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国家森林公园科普游览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资源之一,无论是周边的森林生态状况,还是地质地貌景观的独特性,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及科普教育价值。 ( 2)景区规划 ① 石景园:在现有的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上兴建,以石景为主题的园区,规划面积 5hm2。 根据其成土母岩既有花岗岩又有石灰岩的特点,分片布置,适当增加一些植物化石、动物化石,并标识出其名称、形成年代、产地等。 ② 修建游览道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成为森林公园的一个科普教育中心小区;对天三河的河道进行整理 和艺术加工,就地取材,一些沟谷内的石景,进行人工摆放,追求“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效果。 ③ 在通往天三电站的简易公路与 XX 的交叉点,重点规划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入口景观,在入口悬崖处题刻“地质科普教育基地”八字。 ④ 地质科普教育馆:利用天三电站废弃的职工宿舍楼改建成地质科普教育馆, 4层住宿, 2层为地质科普教育展览馆,规划面积约 1000m2。 教育馆重点介绍我省特别是南岭地区丰富的地质资源。 其中,地球厅模拟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南岭起源”、火山喷发等震撼壮观场面;地震厅,让大家能亲身体验地震冲击波,看到剧烈的 横波使房屋倒塌、地面裂缝、玻璃破碎的场景,并教授自救方法 ; 化石厅复原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海洋繁荣景象;岩石厅则展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岩石标本,向大家呈现神奇瑰丽的地下世界;还有矿物厅、宝石厅 等。 设 专职的解说员以及相关的解说牌示为游客提供地学科普 服务。 ⑤ 青少年野营基地:将天三电站南岸一带平坦地修建为青少年休闲、健身、休憩、野餐之地,规划面积约 600m2。 并修建休息和避雨设施,开辟露营场地。 营地以“丛林露营”为主题,布置帐篷区、吊床区、户外活动区及露天舞台,便于开展多项集体活动。 整个营地尽量保持原 始风貌,建筑风格追求朴实、自然、简单,设施简单实用,尽量采用石材或当地的材料。 营地周围种植防火树种保证活动的安全。 ⑥ 烧烤场:在青少年野营地东侧,毗邻天三水河南侧,修建烧烤场,配置座椅、石台饮水器等,规划面积约 300m2。 ⑦ 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在天三电站南侧,依山新建一座半开放式的综合服务中心,为两层建筑,规划占地面积约 200m2,集管理、服务、科普、教育为一体,其建筑形式、色彩等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综合服务中心 10 按照要求分为救护区、教育区、咨询区、办公区和服务区,主要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救助服务以及办 公管理人员的工作场所。 (二)解说系统规划 标识系统建设 根据解说系统各类标识的解说功能和解说对象的差异,将各类标识设施划分为指示性标识、管理性标识和解说性标识三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标识进行不同的形象设计,见表 5- 1。 解说系统建设 解说系统建设的重点是解说地点的选择和解说词的设计。 解说地点应选择游客休息区、聚集区、主要游览线路和具有解说需求的景点等,根据游客的游览需求合理配置解说牌的数量。 解说词的设计风格注重生动性和趣味性,解说内容充分体现科普功能和教育功能,解说方式注重多元化,文字解说、人 员解说和多媒体解说相结合,丰富解说内容。 表 51 标识系统建设表 主导功能 标识类型 标识作用 标志要求 外 观 指示性标识 入口标识 提醒人们已进入森林公园 选用大字 可选用当地的特色材料,用醒目颜色书写字体 区位地图标识 让旅游者全面了解公园各景点分布情况 地图位置标识准确,各景点附简介,标明服务区、厕所、医疗点等位置 可选用喷绘或木刻,修建标志牌要体现古朴、原始的风格 道路引领标识 让游客了解旅游交通组织,引导游客进行游览活动 公路标识要求大而醒目,游览观景栈道、游览小道标识应与自然形成一体,但要醒目,标志上注明距离、方向 公路标识可选用木质,蓝底白字有反光;观景栈道、游览小道标识醒目 管理性标识 管理标识 向游客说明森林公园管理制度、相关法规、处罚细则 显眼地区 醒目,重点内容突出显 示 警告标识 警示功能 设立在危险地段 红底、白字 限制标识 限制警示功能 设立在严禁进入的保护区范围,并注明进入后果 黄底、红字 11 解说性标识 解说标识 解说、展示功能 设置在各景区、景点内,根据游览需要对景点、动植物资源、森林文化、森林保健等内容进行解说 标识牌体现古朴、原始的风格,可根据景区 特色选用木质或石质解说牌 (三) 游憩设施规划 景区入口 ( 1)主入口 主入口位于公园西片区的铜锣坡,修建入口标志性牌坊 1 座和生态广场,体现原始森林的意境,并配备绿荫停车场、公共厕所等相关配套设施。 ( 2)次入口 修建生态沟科普教育径、茶洞三角架和铜桥入口,修建入口大门和简易入口标志,营造休闲、舒适的入口景观。 管理设施 结合服务管理设施建设,采用管理中心 —— 管理点二级管理机制,规划修建 1个管理处和 2个管理点。 ( 1) 管理中心:位于公园西片区的中心管理服务区内,由林场现有办公大楼改建而成。 ( 2) 管理点设置:规划设立 2处管理点(兼消防站),分别位于生态沟科普教育径和天三 地质科普基地。 结合景区的建设,配备管理人员、清洁人员、护林员和保安人员。 旅游接待设施 ( 1)度假酒店 云锦山庄,中高档,设床位 120个。 ( 2) 野营地 主要考虑为专业团队或集体提供野外住宿的场所,设帐篷点 4处。 旅游服务网点建设 ( 1) 服务网络 服务网络采用 游客中心 —— 服务点进行布点,为游客提供购物、信息咨询、餐饮等服务。 ① 游客中心 位于中心管理服务区,建筑面积 200m2。 ② 服务点 12 规划服务点 3个。 其中, 生态沟科普教育径 2个,天三地质科普基地 1个。 ( 2)旅游餐饮网点 餐饮设施的主要配置和布局在 广东 XX 国家森林公园中心管理服务区、生态长廊景区铜桥入口和天三地质科普基地。 其中,中心管理服务区设置餐位 320个,生态长廊景区铜桥入口和天三地质科普基地餐位各 50 个。 (四)基础设施规划 道路 交通规划 ( 1)道路规划 ①公路规划 森林公园距 XX 县城约 38km,距 XX 市区约 73km,与外界的联系通道主要为 G323 国道和 S258 省道。 公园内部道路系统基本完善,且通往“ XX”科普游览区已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 ②步行道规划 项目步行道规 划情况详见下表 52,步行道总长 米,总投资 245万元。 表 52 步行道规划一览表 名称 里程( km) 路面宽 路面材料 投资 (万元) 备注 科普教育径 花岗岩石板铺装 70 前期 铜锣坡口 —— 天三电站 山路,就地取材 75 后 期 溯溪探险游道 山路,就地取材 40 前 期 登山步道 青砖、水泥混凝土 60 后期 合计 245 ( 2) 停车场规划 根据景点分布情况、地形条 件以及游客规模预测结果,规划 景区 建设停车场 4处。 采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试行)》规划各场所停车场当量车位数,并以当量小型汽车 30m2/车计算停车场面积。 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 53 停车场建设一览表 13 地 点 面积( m2) 投资(万元) 备注 2500 70 前期 1000 25 前期 1500 45 前期 1500 45 前期 合 计 6500 185 游览用车规划 景区面积 较大,出行主要以自驾车和旅行中巴为主。 在工业中心管理服务区和“ XX”科普游览区之间可开通内部交通车,便于游客出行。 根据道路情况和游客需要,可一次性购置 5 台电动小型游览车,并设管理小汽车和生活用车各 1辆。 总投资 70万元。 给、排水工程规划 ( 1) 给水工程 公园内主要居民点均有供水设施,且公园内植被茂密,自然水体丰富,小溪流众多,水质优良,无污染,也可利用以满足随着游客增长而增加的供水需求。 根据用水点与水源分布,拟定采用分片集中管网供水形式。 生活用水和室内消防用水同管供水,绿化用水及室外消防用水从附近溪流 引水。 在生态沟入口溪流 559m 高程处截水,在东侧山顶 580m 建 10m3高位储水池一个,从溪流抽水到山坡高位储水池,经 DN25 管向生态沟景区入口片供水 ,主要用水点为生态沟公厕,生态沟管理点用水。 在漂流起点坝右侧的山谷高于旅游厕所 20m处截水建 5m3储水池一个,经 DN25管向旅游公厕及其它用水点供水。 在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下方溪流截水,在用水点高程加 20m 处建 15m3 储水池一个,从过滤储水池抽水到山坡储水池,经 DN50 管向石景园公厕及其它用水点供水。 生态沟森林科普区生活、绿化用水量 75m3/d,生活绿化用水 同管供水。 供水工程投资约为 20 万元。 ( 2) 排水工程 公园内污水均为自然排放,均未经处理。 公园区域属水域二类控制区,排入二类控制区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按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景 14 区内污水排放执行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即 Ph6~ 9;色度 80;悬浮物< 150; BOD5< 30; CODcr< 150。 排水主要有雨水和生活污水,分开排放。 ① 雨水 雨水顺山沟或建筑物排水系统排入下游沟渠或水库作为景观用水。 水库多余水通过泄洪槽排到下水渠。 ② 生活污水 布设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并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其余如单独的旅游公厕等均可设微型污水处理设施。 根据《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水处理后应达到二类排放标准。 污水量按用水量的 85%计,景区 总计污水量为。 景区须投资 40 万元 用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如购置 DN200污水管 ,微型污水处理设施 3套以及建设护坡、泄洪沟、排水沟等。 供电工程 规划 ( 1) 供电电源及方式、配电变压器设置及线路布设 公园内小水电丰富,建有多座小型水电站,目前主要居住点均已接通10KV 电力线路。 可为规划的设施就近提供电源。 ① 拟接天三水电站 10KV 电力线路,并 安装 SJ100/10变压器 一台为地质科普教育基地、野营地、旅游公厕、抽水泵等供电。 ② 拟就近接天三水电站 10KV 供电线路,并 安装 SJ20/10变压器 一台,为生态沟抽水水泵、公厕、停车场、大门等提供电力。 所有 10KV 供电线路均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 线路均采用穿管直埋地敷设方式。 ( 2) 低压配电、继电保护与计量 低压配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 线路均采用电缆穿管电缆沟敷设。 继电保护按规范要求对各变压器高低压侧均设置继电保护。 10KV 侧在高压进线柜安装分时计量器,分别计量有功电度和无功电度, 端计量有功电度。 ( 3) 防雷接地 公园内所有建筑物均应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带作接闪器防雷接地装置。 按规范要求装设接地体。 接地电阻必须小于 4欧姆。 ( 4) 照明 照明分建筑照明、道路照明。 道路照明单边布置,采用 200W 钠灯,布 15 设间距为 40m。 广场照明和出入口照明采用氙灯,功率要求在 1500~ 10000W之间。 根据环境对照明的要求选择相应功率的型号。 综上,供电工程投资约为 75 万元。 通讯、广播与互联网工程规划 XX 林场场部 设有邮政点,移动通信信号良好,有线电话、互联网线路及有线电视线路均可从住 址附近的接线箱接入。 规划景区 共新设有线电话线路 50 对(住宿客房采用分机),互联网端口 200 对,有线电视端口 200对。 设置广播设备两套,含 电源分配端子箱 、 CD 机 、 双卡放音机 、 麦克风 、前后级功率放大器 、 喇叭选择器等。 以上投资预算为 80万元 旅游厕所建设规划 ( 1) 规划原则 ① 在景区 内游客聚集和流量大的地方设置既隐蔽又方便使用的公厕,包括无障碍设施。 ② 厕所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500m。 按日游客容量的 2%设置厕所蹲位(包括小便斗位数) , 男女蹲位比例为 1:1。 ( 2) 旅游厕所规划 根据景点 布局 及游客规模,规划 建 环保旅游 公厕 13 座 , 投资 71 万元。 表 54 公厕投资表 序号 蹲位 投资(万元) 位置 1 30 25 景区主入口 2 16 15 生态沟入口 3 16 15 铜锣溪谷 漂流终点 4 10 8 生态沟野营地 5 10 8 铜桥入口 合计 82 71 医疗救护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