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内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坚持系统开放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雅安市是《四川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第三级子系统,就市域 7县 1区而言,应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放在大系统之中,则应有其合理性。 因此,无论是市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市 域城镇体系布局,都必须坚持系统开放的原则,一方面将雅安置身于中国西部、四川及川西的大环境中加以研究和讨论,准确把握好雅安市是搣川西要道、通藏咽喉和民族走廊攠的四川西部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将雅安融入搣成都经济圈攠的发展之中;另一方面,要根据资源、市场、能源、交通、人才和环境等因素,优选不同时期内生产力布局的主导区位和主要城镇,以带动一般区位和一般城镇,促进市域城乡经济一体发展。 坚持整体优先、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雅安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必须依托当地的资源条件和自然、社会环境。 因此应当 充分认识在西部大开发中,雅安市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地位,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坚持 “ 以人为本 ” ,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规划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预测和安排,具有突出的预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在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安排上,既要考虑长远的合理性和超 前性,又要考虑近期建设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坚持继承历史,保持和发展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原则 雅安市古属青衣羌国,自西魏年间在今多营置始阳县起,已有 140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文化、秀美的山川胜景、诗意的古城风韵都应在规划修编中予以充分地把握和尊重,寓保护于发展之中,在发展中求得保护,通过规划,将名城保护与发展旅游业和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维护 规划严肃性和连续性的原则 13 《雅安城市总体规划( 1995— 20xx)》是原规划设计单位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历经两年时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规划工作取得的成果。 1999 年 9 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和批准了该项规划,并对雅安市城镇体系结构、城市性质、规模、布局、名城保护、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了明确的批复意见。 本次规划修编应严格遵循省人民政府的批复意见,不搞推倒重来,以原搇 och97 总规攠为基础,延续其科学、合理的部份,根据已变化了的情况,针对不足之处予以调整和补充。 四、规划期限及范围 ( 一)规划期限 《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规划时段综合考虑《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时段安排状况,拟将规划期分为 4个时段: 近期规划: 20xx年 中期规划: 20xx年 远期规划: 2020年 远景以中心城市用地环境容量控制。 (二)规划范围 根据《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规模的界定,《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以市辖雨城区为主体,以中心城区为重点,有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将涉及市辖 7县一区的整个范围。 五、总规修编要 点 (一)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根据《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分析论证雅安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区域角度进一步论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化进程、城市职能性质、城市发展规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根据雅安撤地建市后的区划和体制情况,进行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研究,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谋求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4 (三)将 “97 总规攠规划远期时段按要求延伸到 2020 年,相应研究雅安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城市布局 形态以及发展时序安排,并对城市内外交通组织、城市功能布局作必要的研究和调整。 使之更具可操作性,以适应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四)充分依托雅安市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准确把握城市文脉和地域人文特征,提出构建雅安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思路,确定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要点,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五)对雅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选址、时序安排作进一步分析论证,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实施意见。 六、经济社会发展与市域城市体系规划 (一)城市发展条件辩析 优势及潜力条件 ( 1)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素有搣成都天然屏障攠、搣西藏门户攠之称的雅安市在《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中被列入搣成都城市经济圈攠并作为重点发展的三级中心城市和 20— 50万人的中等城市,在成都的辐射和带动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2)成雅高速公路的建成、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开通,雅攀高速公路的在建和泸雅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使雅安市的区域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加之近年来邮电通讯业的迅速发展,为雅安市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建设提供了优越条件。 ( 3)雅安物产丰富,水能资源富集,已探明矿产达 40 余种,尤以石棉、芒 硝、花岗石、大理石最具优势,加之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野生动植物环境,为雅安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 4)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丰富多样,水系纵横,森林覆盖率高达 43%,地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类标准,青衣江城区段水质也达二级二类标准,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峦叠嶂、秀雅安宁,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良好,具有建设成为成都搣后花园攠的潜在优势。 ( 5)雅安市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搣川西自然生态优先旅游区攠,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近省 会成都和周边若干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区,是进入三州旅游观光的搣桥头堡攠,有发展以熊猫为主的生态度假休闲旅游和商务会议旅游的有利条件。 15 ( 6)经过建国后 50多年的建设,雅安市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 20xx 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搣九五攠期中,年均增长 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 4949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 ,搣九五攠期中年均增长 %。 第三产业亦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所有这些,均为雅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展制约因素 ( 1)在《四川省城市体 系规划》中,雅安的位置偏离四川省搇 ochK 攠字形城镇发展轴线,加之市域以公路交通为主,无多元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在全省的发展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 2)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较为突出。 市域人口文化程度低,人才短缺,技术较为落后。 %的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28%的百分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3)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存度过高,而资源优势尚未形成商品优势和规模优势;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长,处理滞后,生态系统脆弱。 (二)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发展战略 雅安市的发展应紧紧依托成都城市经济区,确立地区中心城市和西藏门户的地位,坚持 “ 生态优先 ” 和 “ 科教兴市 ” 的总体战略,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根本,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实施 “11421攠发展战略性思路:即围绕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雅安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水电、旅游开发、城市建设和绿色食品开发这搣四轮驱动攠,建成全省水电经济强市、生态旅游强市、川西明珠城市和绿色食品大市,实现生态经济强市的综合目标,加大力度培育生态科技工业园 区和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两个经济增长极,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教兴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速路,走市场、科技、资源、生态一体化,经济、社会、人口协调发展的路子,实现市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目标 ( 1)总体发展目标 建成四川西部生态环境优良、区域特色显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山水园林生态地区和全省水电经济强市、生态旅游强市、绿色食品大市和川西明珠城市。 16 ( 2)经济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经济总量翻三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 基本发展步 骤为:前五年为奋起直追期( 20xx— 20xx),后五年为跨越前进期( 20xx— 20xx),再十年为高效发展期( 20xx— 202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xx 年达到 900美元,到 20xx年达到 1700美元,到 20xx 年达到 4000 美元以上;城市化率到 2020年达到 %以上,达到当年全国平均水平;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 20xx 年的 : : 调整到 20xx年的 18 : 48 : 34,再调整到 20xx 年 13 : 47 : 40。 2020 年,三次产业比例将进而调整到 10 : 46 : 44。 ( 3)生态建设目标 将雅安建成四川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20xx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47%, 20xx 年达到 50%以上, 2020 年达到 55%以上,雅安市大气质量稳定在国家 Ⅰ 级标准;青衣江水质稳定在国家标准 Ⅱ 类以上。 ( 4)社会发展目标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xx年控制在 6墋以内, 20xx 年 — 20xx 年控制在 5墋以内, 20xx 年 — 2020 年控制在 4 墋以内,各时段计划生育率稳定在 95%以上。 狠抓文教、体育、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 3%以内。 ( 5)城市建设目标 将雅安市建设成为四川西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富有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特色的发达中等城市和川藏结合部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三)市域产业发展布局及经济综合分区 产业发展布局 规划按照 “ 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 ” 的要求,抓住市域各区、县所在地域自然资源条件特点,大力发展区,县特色经济,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和竞争力。 ( 1)第一产业布局 雅安市域农业生产力布局根据现有基础,按照建设绿色食品大市的 要求,大力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促进大宗优势产品的产业化、基地化和规模化发展和经营,立足现有布局特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茶业经济、竹业经济、果业经济、奶畜经济,重点发展油料、名茶、蚕桑、花椒、水果、药材、食用菌、竹林、大牲畜、奶山羊、长毛兔、肉兔和水产品等 14 个生产基地。 规划依托雅安市域良好的生态资源投资环境和四川农业大学雄厚的农业科研优势,在市区大兴组团建设搣雅安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攠核心区,在 7县 1区建设推广示范区,推动雅安市域高科技生态农业的发展,使雅安成为成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和供应基地。 17 ( 2)第二产业布局 规划将振兴工业放到头等重要位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一是加大机械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汽车配件产业;二是积极发展生物制药,壮大医药制药业;三是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信息产业;四是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壮大绿色食品产业;五是在将水电作为龙头经济产业来抓的同时,积极发展符合环保要求, “ 新技术、现代化、规模化 ” 的高耗能产业。 在空间上,沿川云西线、雅洪路、飞宝路展开布局,形成 “ 十字构架 ” ,以名山 —— 雅安 —— 天全为中心形成加工工业产业带,向西、北、 南扩散,形成以中间带动两翼,以东部带动西部的态势,促进荥经 —— 汉源 —— 石棉以能源、建材食品工业为主的产业带和芦山 —— 宝兴以建材、能源、冶金为主的产业带的同步发展。 ( 3)第三产业布局 规划着重加快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做大做优做强旅游产业,建设生态旅游强市。 以大熊猫为主体,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重点抓好一点一片三线的发展。 一点:即以雅安城区为重点,将其建成 “ 西部生态乐园 ” ,成都的 “ 后花园 ” 和会议、休闲、度假附中心;一片: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为目标,综合开发碧峰峡、周公山温泉、白马泉、天河景区、 蒙顶山、百丈湖、雅安、芦山汉代石刻等。 三线:即从雅安出发,经邓池沟教堂,蜂桶寨大熊猫、硗碛藏乡、夹金山至四姑娘山、卧龙的雅北旅游环线和从雅安出发,经二郎山景区至海螺沟、泸定桥至康定少数民族风情游的雅西旅游线以及自雅安出发经荥经龙苍沟、大渡河金口大峡谷、乐山、峨眉山、洪雅瓦屋山、望鱼古镇至周公山温泉的雅南旅游线。 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各类社会服务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市域经济综合分区 根据雅安市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方向的共同性和产业联系的相关性以及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 ,规划将雅安市域大体以大相岭为界,划发为南、北两大经济区。 ( 1)北部经济区 包括名山、天全、荥经、芦山、宝兴五县和雨城区。 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人。 本区环绕中心城区,交通条件较好,水资源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重点发展机械、轻工、水电、石材、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日用陶瓷、旅游、第三产业以及粮油、茶叶、蚕桑、药材、竹笋、水产和林牧业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