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P194( 00 年名解, 2 分) 是垄断资本与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政府代表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② 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 其表现在: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 经济成为经常和一般的现象,国家的经济职能已经和市场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和保证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垄断价格 P189( 03年名解, 3分) ① 是 指 垄断组织 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应在保证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② 垄断价格 =成本价格 +垄断利润。 ③ 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④ 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 规律,它是价值规律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⑤ 垄断价格的实质是垄断资本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间接手段。 垄断利润 P189( 01年名解, 2分) ① 是 指 垄断资本凭借 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 垄断地位, 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 高额利润。 ② 形成的关键是垄断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 ③ 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中雇用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占有的普通消费者工资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凯恩斯主义 P201(一般不考) ① 凯恩斯主义是 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② 凯恩斯理论的基础或核心内容就是就业理论,包括内容有以下: 一、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性。 二、产生非自愿失业的原因是因为有效需求的不足。 社会总需求低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 三、投资量不足的原因: 投资决定了资本边际效率即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有递减的趋势。 投资与与利息有关。 四、政策主张。 即主要由国家进行需求管理,由国家设法刺激和扩大总需求。 国家干预 (一般不考) ① 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以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② 以各种政策措施为手段 , 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调节。 主要措施 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二、简答题 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需要注意一下) P184 1)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科技的发展为生产集中和垄断提供了需要和可能: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由于电气化、石油加工、钢铁冶炼、自动装配流水线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成果的涌现,形成了一些具有 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的新兴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对垄断的形成提出了客观要求。 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垄断: 因为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 高于自由竟争条件下的平均水平的 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的规模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内和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3) 竞争和信用是生产集中和垄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 ① 在竞争中,大资本能够采用具有规模优势的新技术,在竞争中容易打败中小资本,使其破产,进而实现对他们的合并。 ② 信用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贷款加强 了资本的实力,加速了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进程,另一方面,还将大量分散的中小资本通过股份公司的形式集中为大资本。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如何产生的。 1)国家垄断资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