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 地势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 如是缓坡,坡度不得大于25176。 ,以减少基建投入。 农牧结合是山区创办大型猪场,走生态养殖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 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 50吨。 这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如果无序乱排放,它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 一般一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 80 公顷土地才能消化掉粪便。 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粪便处理方式,国外的大型牧场也多采用集粪池存放粪尿,定期运送到田野里,当作农作物肥料。 交通便利对猪场极为重要。 一个万头猪场平均一天进出饲料约 20吨,每天运出商品猪 30头左右,肥料 28 4 吨,交通不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 此外,交通不便也影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 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一般要求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 1千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 缩短些。 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猪场需要用水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 万头猪场必须有一个质好、量多而无污染的可靠水源,一般一个万头猪场日用水量 150 吨~ 250 吨左右。 万头猪场有成套的机电设备,包括供水、保温、通风、饲料加工、清洁、消毒、冲洗等设备,加上职工生活用电,一个万头猪场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应有 70~ 100 千瓦。 猪场总占地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占地 ~ 4 平方米的要求,生产建筑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 ~ 1 平方 米的要求。 所以,一个年出栏 1 万头的规模猪场须占地面积约 公顷,生产建筑面积须 1 公顷( 10000平方米)左右。 规划方案。 猪场规划总面积为 公顷,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 饲养生产区是猪场 29 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厂、仓库等,占地面积 ( 6000 平方米)以上。 年出栏瘦肉型猪 万头,常年存栏 万头,年饲养量 万头。 、环保。 猪场的污染物主要是猪粪和 污水,主要采取堆积发酵消灭有害微生物后供应给附近农田、果园及渔塘作肥料,促进粮食、经济作物和渔业的发展;条件允许的可采取以三级发酵池作沉淀发酵处理,达到国家养鱼水质的排放标准。 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料道、粪道分开,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生活区建在生产区上风头,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母猪舍、哺乳母猪、仔猪舍、育肥猪舍。 育肥猪舍应靠近场区大门,以便于出栏。 兽医室及病猪隔离舍、解剖室、粪便场在生产区的最下风向低处。 饲料加工调制间在种猪舍与肥猪舍之间 , 猪舍的设计 设计原则 为降低建筑造价,同时考滤猪舍的通风、保温等指标,做到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 10 厘米),隔热性好; 圈舍方向为东西走向、背北向南,以利于采光;防疫卫 30 生。 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 倍,深度 15~ 20厘米。 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池等。 房舍结构 采用双坡式结构,外墙用预制水泥砖,房顶用预制石棉瓦,房宽 1012为米,每栋房长约 2030米,有栏 1020个舍位,房内栏舍采用小砖支砌,金属门,内过道 ,地面自然坡度 %。 栏舍结构 母猪栏 采用全金属单体栏,长 ,宽 米,高 1米。 公猪栏 长 米,宽 ,高 ,采用全金属 及水泥漏缝地板,栏面较大利于运动,对提高公猪性欲和精液品质很有好处。 公猪栏与母猪栏遥遥相对,利于刺激母猪发情,同时,公猪放出在母猪栏前后过道上运动,能及早地发现母猪发情,对于配种及提高受胎率在有好处。 分娩栏 采用全金属限位单体栏,单栏长 米,宽 2 米;母猪栏高 ,仔猪栏高。 分娩栏以两窝为一个单元, 31 增放电热保温箱 2个,可供两窝小猪保暖,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增加体重。 保育栏为全金属栏,长 ,宽 3米,高 ,全漏缝金属地板,款板下面是全空式的通道,内设自动饮水器,以两窝小猪为一个栏。 天热时金属漏缝地板很凉快,下面通道的风会徐吹上来,使小猪有一个清凉爽快的良好环境;寒冷季节。 为防冷风吹上来,最好在地板上加木块垫床来保温。 食槽的双面各有 5 个食槽供小猪自由采食。 生长栏 长 米,宽 2米。 高 米,采用金属 与水泥砖墙结合的形式。 水泥漏缝地板利于打扫 ,消毒,清洗,对防疫卫生有很大好处,但因冲冼后湿度较大.影响小猪睡觉,因此,在款边开百页窗刀,能使空气对流,地面就容易干爽,减少小猪拉痢。 育成 1栏和 2栏 长 ,宽 米。 其中自运动场面积为长 ,宽 米,结构与生长栏基本一样。 只不过在面积上大些,墙是开趟式的水泥砖墙结构,装有 6台工业用大风扇,亦可用降温喷雾器进行降温。 但在冬春阴天和梅雨天,寒风和牛毛细雨会吹入栏舍,不利仔猪生长,建议北面墙最好装上可以开头的玻璃窗。 32 猪栏坐北向南,利于冬夏凉,但由于南方的夏热时间长,高温高湿,因 而在猪栏内装上大型风扇,抽风机,降温喷雾器,在栏舍顶层设有隔热层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在冬春寒冷季节,也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安装上电热保暖板及红外线灯泡。 据我们的经验,在母猪产仔 1-- 3 于时,使用红外线灯泡,易于使仔猪的羊水烘干,活动加快, 3 天后,改用电热保暖板,仔猪只要 2-- 3 次调教,吃奶后会自动到电.热板箱内睡觉。 在猪栏内,每一隔猪栏都设有自动饮水器及自动双面饲箱。 仔猪在出生两天后,母猪栏的一侧就安上一个小食槽,让仔猪自由采食。 由于仔猪喜嘴啃脚扒,易造成浪费,因此应用电焊把槽固定,并省放勤添饲料。 保育 栏的小任双面食槽长,宽 米,高 米;生长育成栏的双面食箱长,宽。 高 ,高。 各面都设有 5个食位,猪粉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各种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选择及饲养管理 A、 选择、饲养和使用种公猪应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 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 ,种公猪的好坏,决定着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 一头公猪本交时可负担 33 25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一年可繁殖 500600头仔猪,如果采用人工授精,则可繁殖仔猪万头。 选择公猪应从以下几 个方面着手: 该种公猪是否来自健康的猪群而非疫区,必要时进行血清学检查,有无猪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萎缩性鼻炎和布氏杆菌病等,决不能从疫区购进种公猪。 必须具备本品种的体形和外貌特征,四肢尤其后肢强健有力、姿势端正、大腿丰满。 腹部既不下垂也不过分上收,乳头 7 对以上。 繁殖系统器官健全,睾丸大而明显,左右对称,摸时感到结实而不坚硬,禁选隐睾和单睾。 对其同胞的性状也要进行查证,如产仔数、断奶头数、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等。 至少要提前在配种前 60 天购进,以适应环 境,隔离观察。 B、 种公猪饲养管理 后备种公猪体重达 50kg 左右逐渐显示出雄性特征,此后要与后备母猪分开饲养。 34 后备种公猪要饲喂配合饲料并适当添加鱼粉等动物性饲料,要特别注意青饲料和矿物质的补充。 如后备公猪在50120kg阶段,其饲料中的钙、磷和有效磷的需要量比生长肥育猪高 个百分点。 注意切勿将公猪饲养过肥,种公猪过肥则性欲减退,母猪受胎成绩不良。 配种公猪对营养水平的要求比妊娠母猪要高,蛋白质和各种必需氨基酸、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不足,会延缓性成熟、降低种公猪的 精液量、精液浓度和精子数,降低性欲和精液质量,以至降低种公猪的繁殖力。 现将美国国家委员会 1998年公布的 配种公猪日粮和每日营养需要量列表如下: 35 种公猪的日粮要以精料为主,中等体重的成年种公猪日喂风干料量 2kg左右,以保持种公猪的体况不肥不瘦,精力旺盛为原则。 在严寒的冬季饲喂量要增加 1020%,配种旺季日粮中应搭 配鱼粉、鸡蛋、牛羊奶等动物性饲料以提高性欲和精液质量。 饲喂方法一般采取每日早晚各喂一次。 C、 公猪使用及注意事项 种公猪要求体躯和四肢坚实、体姿雄健,因此,育成公猪不仅要在运动场放养,每天还必须施行驱赶运动,以锻炼其四肢,要妥善为种公猪安排饲喂、饮水、运动、休息、配种或采精、洗刷等活动日程且不要轻易变动,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出生后 8 个月、体重达 130150kg 左右的种公猪才可使用。 种公猪交配过早会抑制其发育,不但不能生产出性能优良的仔猪,本身也会早衰, 3 年就得淘汰。 在使用初 期,交配次数不宜过多,使用过度是得不偿失的,要随月龄的增加而增加交配次数,下表所列的配种头数可供参考: 36 1 岁以内的青年公猪每日只可配种一次,每周最多 5 次成年公猪每日可配两次,每周最多 10次。 配种或采精宜在早晚饲喂前进行,日配两次时应早晚各一次,间隔 810 小时以上。 配种 后 不要立即饮水、洗浴和饲喂。 夏季天热时,公 猪体力消耗显著,受胎率下降,因而在酷热的夏季要做到猪舍通风良好,常给公猪洗澡,并注意预防睾丸炎,尤其在育成公猪过第一个夏天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造成公猪突然无精或死精的常见原因有:环境气温过高,睾丸炎,使用过度,饲养水平过低,营养不全等。 因此在配种季节要注意精液品质的检查,根据精液品质及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次数。 发生无精或死精时还可采用丙酸睾丸素进行治疗。 要特别注意做好交配记录,做到谱系清晰,防止近亲繁殖 A、 后备母猪选育 37 种母猪必须具备生产足量 的健康仔猪并能全部哺乳存活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择和培育理想体形的种猪:留作后备母猪的仔猪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全部都能用,需要定向选育,首先是要培育出中等肥瘦的体形,所谓中等肥瘦,其测量方法是以体长(两耳之间上额中突起至尾根部的背线)和胸围(肘后部用绳绕胸围拉紧的长度)两者相比,中型品种母猪理想的体长和胸围之比为 10: ,大型品种母猪理想的体长和胸围之比为 10:。 如果两者无差别或胸围大于体长,即表示过肥,不适于作繁殖用。 合理饲养使 其营养丰富、体躯紧凑、后躯丰圆、充满活力的健康的长方形体态尤为理想。 二、饲料要定量:猪是只知吃睡的家畜,不定量饲喂就容易过肥。 后备母猪体重达 80kg 后要离开肥猪群,按种猪方法定量饲养以控制其发育,喂以含纤维素较多的配合饲料,限制饲喂高热能的饲料,到 8 月龄配种期间,日增重要控制在450500克。 饲料量的多少,以从给食到离槽的采食量为一次定量,日粮为这个数的三倍,采食量同猪的活体重之比,按风干配合饲料量计算:大约仔猪为 %,育成猪为%,成年猪为 %,或采取限时自由 采食方法,自由饮水。 饲喂时应根据个体情况酌情加减饲料量。 38 三、适当的运动和调教:阳光与猪的发育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给予后备母猪一定量的舍外运动,不仅使躯干发达、四肢结实,也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照射,对种猪的健康十分重要。 实践证明不愿接近饲养员的猪发育缓慢,易流产和发生难产,分娩后也常有咬死、压死仔猪现象,因此从育成阶段就应适当调教后备猪,掌握猪只的个性,温和的呼叫、轻轻地抚摸。 猪体最敏感的部位是耳根部和下腹部,接触这些部位容易进行调教。 四、后备母猪对某些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量比生长肥育猪要高一些, 如后备母猪在 50120kg 阶段,对钙、磷和有效磷的需要量比生长肥育猪要高。 五、当后备母猪大于 140 日龄,体重大于 95kg 时,应将性欲高且口中有沫的公猪(必须喂饱)赶入后备母猪栏内(每次 15分钟)进行充分接触试情,以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性率。 六、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的条件: 1)大于 190 日龄; 2)体重 120~130kg; 3)背膘厚应在 16~18mm; 4)第二个发情期,5)是否处于生产流程的最佳阶段。 B、 母猪配种与选配 一、选配 39 所谓选配就是根据公母猪以前后代生产记录、本身 生产记录或其父母及祖先生产记录(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能力、产仔率、是否有隐性遗传基因等),对交配的公猪和母猪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便在其后代中得到最佳的配合力,使其后代在生产实际中能够体现最佳的生产能力(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能力、产仔率等),从而可以利用有限的种猪资源提高生产。 二、母猪适时配种 所谓适时配种,就是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和排卵规律,及时交配或输精,使精子与 卵子在生活力最旺盛的时候相遇,达到受胎的目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