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讯和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的通行要求。 ( 4)在建筑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 ,采取工程措施减小道路用地,尽可能少拆迁。 ( 5)考虑近远期结合,预留管线位置,为远景发展留有适当的余地。 横断面设计 ( 1)横断面形式的确定 本道路红线宽度为 2025米,根据相关规划的要求,其标准横断面的型式 东段 为: 6 米 (人行道 )+13 米 (车行道 ) +6 米 (人行道 )=25 米 ,西段为: 4 米 (人行道 )+12米 (车行道 )+ 4 米 (人行道 )。 22 ( 2)路拱与横坡 车行道采用水泥砼路面,直线型路拱;人行道采用直线路拱。 车行道横坡采用 %,人行道采用 %的横坡。 路基设计方案 根据纵断面设计结果,本工程大部分路段为填方路堤,路堤设计标高为 路面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 施工前应彻底清除路基范围内的腐植土、建筑、生活垃圾、各种杂物,杂物应妥善处理。 路基土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 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 8cm。 填方路段路堤边坡按 l∶ 自然放坡。 路基压实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标准进行。 路面工程设计方案 路面设计依据业主要求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年。 路面结构组合 ( 1)机动车道: 路面结构层从上往下依次是: 26cm厚 抗折强度 的水泥 砼路面 (不计厚度 ) 20cm厚 5%水泥稳定碎石 (压实度≥ 98%) 20cm厚级配 碎石 (压实度≥ 97%) 23 总厚度: 66cm ( 2)人行道: 路面结构层从上往下依次是: 5cm彩色防滑步道砖 2cm厚 15cm厚 5%水泥稳定碎石 总厚度: 22cm 盲道设置:盲道设置在人行道中部,盲道铺设宽度 50cm 材料要求 ( 1)水泥混凝土 车行道的水泥混凝土板抗折强度为 ;水泥混凝土材料必须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97— 87)的各项要求。 ( 2)水泥 稳定碎石 碎石应质地坚硬,并应符合规定级配,基层材料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 2020)的各项要求。 ( 3) 级配 碎石 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 63m,材料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 2020)的各项要求。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不低于 100MPa,压实土基顶面回弹模量不低于 20MPa。 路基顶面允许弯况值 280 ()。 24 给水、雨水、污水工程 给水工程 给水管线布置总则 ( 1)给水工程主管道全长 1030m,管径 初定 为 DN200。 ( 2)在道路两侧每隔约 100 米左右设置给水支管以提供道路两侧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支管伸出道路红线 ,预留给水支管管径为 DN150。 ( 3)给水管管中心埋深控制在 米左右,过箱涵时局部减小管道埋深。 ( 4)在道路东侧布置市政消火栓,消火栓距路缘石 米,设置问距不大于 120米。 ( 5)给水主管道上在间距不超过 5 个消火栓的布置长度上设置分段给水检修阀门。 ( 6)在给水主管道隆起点及最高点设置排气阀井,在阀门间管段低处设置排泥阀井,以满足管道排空、排泥和管道冲洗。 排泥管接至附近的雨水检查井内。 管材、接口及管道基础 ( 1)本工程给水主干管及预留给水支管均采用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 (HDPE)管,管材强度等级为 PE100,压力等级 Pn=。 ( 2) HDPE管接口采用承插式电熔连接接口。 ( 3)管道基础:给水管道基础采用 20cm 砂垫层基础。 即基底土 25 夯实密度达 95%后铺设 200mm 厚砂垫层作管基,砂垫层为天然砾石砂。 最大粒径不大于 25mm。 工程施工及验收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及《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 (GB04S520)执行。 管沟开挖及沟槽回填 ( 1) 管沟 开挖:管道基础应落在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原状土层上 ,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土方用机械开挖时,保留 20cm 土应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有地下水时,应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当降水不力地基被扰动应进行地基处理。 施工期间管顶临时堆土,不得超高,通过大型机械时要经过结构验算。 ( 2) 沟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回填土要求管道范围 500mm为中粗砂。 管道和构筑物的安装及防腐: ( 1)管道防腐:钢管及钢制管件外壁均采用特加强级防腐,除锈后达 St3级,防腐层为四油三布或环氧煤沥青四油两布,管道 内刷H 型食品级涂料防腐.砖砌检查井内外刷防水砂浆,外壁另涂热沥青三道,素混凝土基础铺油毛毡两道互抽搭接.上刷两道热沥青。 ( 2)消防井盖应标有“消防”字样以便查找.不得与其他井盖混同。 ( 3)井盖上平面和路面要求在同一平面上,不得低于路面,高出路面不得超过 5mm。 26 ( 4)阀门井盖一律采用重型井盖。 ( 5)给水管道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敷设,管道交坡处利用管道借转角形成弧度。 ( 6)管道三通,四通及弯头下均应设混凝土支墩。 ( 7)过路管位置及高程在施工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原则上压力管道避让自流管道,输气 管道避让输水管道,给水管道穿越电力管沟时,穿越,垂直净距不小于。 管道水压试验 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 试压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土不应小于 ,水压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具体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雨水工程 雨水管线布置总则 ( 1)雨水工程主管道敷设于中央分隔带北侧,距道路中心线 米,主管道全长 2260米,管径为 DN500DN800。 ( 2)在道路两侧每隔约 120 米左右设置雨水预留支管收集道路两侧街区雨水,支管伸出道路红线 米,预留雨水支管管径为DN500,坡度均为 %坡向主管道。 ( 3)雨水采用就近排放原则,雨水主管道敷设至沿途的河道、涵洞、排洪沟渠等排水系统。 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雨水检查井设置的间距及管道的最小设计坡度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 27 范》 GB500142020 的相关规定。 ( 4)雨水口根据道路横坡坡向设置于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路缘石侧,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 DN300,坡度 1%坡向雨水检查井或排水边沟。 ( 5)雨水口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双箅雨水口,雨水口起点深度采用。 管材、接口及管道基础 ( 1)管径≤ DN500 的雨水管均采用 I 级钢筋砼管承插口橡胶圈接口,基础采用 120176。 混凝土基础, d300、 d400 雨水管采用 UPVC 双壁波管,橡胶圈接口,管顶覆土在 时采用 120176。 砂石基础,管顶覆土在 ~ 180176。 砂石基础。 工程施工及验收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及《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 (GB04S520)执行。 管沟开挖及沟槽回填 ( 1) 管沟开挖:管道基础应落在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原状土层上.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土方用机械开挖时,保 留 20cm 土应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有地下水时,应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当降水不力地基被扰动应进行地基处理。 施工期间管顶临时堆土,不得超高,通过大型机械时要经过结构验算。 ( 2) 沟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回填土要求管道范围 500mm 28 为中粗砂。 管道和构筑物的安装及防腐 ( 1) 管道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纹、空鼓等缺陷,使用前应修补并进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 2) 管道安装时做好地下水降水及防雨工程。 ( 3) 构筑物防腐:构筑物内、外壁均刷防水砂浆,外壁与图接触部分刷热沥 青三道防腐。 污水工程 污水管线布置总则 ( 1)污水工程主管道敷设于中央分隔带南侧,距道路中心线 米,主管道全长 2260米,管径为 DN400。 ( 2)在道路两侧每隔约 120 米左右设置污水预留支管收集道路两侧街区污水,支管伸出道路红线 米,污水预留支管管径为DN300,坡度为 %坡向主管道。 ( 3)污水主管道尽可能沿道路设计坡度敷设,以减小管道的埋深。 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检查井设置的间距及管道的最小设计坡度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 4)污水重力流管道在 经过涵洞、排洪渠时,管顶标高在沟渠基础下 ;否则采用倒虹吸方式穿越。 管材、接口及管道基础 ( 1)本工程污水主干管及预留接户支管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 29 (HDPE)缠绕增强管。 管材等级要求环刚度≥ 8KN/m2(局部要求≥12KN/m2),管道内承压不小于。 ( 2)污水倒虹管管材采用焊接钢管。 ( 3) HDPE 管接口采用承插口电熔连接接口,不同管材之间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 ( 4)管道基础:污水管道基础采用 20cm 碎石砂垫层基础,即基底土夯实密度达 90%后铺设 15cm 粒径为 540mm 的碎石,上层铺设厚度为 5cm的中粗砂找平。 工程施工及验收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及《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 (GB04S520)执行。 管沟开挖及沟槽回画填 ( 1) 管沟开挖:管道基础应落在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原状土层上.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土方用机械开挖时,保留 20cm 土应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若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有地下水时,应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当降水不力地基被扰动应进行地基处理。 施工期间管顶临时堆土,不得超高,通过大型机械时要经过结构验算。 ( 2) 沟 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回填土要求管道范围 500mm为中粗砂。 管道和构筑物的安装及防腐: ( 1) 管道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纹、空鼓等缺陷,使 30 用前应修补并进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 2) 管道安装时做好地下水降水及防雨工程。 ( 3) 构筑物防腐:构筑物内、外壁均刷防水砂浆,外壁与图接触部分刷热沥青三道防腐。 管道闭水试验: ( 1) 所有管道安装完成后,埋地管道在全部回填前应采用灌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 2) 管道严密性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 3) 管道闭水试验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污 水管道标准横断面详见附图 7。 电力、弱电、路灯、交通信号工程 电力工程 设计范围 ( 1)电力线路;( 2)接地保护。 电力管线设计 ( 1)设计原则:本工程的电力管线主要负担片区的供电任务,能满足现状及发展的需要。 ( 2)管线确定:根据相关规划及现状要求,在道路的 北 侧人行道设置 相应的 电力管线。 ( 3)电力管线 长度 : K0+000~ K0+1232。 ( 4)电缆人井及排水井利用排水管 DN200 就近接入污水或雨水 31 检查井。 ( 5)排管底面应铺设一层 10cm 厚 C15的素混凝土,两侧各伸出排管外 10cm。 ( 6)电缆排管采用电力专用管( RMDP150),以满足抗压和耐环境的腐蚀。 ( 7)电缆管线过涵采用 SC150 镀锌钢管。 排管直角弯采用两个45度弯过渡,要求按规范执行。 管线过涵敷设在道路红外线外侧 米。 ( 8)电力管线的纵坡坡度基本上与道路坡度相同,但应小于%。 ( 9)电缆人孔井做法:设计在主干电缆排管每间距 50米左右和道路交叉口、下户管出线口设人孔井。 人孔井用于电缆敷设时牵拉、盘留、制作和容纳中间对接头,以及用于少量电缆施工时沟内进人通风。 人孔井按需要设三种形式:直通型,三通型和四通型。 上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 人孔井盖采用最新技术的非金属钢纤维混凝土重载型窨井盖,上铸“地下管网”,管中表明“电力”字样。 ( 10)在电缆接头两侧 3m 的长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它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