 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2.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3.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4.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 小资料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命运周折 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停泊着一艘退役了的巡洋舰,名字叫做阿芙乐尔号。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这艘传奇的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 1917 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 11月 6 日 (俄历 10 月 24 日 ),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 7 日晚 9 时 45 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 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为世间带来曙光。 在人类历史上,这艘巡洋舰恰如其名,也给俄罗斯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曙光 ── 共产主义。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00 年在圣彼得堡的海军船厂下水,于 1902 年建成服役。 舰长 124 米,舰宽 17 米,排水量6730 吨,航速 20 节,装备 152 毫米炮 8 门, 75 毫米炮 24 门, 37 毫米炮 8 门,鱼雷发射管 2 具,舰员 578 名。 1904 年日 俄战争爆发,“阿芙乐尔”号随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被派往远东增援, 1905 年 5 月在对马海峡海战中俄国舰队几乎是全军覆没。 阿芙乐尔号脱离了俄国舰队,掉头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 归国途中,受革命感染的水兵偷偷购置武器,准备回国后进行武装斗争。 沙皇政府发觉“阿芙乐尔”号的水兵不可靠,便将其改为教练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芙乐尔号在芬兰湾执行巡逻任务。 1916年因作战受伤到船厂维修。 1917 年二月革命时,舰上水兵发动起义,参加推翻沙皇的斗争。 5 月 12 日,列宁到正在工厂大修的“阿芙乐尔”号上发表演说,使水兵们受到教育,纷纷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7月 4 日,“阿芙乐尔”号宣布,只服从波罗的海舰队布尔什维克委员会的领导。 1917 年 11 月 6 日,阿芙乐尔号的官兵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把军舰开到涅瓦河口,停泊在尼古拉耶夫桥下。 11 月 7日(俄历 10 月 25 日)舰上电台广播了列宁签署的《告俄国公民书》(这座电台仍完好无损 地保存在舰上),当时,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令其在 6 时 20 分之前无条件投降,但遭到拒绝。 当晚 9 时 45 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率先向当时的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开炮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打冬宫发出进攻的信号 ),揭开了“十月革命”的序幕。 1923 年起,阿芙乐尔号被编为训练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入侵苏联。 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阿芙乐尔号拆下 9 门火炮,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部署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城郊抵抗德军的进攻,而阿芙乐尔号因无力 抵挡德军的轰炸在港口自沉,直到战争后期,于1944 年被打捞出水并进行了修复。 从 1948 年起,阿芙乐尔。高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与练(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27.从 H+、 OH、 Cu2+、 Na+、 Cl、 SO42中中分别选取阴阳离子两两组合成强电解质,溶于水,以石墨为电极按下列要求进行电解。 请填写电解质的化学式: ( 1)电解质与水均减少。 ( 2)溶液 pH 提高。 ( 3)将所有电解池串联,放出的气体体积最小。 28. a mol/L HCl 和 b mol/L Ba( OH) 2 溶液等体积混合。 列式求混合液的 pH。 ( 1)
惜巨款买通关系,在原定周恩来乘坐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上安放了定时炸弹,企图在飞机飞往印尼途中暗杀周恩来。 但由于周恩来临时应邀访问缅甸而改变了行程,才使谋害企图化为泡影。 然而,“求爱”小组并不善罢甘休,收买了印尼饭店和旅馆的招待员、服务员,收集了周恩来用过的刀叉、床单、毛巾等物,秘密装运到台湾,训练警犬“凯利”熟悉周恩来的气味,再次伺机谋杀周恩来。 1971 年,周恩来准备在 10 月
平理论提出的必要性,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认识邓小平在创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贡献。 6.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联系必修 2 中第三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必修1 中的“一国两制”来说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8.围绕 20
7 ∴ bn=20xx(107) 21n。 数列 {bn}是一个递减的正数数列, 对每个自然数 n≥ 2,Bn=bnBn- 1。 于是当 bn≥ 1 时, BnBn- 1,当 bn1 时, Bn≤ Bn- 1, 因此数列 {Bn}的最大项的项数 n 满足不等式 bn≥ 1 且 bn+11, 由 bn=20xx(107) 21n ≥ 1 得: n≤ 20。 ∴ n=20。 点评
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 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6 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选自 20xx 年第 8 期《小说选刊》) (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取监狱 85 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的环境描
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并利设计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物质具有氧化性,我们首先选定一种还原剂,看是否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亦然。 操作:(反应物的量) 预期现象及产物检验:(略)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四: 动手实践 【布置任务】探究 KMnO4 的氧化性 【 汇报 】 KMnO4 与 KI溶液反应:现象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 结论是有 I2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