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人生,成就梦想:创业教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句话:听说过捕龙虾致富的,没听说过捕鲸致富的。 之后,他又将‚龙虾理论‛发扬光大,如法炮制到淘宝与阿里妈妈的身上。 很明显,他又开始撒网‚捕虾‛了。 理解了马云的这种逻辑,也就不难理解阿里妈妈的‚二八原则‛了。 从全球范围来看,网络广告投放始终遵循‚二八原则‛。 在中国,最受广告主欢迎的就是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与徐静蕾这种明星博客,也就是‚ 二八现象‛中的‚二‛。 阿里妈妈的出世就是为了挖掘‚二八原则‛中的‚八‛,解决大部分的市场问题,即小类群体间广告互通的问题。 阿里妈妈打通了产业链的上下游,令渠道更加畅通。 它根据庞大的市场需求建立了一个整合平台,通过平台提供的机会,将潜在的需求转换为现实的交易。 在早期,阿里妈妈提供的支付宝中介、自订价格、自由买卖等服务令个人站长蜂拥而至,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便汇聚了数万家个人网站,为后期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而这些现象深层次的原 因,是马云对团队精神的重视,还有对个人站长群的重视。 如今,阿里妈妈论坛的每日发帖量已经超过了 5000 帖,在中国,即使最火的站长论坛,每日的帖数也不到 2 万帖,先不说商业运作,单就阿里妈妈论坛那种服务到底的精神,就很值得许多网络企业好好学习。 但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阿里妈妈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遭到竞争者的猛烈攻击。 由于竞争者始终依靠关键词广告,不过,因为搜索结果页面空间的限制,他们的利益还是要依赖于自身的联盟站点。 但是阿里妈妈却打破了这种传统广告联盟体系的权力结构,它正是要在这样的体系里领导‚穷人‛ (个人站长 )起来‚闹革命‛。 由于网 络广告市场伴随着精准的要求稳定前行,任何一点技术上的进步也许都会给整个市场局面带来巨大的调整,这让竞争者非常不满,想尽一切办法‚扼杀‛阿里妈妈。 第一部分 第 14节:马云创业 18招 (3) ‚既来之,则安之‛,阿里妈妈不但一心一意地进军广告领域,而且还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而‚广告聚合体‛这种概念,也让网络广告市场首次形成了买家与卖家共同分享的‚欢乐大结局‛。 阿里妈妈凭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广告‛这一设想,在网络广告界及整个广告市场上掀起了惊天巨澜。 在马云的办公室里,高高悬挂着金庸先生 的亲笔题词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细细研磨马云的成功轨迹,这个题词切中要害,这也正是马云步步成功的秘诀。 马云认为自己必须成功才能证明一切,他是个彻底的行动主义者。 因为如果自己不用成功来证明,无论怎么说或者如何策划,别人都无法相信,那么就只有成功。 面对未来,马云豪气万丈。 中国互联网从广告市场的争夺到短信息市场的争夺,再到网络游戏市场的争夺,他相信很快就要进入对电子商务市场的争夺。 一直以来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客户和原厂商创造新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引发更大规模化的企业活动。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格局将发生巨变,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人群正在形成主流,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 作为网商的代言人,阿里巴巴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 第一部分 第 15节:马云创业 18招 (4) :成功创业的‚第一资本‛ 创业是最容易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前提是创业者必须拥有足够的创业胆量。 对此,马云多次在青年创业论坛上发表演讲,强调敢想敢干的创业胆量的重要性。 创业不仅需要商业眼光,而且更需要敢想敢干的创业胆量。 因此,胆量决定一个创业者 成功与否。 1995 年 4 月,马云辞掉了教师的工作,拿着借来的 20xx 美元启动资金,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 —— 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同年中国黄页上线。 在 1995 年和 1996 年之交,杭州电信模仿马云,也做了一个中国黄页。 因为竞争问题,马云于 1996 年 3 月和杭州电信合并。 1997 年,马云持有中国黄页 21%的股份,放弃了这个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 接下来马云带着 5 个兄弟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苦干了 15 个月,由于股权问题,马云再一次选择了放弃。 1999 年 2 月 21 日,阿里巴巴在马云的家中成立。 ‚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 我们的 B2B 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 !‛马云掏出身上的钱往桌上一放,‚启动资金必须是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可能性极大。 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 但是,即使是拳王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现在,你们每个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 ‛这就是马云的战前动员。 从 1999 年到 20xx 年阿里巴巴的成长过程,看似顺利,其实坎坷无比。 这一次,马云已经确定了自己要做‚鸡头‛的 雄心,他需要的是追随者和执行者,但是从中国黄页开始跟着马云的合作伙伴因为意见相左,而离开了团队。 20xx 年美国纳斯达克崩盘,网络泡沫破灭,阿里巴巴又一次遇到了空前的危机…… 20xx 年 12 月,阿里巴巴当月冲破收支平衡线,赢利达几万美元。 阿里巴巴注册商人会员突破 100 万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 20xx 年 5 月,提前实现当月每日收入 100 万元人民币目标。 阿里巴巴成功了。 4 年之内连续两次放弃,这是一种敢想敢干的创业胆量,就像马云最开始选择离开那个神圣的教师岗位一样。 然而胆量和雄心总 是成正比的,就如同陈胜、吴广当年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样,如果没有当王侯将相的雄心,又何来揭竿而起的胆量 ?从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这个概念开始,创业的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接下来就有了两次揭竿而起,正是这份雄心支撑着他连续两次的放弃,让他成为了领军的人物。 马云是电子商务方面的权威人士,同时也是成功学方面的专家。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创业论坛上,马云询问了几个想创业的人对于他们的未来有没有打算,预想一下自己能在几年内达到自己所设定的成果。 以此为青年人讲述该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 妨碍青年成功的因素为 无目标,无胆量,无毅力,无责任感。 成功需要胆量和气魄,就像他当初创建阿里巴巴一样,能创造阿里巴巴这个大集团就是目标加胆量加毅力。 第一部分 第 16节:马云创业 18招 (5) 事实上,创业仅仅只有智慧是永远不够的。 而现代社会里,教育的发达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让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眼光‛,但胆量却绝非是人人都能具有的。 从这层意义上说,智慧,只是胆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确实,马云如果没有敢想敢干的创业胆量,那么马云不可能拥有今天的成就。 在创业者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有敢想敢干的胆量。 确实,成功 需要敢想敢干,要有突破现状的勇气。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展都常出现这样一个规律:在初期往往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改造能力,但是当工作一旦上手了,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时,就很容易有抗拒心理,反对任何改变,即使自己也有试图改革与创新的想法,但怕麻烦,怕失去原有优势而不想改变。 创业,最需要的就是胆量与勇气。 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要有梦想,你还要有胆量、毫不妥协的信念和实现梦想的决心和行动,才会赢,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马云的成功是中国诸多创业者比较成功的一个,究其原因就是胆量让马云发现了自己经营企业的潜力 ,而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则无疑彰显了他非凡的胆量和超人的能力。 创业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难就难在很多人只有创业的想法,而没有敢想敢干的创业胆量。 事实上,创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比如创业环境、投资政策、创业时机、好项目有限、启动资金筹集难等,这些都是理由。 数据显示,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国内的创业环境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不能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呢 ?创业环境、投资政策等因素绝对不是有创业冲动的人不去实现梦想的关键因素,最重要的理由只有一个 :没有敢想敢干的创业胆量。 创业的成功之道是:一胆,二力,三功夫。 即第一是胆量,第二是力量,第三才是功夫。 这是创业时期的方法排序。 创业环境再好,也是有一定的风险,有多少人能够战胜自己对稳定的渴求而去冒险呢 ?可是,不冒险,便没有创业的成功,也就享受不到创业成功的快感。 从马云的创业历程可以看出,胆量其实是成功创业的‚第一资本‛。 因此,没有超人的胆识,就没有超凡的事业。 创业要求有志者具备超人的胆识,勇于承担多数人望而却步的风险。 如果没有创业的胆量,那就最好不要创业。 第一部分 第 17节 :马云创业 18招 (6) 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梦想,这很重要。 你没有梦的话,为做而做,别人让你做是做不好的。 第二要有毅力,没有毅力也做不好。 1995 年,马云开始创办黄页,然后又开始创业做阿里巴巴,他觉得自己反正已经倒霉,这个不成,那个也不成,那么再做 10 年倒霉也无所谓了,毅力很重要。 所谓的毅力就是你期望的可能是失败,你不要寄希望于自己成功,这个可能跟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他经常提醒自己这句话,就是他创业是为了经历,而不是为了结果。 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 给自己一个梦想。 1995 年马云偶然有一次机会到了美国,然后他看见了、发现了互联网。 他不是一个技术人才,他对技术几乎不懂,到目前为止,他对电脑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到现在为止他还搞不清楚该怎么样在电脑上用U 盘。 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中的梦 —— 到底梦想干什么。 马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把石头不停地往山上滚。 不过,西西弗斯滚动的是石块,而马云追逐的是自己的梦想。 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追逐自己的梦想,是他一生的宿命。 他一旦被理想所包围,就没有任何困难能 够阻拦他。 马云作为杭州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被留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 一个本科生能够留在大学任教,在许多人眼里,这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在 20 世纪 90 年代,能够有一份大学教师的工作,绝对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这要看在谁眼里了。 在追逐梦想的人眼里,还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追逐梦想呢。 小小的校园是锁不住那颗向往更高天空的心的。 马云开始琢磨着办了个海博翻译社,这应该是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机构,也是马云的第一个梦想,他觉得这件事情挺好的,这个翻译社是有前景的,可以成为杭州最大甚至是浙江最大的一个翻译 社。 但是,一个翻译社远远不能满足一个追梦者的梦想,但是正是这家小小的海博翻译社锻炼了马云的经商能力,也让马云的梦想变得更大,眼界变得更高。 第一部分 第 18节:马云创业 18招 (7) 20 世纪 90 年代,正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讲话,这是一系列对于中国的改革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讲话‛。 于是,在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地上,一大批‚追梦者‛开始了追寻梦想的征程。 此刻,马云的内心深处也 是心潮汹涌,热血澎湃。 一个理想主义者,正在被自己心中的梦想激励得热血高涨。 但是,马云在事业上已经是一帆风顺,小有成就。 刚过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还是学校驻外办事处的主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但是,马云还是怀着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心情,坚定地走进了校长的办公室,递上了自己的辞职信。 校长十分惊讶,在吃惊之余进行了挽留,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他对马云留下了一条后路:‚你什么时候想要回来,这里永远都欢迎你。 ‛马云也对校长的一片深情表示感谢:‚我要回来那也是 10 年之后的事情了。 ‛就这样,追逐心中梦想的马云,放弃了在学校中所有的 地位、身份和良好的待遇,毅然决然告别了朝夕相伴 6年的校园,踏上了追逐梦想的征途。 当时马云已经 30 岁了,他就是要去做一家公司,不管做什么公司,只要有一个行业他就会跳下去。 就这样,在梦想的呼唤下,教师队伍中少了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中国却多了一个杰出的商人,多了一个世界级的网络公司。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30 岁正是而立之年。 对于今天许许多多在路上奋斗的创业者来说,这个年龄有一种‚界线‛的意义。 在这条界线的两边,有人向左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有人向右走,追求稳定但平淡的生活。 创业的过程,其实就是‚追逐 梦想‛的过程。 今天,‚创业教父‛ 马云不停地追逐着自己一个又一个梦想,我们的创业者还在等待什么。 拿出你的勇气,开始追梦吧。 创业是追寻自己梦想的征途。 但是,只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有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能力。 第一部分 第 19节:马云创业 18招 (8) 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 马云的确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见过马云或者在电视上看过马云的人,都会被马云的激情所感染。 事实上,马云也正是因为激情才获得极大的成功。 正是由于激情,马云挥手与 6年的教师生涯告别,投身商海。 正是由于激情,在阿里巴巴还是‚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时候,马云就宣称要做一家 80 年的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的前 10 名。 后来,马云更是‚激情四溢‛地宣称: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