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xx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温州近代化进程 :①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城市之一 ,遭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 ②城市建设出现西方化色彩。 ③对外联系方便④商品经济发达 ,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⑤文化上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一些新鲜事物传入。 (每要点 2 分 ,任答其中 4 点即可给 8 分 ) (3)认识 :近代通商口岸的开辟一方面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和掠夺 ,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困化。 (2 分 )另一方面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文明 ,西方列强的侵略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促进了通商口岸地区城市发展 (近代化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 分 ) 23. (1)兴办实业的热潮 (或 :实业救国的热潮 )(1 分 )。 特点①“先天不足”如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 (或 :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1 分 )。 ②“后天畸形”如 :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地区分布不均 衡。 多投资轻工业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产业结构不完整 ,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 分 )。 (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一战期间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给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时机。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爱国心的驱使等。 (3 分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 (3)不能 (1 分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 (1 分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三座大山的压迫 ),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分 )。 (4)接受社会主义 改造 ,进行公私合营 ,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1 分 ) 浙江省 20xx 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 2 选择题( 共 23 小题,共 0 分) 1. ( 20xx年 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 18题)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 “ 附庸风雅 ” 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 —— 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 “ 市民文化 ” 形态的是 ① 《清明上河图》 ② 程朱理学 ③ 元曲 ④ 小说 ⑤ 汉赋 A. ①③⑤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①③④ 2. ( 20xx 年 3 月嘉兴市一模 17 题)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 “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 A. 一种角色的行当 B. 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 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 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3. ( 20xx 年 12 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 4 题)中国古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成就都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 ) A.战国时期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 ( 20xx 年 10 月浙江温州十校高三联考 5 题)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图 2 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图 2 5. ( 20xx 年 12 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 2 题)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 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6. ( 20xx 年 12 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 3 题)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②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③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要形式之一;④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 水画的灵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 ( 20xx 年 1 月宁波市高三调研 6 题) 右 图为讲史话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 ( 元刊本 ) 书影,对此解读不准 确的是 ( ) A.书影中的字体是真书 B.采用铜活字印制而成 C.话本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 D.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 8. ( 20xx 年 1 月杭州市质检 3 题)唐代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干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挥毫落纸如云烟”。 下列作品最能体现其书法特点的是 ( ) A.《丧乱帖》 B.《肚痛帖》 C.《汉 汲黯传》 D.《玄秘塔碑》 9. (浙江省 20xx 届高考考试样卷 12 题)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按下列书体代表作品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10. ( 20xx 年 4 月衡州市质检 15 题) 右图是一幅“针路”示意图。 “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 据此,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 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 11. ( 20xx 年 5 月浙江五校联考 13 题)以下两幅图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神元素。 这种画风开始出现于( ) A.魏晋南北朝 B.唐代 C.宋元 D.明清 12. ( 20xx 年 1 月浙江金丽衢联考 6 题) 某书云:中国的“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 三大发明( ) A. 对西方科技 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 根本性的 变革 C.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13. ( 20xx 年 11 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 8 题) 元代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 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北曲 B.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C.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勾栏” D.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但却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排斥 14. ( 20xx 年宁波八校联考 3 题)右图为唐朝画家阎 立本的画作《步辇图》,这是当时民族融合的真实写照,其描绘的场景是( ) A.唐太宗被奉为“天可汗”,四方来贺 B.东突厥首领朝见唐太宗 C.吐蕃派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 D.唐高宗巡视安西都护府 15. (浙江省 20xx 届高考考试样卷 14 题) 竺可桢 说: “ 自来我国学 子之能谈科学者,稀如凤毛麟角,而在当时( 11 世纪)能以近世之科学精神治科学者则 更少 ”。 11 世纪 “ 潜心研究科学,为中国学术增光 ” ,在其著作中记录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的科学家是 A.葛洪 B.沈括 C.宋 应星 D.徐光启 16. ( 20xx 年 4 月宁波二模 13 题) 下列图 10 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科技著作。 这一著作是 ( ) A.《吕氏春秋》 B.《梦溪笔谈》 C.《农书》 D.《天工开物》 17. ( 20xx 年 2 月温州一模 13 题)下列关于中国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逐渐成熟 B.按题材可分为山水、花鸟、文人画 C.表现技法可分为工笔与写实 D.山水画是其精粹,不太讲究布局 18. ( 20xx 年 12 月 温州五校高三联考 21 题) 20xx 年 7 月 30 日至 10 月 7 日,北京中华世纪艺术馆举办了“秦汉 罗马文明展”,下图是展品“东汉书信纸”。 它原衬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 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 以上介绍和以下图片说明东汉时( ) A.造纸技术有了一定进步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19. ( 20xx 年 11 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 7 题)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 20. ( 20xx 年 1 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 7 题) 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 ) 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 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21. ( 20xx 年 4 月杭州质检 13 题)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22. ( 20xx 年 4 月宁波二模 15 题) 清朝雍正帝维持和发展了康熙开创的盛世局面。 下列史实中,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是 ( ) A.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 B.短暂开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C.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发明 D.设立军机处,授予决策大权 23. ( 20xx 年 4 月嘉兴二模 14 题)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下列关于苏轼在 “词 ”领域贡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他以 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 B.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C.其词清新俊逸,意境丰富,开豪放词派之先河 D.其代表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具有浪漫色彩,至今广为流传 浙江省 20xx 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 2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D 解析:题目中指明了信息 “市民信息 ”,而且是 “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 ”。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曲和明清的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对文化日益增强的需求。 2.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传统戏曲中扮演兵卒、夫役等群众角色的统称。 由于所穿均是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 一般以四人为一堂。 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 】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京剧发展历史的理解。 龙套:又称文堂、流行或特约演员,是京剧(台 湾称国剧或 平剧 )的术语,指扮演随从等的配角。 龙套演员是由四个人组成一个单位(称为堂),一般舞台上多用一堂或两堂,扮演剧中的侍从或兵卒,负责助威呐喊或 烘托 声势,用以表示人马众多,是一种以少见多的表演形式。 之所以会称 “龙套 ”,则是因为 戏服 上往往绣有 龙纹 之故。 龙套演员必须要熟悉自己在舞台上的站位,以及各种常用的固定队形变化,另外也需熟悉各种齐唱 的曲牌。 由于龙套的功用主要是为了陪衬主角或应故事发展之用,因此如果替人帮衬、打杂或跑腿,做些 无关紧要的工作或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时,一般便称这为 “跑龙套 ”。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3. C 解析: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北宋、火药应用战争是在唐末宋初,活字印刷术发明是在北宋。 4. B 解析:本 题较简单,从 “车 ”字形体演进可知应是逐渐简约化。 根据所学可知,汉字的形体从甲骨文到小篆、再从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演变的总趋势是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由繁趋简。 5. A 解析:本题考查了《诗经》有关知识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其中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 《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也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及黑暗腐败现象的忧虑与不满情绪。 《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 要是歌颂祖先和当权者功德。 题中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大意是:《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 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 项。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