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操作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孔中挤出。 仔细用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擦净孔口挤出的试样,并注意保持孔中充满试样。 4 从水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仔细地擦去瓶外的水分或粘附的试样(注意不得再揩孔口)后,称其质量( m3) ,准确至 1mg。 粘稠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1 按本规程 方法准备沥青试样,沥青的加热温度不高于估计软化点以上 100℃ (石油沥青)或50℃ (煤沥青),仔细注 入比重瓶中,约至 2/3 高度。 注意勿使试样粘附瓶口或上方瓶壁,并防止混入气泡。 2 取出盛有试样的比重瓶,移入干燥器中,在室温下冷却不少于 1h,连同瓶塞称其质量( m4),准确至 1mg。 3 从水槽中取出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将蒸馏水注入比重瓶,再放入烧杯中(瓶塞也放进烧杯中),然后把烧杯放回已达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从烧杯中的水温达到规定温度时起算保温 30min 后,使比重瓶中气泡上升到水面,用细针挑除。 保温至水的体积不再变化为止。 待确认比重瓶已经恒温且无气泡后,再用保温在规定温度水中的瓶塞塞紧,使多余的水从 塞孔中溢出,此时应注意不得带入气泡。 4 保温 30min 后,取出比重瓶,按前述方法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 (m5),准确至 1mg。 固体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1 试验前,如试样表面潮湿,可用干燥、清洁的空气吹干,或置 50℃烘干箱烘干。 2 将 50g~ 100g 试样打碎,过 及 筛。 取 ~ 的粉碎试样不少于 5g 放入清洁、干燥的比重瓶中,塞紧瓶塞后称其质量( m6),准确至 1mg。 3 取下瓶塞,将恒温水槽内烧杯中的蒸馏水注入比重瓶,水面高于试样约 10mm,同时加入几滴表面活性剂溶液(如 1%洗衣粉、洗涤灵),并摇动比重瓶使大部分试样沉入水底,必须使试样颗粒表面上附气泡逸出。 注意,摇动时勿使试样摇出瓶外。 4 取下瓶塞,将盛有试样和蒸馏水的比重瓶置真空干燥箱(器)中抽真空,逐渐达到真空度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5 98kPa(735mmHg)不少于 15min。 如比重瓶试样表面仍有气泡,可再加几滴表面活性剂溶液,摇动后再抽真空。 必要时,可反复几次操作,直至无气泡为止。 注:抽真空不宜过快,防止样品带出比重瓶。 5 将保温烧杯中的蒸馏水再注入比重瓶中至满,轻轻的塞好瓶塞,再将带塞的比重 瓶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塞紧瓶塞。 6 将有比重瓶的盛水烧杯再置恒温水槽(试验温度177。 ℃ )中保持至少 30min 后,取出比重瓶,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 m7),准确至 1mg。 计算 1 试验温度下 液体沥青试样的密度或相对密度按式( )及( )计算。 ρ b = 179。 ρ w ( ) γ b = ( ) 式中:ρ b—— 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密度, g/cm3; γ b—— 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相对密度; m1—— 比重瓶质量, g; m2—— 比重瓶与盛满水时的合计质量, g; m3—— 比重瓶与盛满试样时的合计质量, g; ρ W—— 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 15℃ 水的密度为 10g/cm3, 25℃ 水的密度为。 2 试验温度下粘稠沥青试样的密度或相对密度按式( )及( )计算。 ρ b= 179。 ρ w ( ) γ b= ( ) 式中: m4—— 比重瓶与沥试样合计质量, g; m5—— 比重瓶与试样和水合计质量, g; 3 试验温度下固体沥青试样的密度或相对密度按式( )及( )计算 ρ b= 179。 ρ w ( ) γ b= ( ) 式中: m6—— 比重瓶与沥青试样合计质量, g; m7—— 比重瓶与试样和水合计质量, g。 报告 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的精密度要求时,以平均值作为沥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6 青的密度试验结果,并准确至 3 位小数,试验报告应注明试验温度。 精密度或允许差 1 对粘稠石油沥青及液体沥青,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2 对固体沥青,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3 相对密度的精密度要求与密度相同(无单位)。 沥青针入度试验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 25℃,荷重 100g,贯入时间 5s,以 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针入度指数 PI 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 15℃、 25℃、 30℃等 3 个或 3 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 30℃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 5℃代替。 当量软化点 T800是相当于 沥青针入度为 800 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脆点 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 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仪具与材料 1 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 的仪器均可使用。 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 50g177。 ,另附 50g177。 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 100g177。 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 针连杆易于装拆。 以便检查其质量。 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 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用位移计测 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为提高测试精密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 2 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 HRC54~ 60,表面粗糙度 m~ m,针及针杆总质量 177。 ,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其尺寸及形状如图。 3 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 小盛样皿的内径 55mm,深 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 200);大盛样皿内径 70mm,深 45mm(适用于针入度 200~ 350);对针入度大于 350 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 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 125mL。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7 图 针入度标准针(单位: mm) 4 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 10L,控温的准确度为 ℃。 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得少于 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 50mm 处。 5 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 1L,深度不少于 80mm。 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 温度计: 0℃ ~ 50℃,分度为 ℃。 7 秒表:分度。 8 盛样皿盖 :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 溶剂:三氯乙烯等。 10 其它: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方法与步骤 准备工作 1 按本章沥青试样准备方法准备试样。 2 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 25℃,或 15℃、 30℃( 5℃)„„等,保持稳定。 3 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 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 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 15℃ ~ 30℃室温中冷却 1h~ (小盛样皿)、 ~ 2h(大盛样皿)或 2h~ (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177。 ℃的恒温水槽中 1h~ (小盛样皿)、 ~ 2h(大试样皿)或2h~ (特殊盛样皿)。 4 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擦。 用三氯乙烯或其它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拭干。 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紧。 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试验步骤 1 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177。 ℃(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 10mm。 2 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入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3 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 5s 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注:当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 5s 时自动停止。 4 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 ( )。 5 同一试 样平行试验至少 3 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 10mm。 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 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6 测定针入度大于 200 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 3 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 3 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7 测定针入度指数 PI 时,按同样的方法在 15℃、 25℃、 30℃(或 5℃) 3 个或 3 个以上(必要时增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8 加 10℃、 20℃等)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 沥青的针入度,但用于 仲 裁试验的温度条件应为 5 个。 计算 根据测试结果可按以下方法计算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 诺模图法 将 3 个或 3 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绘于图 2 的针入度温度关系诺模图中,按最小二乘法法则绘制回归直线,将直线向两端延长,分别与针入度为 800 及 的水平线相交,交点的温度即为当量软化点 T800 和当量脆点。 以图中 O 点为原点,绘制回归直线的平行线,与 PI 线相交,读取交点处的 PI 值即为该沥青的针入度指数。 此法不能检验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直线 回归的相关系数,仅供快速草算时使用。 公式计算法 1 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 y=lgP,x=T,按式( )的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 y=a+bx 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 A1gpen。 lgP=K+A1gpen179。 T ( ) 式中: T—— 不同试验温度,相应温度下的针入度为 P; K—— 回归方程的常数项 a。 A1gpen—— 为回归方程系数 b。 图 确定道路沥青 PI、 T800、 的针入度温度关系诺模图 按式( )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验,直线回归相关系灵敏 R 不得小于 (置信度 95%),否则,试验无效。 2 按式( )确定沥青的针入度指数 PI,并记为 PI1gpen。 PI1gpen= () 3 按式( )确定 沥青的当量软化点 T800。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网友 ( 洪枫 ) 倾情为您奉献, : 332985688,个人主页 19 T800= = () 4 按式( )确定沥青的当量脆点。 = = () 5 按式( )计算沥青的塑性温度范围△ T。 △ T= = () 报告 1 应报告标准温度( 25℃)时的针入度 T25。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操作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