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提纯产业化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功地育苗 72 万株,发芽率达 80%以上( 20xx 年可完成育苗 220 万株);已完成人工营造红豆杉 3000 余亩,造林成活率达 96%以上;一年生幼林平均树高 56cm,平均抽高 38cm,平均地径达 ,生长量均大大高于目前国内其他地区,缩短了苗木的 培育时间,降低苗木的生产成本,为项目的 6000 亩原料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同时,明溪县为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的全国六个森林经营示范县之一,而且主要针对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濒危保护树 11 种进行开发研究,按实施方案要求,在山地完成 15341 亩造林任务,这要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在 提取分离制备 方面:国际上,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用甲醇或 95%乙醇浸提红豆杉的树皮,除去溶剂得到浸膏;浸膏用水溶解,经脱脂后用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萃取;对萃取组分浓缩,浓缩后再经色谱层析得到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单体或混合 物。 该工艺操作复杂,且大量使用有机、有毒溶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产品得率一般为87%,纯度不高(最高只能达到 98%)。 针对紫杉醇的特性和目前 提取分离 技术存在的问题,为获得高纯度的紫杉醇(含量≥ %),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本项目与上海复旦紫杉新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如下创新性研究: 对紫杉醇粗制品进行脱糖处理,以提高粗制品中紫杉醇的含量。 一般认为紫杉醇的合成部位是嫩芽、枝叶或根、茎等,而储存部位是树皮。 一方面非水溶性的紫杉醇要从合成部位到树皮中,必须要结合一个水溶性的基团(糖基),才能实现这一转运过 程;另一方面,在红豆杉中不但存在非水溶性的紫杉醇,而且也存在糖基化束缚态的水溶性紫杉醇。 如果进行脱糖处理,则水溶性的糖基化紫杉醇就会转化为非水溶性的紫杉醇,避免了糖基化紫杉醇的萃取过程中可能进入水相而损失,使得自由态和糖基化束缚态的紫杉醇几乎同时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取。 采用新型的组合萃取剂和搅拌技术,提高紫杉醇粗制品的萃取率; 通过氧化反应,改变紫杉醇伴生物三尖杉磷碱 C13测链未端的烯键结构,提高伴生物 12 之间的极性差别,为后续分离打下基础; 采用多级先进分离技术,先以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树枝、树叶、树皮为原料 ,经凉干、粉碎后,进行初级萃取,脱糖处理,再次级萃取制得粗制品紫杉醇,然后用闪蒸色谱柱提纯制得低纯品紫杉醇,最后用制备型高压液相色谱纯化制得高纯品紫杉醇; 在色谱分离中采用多元低毒性的组合溶剂和多级淋洗技术,并实现循环回收。 通过实验,经化学氧化后的三尖杉宁碱及其他副产品,虽然结构有所改变,但比通过其他工艺提纯得到的副产品更有利于合成其他产品。 高纯度紫杉醇 提取分离 技术目前已完成中试,并投入工业化生产。 其工艺简单、易分离去除紫杉醇的伴生物、产品纯度和得率高( 97%)、生产成本低,并且溶剂和试剂可回收利用,无 污染,实现了清洁化生产,对合理开发利用种植的红豆杉资源开辟了道路,本公司已生产出 30- 50%紫杉醇粗制品 5kg(制备设计年生产能力为 600kg)。 所以项目建设将有利于发展成为高技术密集型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章 建设方案、规模、地点、期限 一、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推行无公害生产模式,使南方红豆杉种植基地符合 GAP 要求,紫杉醇提取分离制备 (%纯度的生产线 )符合 GMP 标准要求,实现全过程技术监控和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在国家施行 GAP 认 证制度后,基地建设能通过 GAP 认证, 13 以达到高技术性、规范性、示范性、可操作性和高效益建设方案,将按国家 GAP 要求制定出红豆杉种植技术规程(正在制定 SOP)。 (一)原料基地 一是根据南方红豆杉幼苗和幼林阶段耐阴,成林后喜生于肥沃、湿润、土壤中性、微酸性或酸性的耕地、山坡、山腰、山谷生物学特性,充分考虑红豆杉产地环境,选择了土壤、大气、水质无污染的区域(明溪境内几乎全范围适宜)作为种植基地,主要是规划在明溪到三明沿线的五个乡镇进行种植,以达到连片、规模种植,便于技术指导和规范管理;二是在种质资源方面,考虑南方 红豆杉种植适应性,主要是以明溪县境内的天然红豆杉种子为繁殖材料,采用先进的层积变温催芽处理技术,有力地解决了红豆杉种子休眠当年发芽率低的关键问题。 为了达到南方红豆杉定向培育、速生丰产的要求,具体方案如下: 良种选育:通过不同海拨、不同地理种源试验,筛选生长力高,适应性强,紫杉醇含量高的优良种源; 壮苗培育:从种子处理、育苗密度、水肥管理、土壤条件、透光要求、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面强化管理,特别是通过层积变温催芽处理技术和无性繁育技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的生产速率,降低苗木的成本,确保基地建设的苗 木需要; 基地选择:应选择土壤肥沃、中性偏酸、给水排水良好、交通便利、适应农机化耕作的连片耕地和山地;在基 14 地种植过程中,首先对土壤的自然肥力即土壤成土过程的肥力进行考察,然后对耕作熟化过程中产生的肥力即人为肥力进行调控,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 同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基地土壤环境特征、土壤背景值、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等内容,重点是土壤污染物残留量现状、预测,并提出预防措施。 大田移栽的技术措施:采取整畦移栽方式,每亩定植 1500 株,株行距 ,并搭盖遮阳物,每年抚育锄草 8 次,并加强田 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种植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经营管理过程中,考虑红豆杉的生物量特性、营养生理、土壤供肥特性,科学施肥,只使用《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 至 所述的肥料和使用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要求的农药,同时,探讨采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在条件成熟情况下,研究开发“红豆杉生产专用肥料”,以确保紫杉醇生产原料的“安全、高效、稳定、可控”。 (二)紫杉醇的提取分离制备 现有厂房制备可生产从 1%到 30%- 50%含量紫杉醇,年内将建立生物量到 1%紫杉醇生产制备,以利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豆杉资源,明年 6 月底将引进含量≥ %紫杉醇生产制备,并视生产规模和条件再申报 GMP 论证。 以人工红豆杉的树枝、树叶、树皮为原料,采用常规方法浸提萃取得 1%紫杉醇浸膏; 1%紫杉醇浸膏内含紫杉醇、紫杉素、巴苦丁、三尖杉宁碱, 10-碱去乙酰巴卡丁Ⅲ 15 ( 10- DABⅢ)、巴卡丁Ⅲ等,系抗癌有效成份,或合成紫杉醇、紫杉特的化学中间体。 用氧化法对紫杉醇浸膏伴生物三尖杉宁碱等杂质进行氧化,改变 杂质结构性质,提高伴生物之间的极性差别; 采用 Flash 中压正相色谱柱,以正已烷、乙酸乙酯为洗脱液,制得纯度 9598%的紫杉醇。 4 、使用 HPLC 方法 ,对 9598% 的紫杉醇再纯化到%的紫杉醇。 (三)进度安排 原料基地 ① 20xx 年已完成 120 亩种苗基地的建设和当年育苗所需种子的采集; ② 20xx 年冬完成 20xx 亩基地移栽定植;育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