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律知识真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法的内容一般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民法、刑法等。 ( 4)公法与私法。 一般认为凡是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具有管理与服从的性质,以国家或 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或双方的法律即为公法,如刑法;而凡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具有平等的性质,以地位平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即为私法,最典型的就是民法。 正确答案为 ABC. 【真题试题】( 20xx 年多项选择第 42 题) ()要素组成。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规范的结构。 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 “假 定 ”、 “处理 ”和 “制裁 ”。 ( 1)假定,又称行为条件,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部分,它把规范的作用与一定事实状态联系起来,指出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便生效。 ( 2)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范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它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以此指导和衡量主体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 3)制裁,又称法律后果,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的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或引起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 正确答案为 ABD. 【真题试题】( 20xx 年多项选择第 43 题) ,正确的是()。 究的共 I 司产物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体系的概念有以下几层含义:( 1)法律体系是一国全部国内现行法构成的整体。 法律体系包括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国内 法,不包括外国法和国际法,是一个国家全部的现行法,不论法律新旧大小,只要是现行有效的,都被纳入法律体系中来。 ( 2)法律体系的构成有两个环节,即规范性文件归入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再组成法律体系。 在这个意义上讲,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法律部门。 ( 3)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立法活动和法学研究的共同产物。 正确答案为 ABC. 0720xx 年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 (第二章 )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7 题) 《宪法》,关于国家主席任职条件 和职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45 周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国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主席 ,接待外国使节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 具体考查的是国家主席的任职条件和职权。 根据宪法规定,年满 45 周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家主席有权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 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待外国使节。 对于特赦令国家主席只有发布权,没有决定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C.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8 题) ( )年宪法修正案中,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一原则载人宪法。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宪法的修改。 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 年制定的, 1988 年、 1993 年、 1999年和 20xx 年经历了四次修改。 20xx 年宪法修正案将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9 题) 《宪法》,有权批准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的国家机关是( )。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国家机构。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而国务院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C.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10 题) ( )。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公民的选举权。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被剥夺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宪法》第 34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因此,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仍然享有选举权。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11 题) ,国家举办学校,普及( )。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我国的教育制度。 《宪法》第 19 条规定: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 【真 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1 题) 《宪法》,甲省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 )负责。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法院。 根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乙市中级人民法院是由 乙市任农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因此应当向其负责。 本题正确答案为 D.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7 题) 《宪法》规定,有权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机关是( )。 、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国家机构的组成。 《宪法》第 67 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四)解释法律;(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痢、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 、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十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十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十三)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十四)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十五)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 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十六)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十七)决定特赦;(十八)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十九)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人紧急状态;(二十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正确答案为 B.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8 题) ( )批准。 委会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其职权。 《宪法》第 112 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诊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根据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享有相应的职权。 第 1 15 条规定: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第 1 16条规定: 39。 39。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 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 1 17 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第 118 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第 119 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第 120 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第 121 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正确答案为 C.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9 题) 、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国体、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 国体是指国家性质即国家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宪法》第 1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即是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形式,是指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利 ,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 《宪法》第 2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 3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这就表明,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而且是按照民主 集中制(而非全民民主)原则建立起来的。 《宪法》序言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 4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由此确定了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正确答案为 D. 【真题试题】 (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10 题) 10. 按照制 定主体不同,宪法可以分为( )。 A. 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B.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C.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D.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宪法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宪法存在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 因此可以对宪法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类型,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按照宪法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根据宪法修改程序可以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按照宪法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 协定宪法三种。 不同类型的宪法其制定主体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为 D. 【真题试题】 (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11 题) ,( )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 、建议权利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及自由等几个大的方面。 其中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又具体包括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科研、文 化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批评、建议权利属于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一种。 正确答案为 D. 【真题试题】( 20xx 年单项选择第 6 题)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体现了( )原则。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宪法的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