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正确处理好行业之间的关系。 要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突出规模效益原 则。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避免结构重复一哄而上。 对策与措施 工业发展布局: 分为南北两大板块共计四个组团, 其中位于北面有三个组团,南面有一个组团。 第一组团位于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以三类工业为主,周围注意结合河流道路做好绿化隔离;第二组团位于站前大道和高速公路出入口之间, 104 国道以北;第三组团位于站前大道、 104 国道以及特别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科学铁路围合的三角地带,第二、三组团的布置以二类工业为主,其中安置塑料编织、仪表仪器等灵溪现在的主导工业。 第四组团 —— 即南面的组团布置则结合附近的科教园区,以 引进外资和高新技术为主要手段,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发展以高科技为基础的高科技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 2. 3 流通园区 流通园区即以商品、货物流通为主的经济园区,分为商贸园区、仓储园区、交通园区、商贸园区。 以灵溪商城为中心,沿站前大道,向南、向北辐射之火车站附近,同时利用灵溪便利的交通优势即边贸重镇的传统,建立各种专业交易市场。 仓储园区也分南北两片,和工业园区结合,选址上优先考虑城市交通感到附近。 南片的仓储园区既可作为镇区仓储设施,又可为工业区服务。 交通园区包括铁路、公路、停 车场等各类对外交通用地,应提高各项设施的服务水平,加强各用地间的功能互补与协调,为实现灵溪经济发展目标服务。 2. 社会开发与用地布局 2. 1 居住用地布局 2. 1. 1 规划布局原则 ( 1) 在居住区用地规划中强调居住区的完整功能,即各种功能的集聚,缓解因功能单一而造成的各种问题,使社区成为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 2) 居住用地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接轨,适应住宅商品化,同时考虑农民进镇与建房的要求。 2. 1. 2 居住用地规划 ( 1) 灵溪镇域居住用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集中式的商品房开发用地,另一类商品房开发用地可分为多层公寓用地和小别墅用地。 ( 2) 在建城区范围内居住用以一类、二类为主要居住用地,其中在滨河绿地和旅游区附近,集中布置一类居住用地,其余为二类居住。 2. 2 公共设施规划 2. 2. 1 规划原则 ( 1) 分级配置,标准合理,根据镇区 —— 居住社会 —— 居住小区的规划等级来确定各项基层公共设施。 ( 2) 近远期结合,留有弹性,规划采用近期 —— 远期 —— 远景三个阶段,所以,近期布局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远期为远景留有余地。 留意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性。 ( 3) 公共设施按照福利型设施(包括医疗、教育、体育、行政办公)与经营设施(科技、商业金融、娱乐)两种类型布置。 经营型公共设施多沿主要街面布 置于各居住组团的中心位置及城区中心,福利型公共设施不知道相对安静的区域。 ( 4) 与城镇景观相协调。 各类公建布局不仅考虑到功能要求,还要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形成优美、舒适的城镇空间景观。 2. 2. 2 公共设施规划布局 ( 1) 行政办公 近期行政办公用第一保持原有格局,远期新型郑重心跳政至站前大道与肖江塘河交汇处的西北侧,用地约 万平方米,原县政府大楼可改为镇政府办公用房,镇政府可改为县属其他办公用房或是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 灵溪作为全县的行政中心,其行政中心的位置应当给与充分重视。 现有行政中心位于西片城区中心 ,为城市的副中心。 信封中心处于城市商业中心的布局模式对于促进城市的繁荣级美化城市中心面貌均有益处,规划保留这种模式。 灵溪城市行政主中心位于规划后的城市中心位置,临近城市中心公园和中心广场及城市主商业中心,城市主交通干道城十字交叉以行政主中心为发射点,辐射整个城市,突出其凝聚性。 ( 2) 商业、服务业 灵溪镇的商业、服务业用地可结合城市公共设施中心呈点、线结合的特点。 “线”主要指:玉苍路、站前路、建兴路两侧的商业服务用地,“点”主要是指五大市场区周围的商业服务用地。 灵溪镇地理环境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衡阳之江和萧江塘 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叉状地块。 该地块现为灵溪最繁荣的地区,主要的商业区集中在该地块内,形成现状的商业中心为现状的城市核心。 规划方案突出该地块明显的中心优势,在向东发展的思想下,在近期( 1999—— 20xx)发展该地区中段,使之成为未来城市的主中心。 现状的西侧城市核心作为一个副中心对之进行补充。 远期规划城市商业主中心位于城市中心,呈放射状服务于整个城市。 其横轴以主商业带的形式联系行政中心和三大公园绿心,与内河自然结合,在城市两条沿河主绿化夹带内,形成城市公共性浓厚的主商业、绿化、行政中心地带。 纵向以站前大道为 贯通轴,与火车站及行政中心、城市中心公园、科教研究综合中心形成纵向中心片区,将城市自然划分为东、西两片,更加强了市中心感。 东西两片内在片区中心位置亦结合城市副商业中心和城市公园,分设有城市副商业中心。 规划改造现有人民公园原有娱乐设施,形成上等级,上规模的现代文化娱乐中心。 另外,结合城市交通线路和绿化水系系统,在各居住片区内相应分布一定集中或沿街商业。 ( 3) 市场 规划着手建设六大市场区,形成全县的骨干市场: 市场是苍南经济发展模式的“龙头”,市场体系的形成于市场机制的充分运用是苍南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 以来,苍南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边境农贸资源集散区: 位于城市西部,旧 104 国道与环城南路交界处构成城市西部的粮油、副食品市场区,用地约 10 万平方米。 建材、家具市场区: 建材、家具市场、双灵村钢筋水泥及家具市场和其他一些零星的木材市场应予以搬迁,安置于新 104 国道与站前路交叉口的东南侧,用地规模约 万平方米。 形成家具、建材为主的市场区。 塑料编织为主的工业商品市场区: 在站前路与规划 104 国道交叉口西侧,接近附近二类工业区,形成一个塑料编织为主的工业品市场区,用地规模约为 万平 方米。 家电市场区: 市场设置在现在商业城,与汽车市场形成以家电为主的市场区。 小商品市场区: 位于城中路以东,原参茸市场改建为小商品市场。 但应加强环境整治,提高服务档次。 药材市场 位于城市规划区以东,高架匝道与玉苍路交叉口以东,规划占地 200 亩,预期 ]形成一个辐射面涵盖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大型药材批发市场。 ( 4) 金融业 在行政中心建设新的金融中心,并增设证券、贸易咨询、保险等金融、贸易机构,成为全县的金融中心。 ( 5) 医疗卫生设施 根据居住区组团分布,共设 300 床位规模的综合性医院 3 座,分别位于老城区、新城区和 规划居住区内,每座用地规模 2— 3 万平方米之间,同时还应结合防疫站、药检所等保健设施,建立血防站和急救中心等设施。 科研教育设施 远期规划中拟在衡阳之江以南,站前大道两侧建立一片科研教育中心,其中设立高等专科学校以所,与其东面的高科技园区紧密结合。 远景规划中,在建兴路以南,环城东路以东,再建立一片高科技园区,以符合未来经济发展和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远景规划与现有的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考虑人口及服务半径,共设立中学 9 所。 ( 6) 体育设施 规划预计在南部工业组团和高科技园区以南增设一片体育中心,包括 400 米标准跑道和有看 台的田径场,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并在各个居住组团内部设施居住级体育设施,为全民健身做好基础准备。 ( 7) 文化娱乐设施 在萧江塘河北侧,建立全县的文化娱乐中心,用地 40 万平方米,内部可设较高档的影剧院,各类型的活动中心和科技文化为主的展览中心等设施,居住区内部还应设置文化站。 3.旅游规划布局 3. 1 旅游规划原则 ( 1) 融经济与生态为一体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对旅游经济来说尤为重要,生态的失衡很容易造成旅游业的衰退。 为此,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持主要的环境特征,维护镇区环境质 量,防止旅游造成的环境问题。 ( 2) 融开发与保护为一体 区域发展应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卡发与保护应统一起来。 在开发镇区旅游业的同时,应注意开发不能超过合理容量,不应破坏生态平衡和水乡资源特色。 ( 3) 融自然与文化为一体 自然是相对静态的、消极的、从属的,文化是相对动态的、积极的、灵魂的,旅游的文化层面与由“本质”的意义。 灵溪镇的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须有一种较为明确的文化精神贯穿其中,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 2 旅游开发类型 3. 2. 1 自然型旅游 充分利用灵溪镇的水乡特色,对原有的河道、桥梁、以及沿河小品、绿化加以 保护和修缮,注重提高环境质量,发展“水乡景观”旅游。 充分利用灵溪镇周边的山体开发生态旅游,重点保护一些寺观等古建筑和一些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庄,开辟一日自然游。 3. 2. 2 休闲娱乐旅游 充分利用灵溪镇的交通优势,开发镇级文化娱乐中心,不仅为镇区居民服务,更可吸引周边各镇的游客前来。 文化中心设置影剧院、游乐设施、健身运动场等多种内容,满足人们对旅游多功能、多层次的需求。 3. 2. 3 商务旅游 随着灵溪镇经济商贸的发展和专业市场的建立,前来灵溪进行商贸交易的人员将越来越多,发展商务旅游尤其可行。 商务旅游需要开发 具有一定层次的会议中心,各种层次的宾馆和娱乐设施,而这些“硬件”开发又将为吸引更多人前来灵溪进行商品交易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 3 旅游设施布局 根据开发需求,旅游设施空间布局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1) 水乡特色旅游区 在衡阳之江、萧江塘河两岸和老城区内部开辟水乡特色旅游区,整理河道,改善环境,维修有价值的建筑。 ( 2) 文化娱乐旅游区 在衡阳之江南岸,结合两侧山脉和灵山公园公共绿地开发文化娱乐中心,使其成为苍南县的大型文化娱乐中心。 ( 3) 乡俗风情旅游区 结合南部山区、民风民俗与传统文化,在镇区附近自然村内开辟乡俗风情旅游区。 第七章 城镇保护规划 1.镇区历史环境保护 1. 1 规划原则 (1)苍南县城历史环境保护规划要以旧城为基础,以现有的建筑、古遗迹、古文物为重点,以地方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迹主线,进行全面综合的保护规划。 (2)对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的保护应包括相关环境,建立新旧协调的历史环境保护区。 (3)保护规划的方法和措施应基本顺应城镇的要求,使城镇的发展得以良性循环。 (4)历史环境保护规划应与旧镇区改造规划紧密结合,要着眼于整体,根据人力、财力,有重点的保护,恢复和开发。 1. 2 历史环境保护措施 1. 2. 1“点”的保护规划 (1)对于革命历史纪念地,如位于灵山公园脚下的革命烈士陵园,要结合旅游项目的开发,形成新的纪念和旅游景点。 (2)对于有价值的古建筑,在保护和修缮的同时,可采用各种方式增加城镇的活动内容,如现状人民公园北的古寺,河滨的天主堂,在原有遗址基础上修复部分原貌,并可配合旅游规划,增添社会、习俗文化等方面内容,使被保护的传统建筑不再是原始自然状态。 1. 2. 2“线”的保护规划 苍南县城灵溪镇河网纵横,沿河绿树成荫。 规划结合防洪、绿地系统和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对河道加以统一整 治与改造。 特别是原城西片的老城区,应加快整治沿岸过于密集的居住区和集市,恢复水乡特色。 应保护和改善河网与路网之间的视觉走廊和空间连续性,改建和重建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桥梁和危桥(位于现状人民公园的西南侧)。 1. 2. 3“面”的保护 面的保护规划把整个老城区作为一个整个考虑,把整个老城区尤其是人民公园所在的灵山作为文物古迹点的外延影响区。 另外,历史环境保护规划要与旅游规划相结合。 灵溪镇的交通条件良好,又紧临玉苍山风景区,同时镇区内山环抱,河流贯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因此,要以现有的河流、山及文物古 迹和古建筑为主,结合水系,发展旅游和旅游中转服务。 2.镇区景观环境保护 景观资源分析 2. 1. 1 水景观 苍南县城灵溪镇河网纵横,横阳支江穿城而过,沿河绿树成荫,并结合有雕塑小品,它们共同构成了水景观,是灵溪镇是了有价值的景观类型之一,是体现古镇风貌的因素。 2. 1. 2 山景观 灵溪镇三面环山,城中有山、依山而建有人民公园(灵山公园)山中有小径穿越,古树参天,沿山径留有几处文物古迹、革命烈士纪念园等。 公园的制高点是位于山顶的白塔,这也是灵溪镇的景观控制点之一。 与灵山遥遥相望的南部山脉,也建有仿古 建筑群,形成良好的景观轴线,极具观赏和保护价值。 2. 1. 3 人文景观 现状人民公园的古寺,河滨的天主堂,位于现状工业区的氏族祠堂等,都是重要的人文景观,应在原有遗址基础上修复部分原貌,并可配合旅游规划,增添社会、习俗文化等方面内容,使被保护的传统建筑不再是原始自然状态。 2. 2 规划原则 (1)提高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2)充分利用水系的景观优势,结合人工植林,使灵溪镇的河流绿化体系更有层次性和观赏性。 水与镇区、环境与社区结合更为密切,互相融为一体。 (3)对于一些人文景观,应最大限度地 向公众开放,形成以游憩为主的公共活动空间。 特别是河网、道路汇集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