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xx钢铁物流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计算,每年为 古新上缴利税近 亿元。 项目建设可解决项目周边人员的就业机会,是 古新 “领跑三圈”的经济格局重要支柱。  行业:本 项目的建成将带动地方公路运输业、餐饮宾馆、休闲娱乐、商场超市、邮政储蓄、医疗卫生、汽车修理、公共交通、学校等十多个行业,配套产业迅猛发展,推动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 就业:项目一期解决当地就业人员 2500 名,整个项目预计将为当地解决 8000 个就业岗位。 项目整合公铁水航枢纽资源,为成都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500亿元作出贡献。 27 XXXXX 钢铁物流基地力争到 2020 年初步建成西部地区的区域钢材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结点。 为成都物流业增加贸易额 500亿元,年均增长 18%以上的经济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可以看出,规划建设 XXXXX 物流项目,对钢材商贸企业来说,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而且使企业提升了竞争力,提供了长足发展的空间;对政府来说,方便了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本项目的建成将带来众多的就业岗位,对全域成都经济发展与成都城乡一体会的推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市场分析 . 1 国内钢材市场的现状 . 1. 1 我国钢铁生产与流通概况 我国钢铁生产企业众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钢铁企业7561 家,其中,冶炼企业(炼铁、炼钢、铁合 金冶炼) 2691 家;钢材加工企业 4870 家。 当前我国的钢材流通主要方式仍然是直供和分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2020 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向终端用户直供 10210 万吨,占销售总量的 %,分销 14024 万 28 吨,占销售总量的 %,直供和分销占总销售量的 %。 . 1. 2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我国的钢铁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传统的钢材市场注重于向现代钢铁物流发展转型;二是政府和相关企业注重钢铁物流园区的扶持和建设;三是注重第三 方钢铁物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四是注重钢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使钢铁物流向电子商务时代全面迈进。 同时,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渐显规模 我国现有 300 余家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中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  钢铁物流园区不断涌现 钢铁物流园区可以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轻环境压力,提高钢铁经营的规模效益,满足货物联运发展的需要。 钢铁物流园区依据业态大致有三种类型:  传统的钢铁交易市场通过设施升级改造以及钢铁贸易商的重新整合,转型的 钢铁物流交易市场。 例如:公司项目考察组考察的 29 上海 松江钢材市场,该市场是一个集贸易、物资仓储、加工、经销、物流本着、水路、公路、铁路、自备码头、运输于一体的专业性大型钢材现货市场。 该市场的优势在于市场能提供优质、体贴、周到的服务,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工商、银行、税务、市场成立的担保公司等相关单位“一条龙”配套服务,可为入驻企业提供抵 (质 )押贷款。 市场设有幼儿园、宾馆、酒店大型停车场、蓝球场等相关配套的教育、娱乐、休闲设施等。 但该市场依然存在布局简单情况,例如市场集商住于一体,市场交通布局、交通管理,市场容貌混乱 ,给市场统一管理带来较大影响。  钢铁贸易企业为实现生产和流通的有效衔接而投资建设的物流港,例如,项目考察组考察的江苏惠龙港,该市场具备五大功能:一是具有长江中上游钢厂粗钢出口、国外特钢进口的退税、保税功能;二是具有中外钢企在华东地区的钢材分销功能;三是具有长江中上游钢厂原料进口、成材转运的集散功能;四是具有国内钢材远期合约和网上钢材现货电子交易的交收功能;五是具有国内外钢铁期货的交割功能。 该市场主要依托港口物流为依托,与内陆传统钢材物流中心有很大区别。  钢材流通协会为实现专业化、现代化管理而投资建设钢铁物流 园 30 区。 例如:项目考察组考察的广东欧浦钢材市场,该市场拥有欧浦(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及欧浦钢网两大业务实体,该中心拥有 150 万吨全国最大的钢铁仓储物流区及遥遥领先国内同行、年加工能力达 280 万吨的大型钢铁加工中心,以及海关公共保税仓、欧浦商务大厦、华南海鲜酒楼等物流商务配套。 欧浦钢网由欧浦公司投资数千万元自主开发,为全国首家通过网络实现钢铁现货买卖的公共交易平台,拥有电子合同交易、网上现货交易、钢贸商机服务三大网络服务及大型仓储、剪切加工、运输配送、金融质押、公共保税五大实体配套。 综上所述, XXXXX 钢铁 物流中心将借鉴上述多家国内知名钢材物流基地之运营精华,融会贯通,因地制宜为本项目所用,结合成都钢材需求格局,从实际出发,建设并经营符合四川地区的钢铁物流中心。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钢铁物流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各自为战和无序竞争并存,尚未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体系。 钢铁物流行业经营模式思路不清,缺乏行业规范。 基础配套设施等硬件条件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31 物流系统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还 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 钢材物流园区成为强劲趋势。 钢铁物流园区通过对钢铁物流的统一规划,多元化服务手段等优势,使生产成本、物流成本,原料成本降到最低,成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钢铁物流园区的定位功能主要有钢材交易、仓储、剪切加工、配送运输、物流金融、信息处理、保税物流、中转分拨等八大功能。 . 1 交易方面: 全方位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选货、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实现钢铁交易的业态升级。 . 2 仓储方面 :将传统仓库向现代钢铁物流仓储中心转变 ,对出入库的钢材进行“信息化、条码化”管理,建立数字式立体仓库。 . 3 剪切加工方面: 大力吸引钢材深加工企业落户园区,将园区的剪切加工能力从单一化向一条龙物流服务发展。 . 4 配送运输方面: 物流园区将运输企业结成联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统筹安排,利用海运、河运、铁路和公路运输来提供低成本的综合货运方案,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 32 . 5 物流金融方面 : 物流园区应具备使园区企业能够存款、贷款、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功能,帮助解决园区内中小企 业融资难的问题。 . 6 钢铁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建设要注重钢铁物流核心业务流程的规划和设计、与相关信息系统的对接和交换、以及不同层次客户对园区信息平台功能的需求等。 . 7 钢铁物流园区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其基本功能实现上,更要表现在提供增值服务上,要发展钢铁物流园区的需求预测功能、物流咨询和培训等其他的增值服务功能,以加快园区的钢铁物流进程、降低钢铁物流成本并提高钢铁物流的效率。 成都钢材物流中心现状分析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 二环路至三环路地带发展钢材物流中 心空间较小,三环额货运交通功能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进程中,逐渐萎缩。 . 2 结合城市发展布局, 第三圈城交通枢纽点成为钢材市场发展热土。 . 3 钢材总部基地名不符实 ,经营方式原始单一,信息化平台形 33 同虚设。 . 4 钢材信息流通渠道单一保守 ,钢贸商家各自为战,钢材产业链未互动共享。 . 5 物流方式单一,钢材市场服务理念模糊。 . 6 由于 城市道路改造对货运交通造成拥堵的情况,一时无法缓解。 成都钢材市场(量力、金府、龙港、铁公鸡)货运主要依托 川陕路两边的货运场站。 为缓解成都 市川陕路及周边道路交通压力,成都市将对川陕路进行改造, 实行交通管制后,货车无法通行,货代和停车场生存也将面临困难,成都市区钢材物流货运目前陷入拥堵处境。 成都现有钢材市场辐射范围内同业竞争优劣分析 . 1 成都量力钢材市场 成都量力钢材市场始建于 2020 年 4 月 ,总投资 4 亿元。 该市场位于三环路外侧(三环路与成彭高速路交汇处) ,直面三环路、成彭高速路、领 306 铁路专用线、郫县火车货运站 ,与成南、成绵、成渝及成乐高速路相连。 现有规模 800 余亩 ,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堆场 13 万平方米,入驻厂(商)家 700 余户。 但由于三环限行成为目前最大的运输障碍,加之政府已将其列入外迁规划,目前其优势条件正在弱化。 34 . 2 龙港钢材总部基地 龙港钢材总部基地位于成都市三环路龙潭立交外侧,地处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北片区,是集各类钢材仓储、交易、深加工和配送为一体的钢材物流市场。 该基地占地约 300 余亩,总投资 3 亿元,邻“ 437 专用线”,基地内有“龙港钢铁专用线”,室内室外钢材库房面积 10 万平方米,总部营业用房面积 3 万平方米,电子交易席位和办公用房 2 万平方米;年钢材仓储配送能力将达到 300 万吨,年加工能力 140 万吨;位于成华区着力打造的龙潭总部工业园区内。 该项目已初步引入电子商务,但未建电子交易大厅,电子商务模式的运用较初级。 成都西联钢铁物流港 成都西联钢铁物流港位于成都天回镇金牛高科技产业园,该市场占地 400 多亩,南临兴川路、东连川陕路,北临天丰路及北新干道。 修建商务办公面积 30 万平方米,钢结构室内仓库 12 万平方米,总投资 70亿元。 年吞吐钢材量约 400 万吨、静态仓储能力 30 万吨以上、年钢材加工能力 150 万吨。 位于成都三环以外,仓储比重较大,人气欠佳。 共同劣势: 目前,以成都量力 钢材物流配送中心、成都龙港钢材总部基地、 35 西联钢铁物流港为中心的北部钢材经营销售网络虽已初步形成,年销售钢材合计约 1000 余万吨。 成都现有这几家钢材市场与其他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其分散经营使得市场整体的经营层次较低,由于受到经营场所、城市规划、交通道路的制约,量力、龙港、西联的钢材流量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上述市场还存在以下共同劣势。  钢材贸易模式趋于传统,信息发布渠道、模式原始单一,信息传播速度缓慢,社会共享性差。 极少部分用钢企业了解钢铁方面公共信息,大部分用钢企业对钢铁相关信息了解程度流于表面,非用钢企 业更缺乏对钢铁行业的了解渠道。  钢材贸易商之间信息来往不对称,对社会的总需求和当今总库存平衡缺乏科学统计手段,往往造成盲目进货和囤货,极易打破供需平衡,造成物价的波动,靠运气而不是靠科学手段谋求发展。  分散经营模式使市场整体经营层次趋于中低水平,抗风险生存能力较弱。  电子信息化平台的缺乏,经营商家之间单打独斗,钢材贸易方式传统,贸易商习惯采用贸易过程中的交易模式,面对面谈判沟通、提货结算配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36  缺乏现代化的物流运输体系,使钢材运输成本增加,缺乏强有力竞争优势。  成都现代化田园城市规划布局,使 龙港、量力钢材城居于逐渐承担城市人流交通功能的三环周边,对钢材产品的流转运输通路造成阻塞,制约其钢材交易规模进一步发展空间。 本项目潜在竞争项目: 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 依托青白江大弯铁路散货站建设的 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由铁二院、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设计。 由成青快速路、站前路、青江路南段、青白江区行政界线、货运大道围合而成。 园区规划占地 4600 亩,预计总投资 亿元,规划期限为 2020— 2020 年。 规划提出“六区”、“一核”空间布局结构,“六 区”:指园区形成的多式联运区、机电物流区、工业原料加工配送区、鲜活物流区、物流加工区和配送展销区六大功能区,提供配送、仓储、加工和展销服务;“一核”:指园区物流配套服务中心,满足商务办公、酒店、金融、商业服务等需求。 按照规划,该物流园区将以综合运输为通道,以物流增值服务和大宗商品集散为重点,以鲜活物流、机电物流、原料物流为特 37 色,打造西部领先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建设成为综合型枢纽型物流园区。  优势 : 亚洲最大集装箱中心站锁定青白江 +青白江大弯铁路货站共同形成庞大的西部铁路物流中心。 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是铁道路 部规划建设的 18 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中心站,占地 2140 亩,总投资近 10 亿元。 该站主要工程内容为城厢车站改扩建、大弯至城厢联络线工程、货物运输设施三大部分,工程包括新建中桥 公里、铺道岔 56组,总铺轨长度 公里,新建房屋总面积约为 5500 平方米,集装箱铺面约为 15 万平方米,集装箱道路约为 万平方米。 该中心站建成后,年货物吞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