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两种毛油都进入精炼车间进行精炼,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蜡、脱臭等五脱后,得到精炼色拉油。 散油用泵打入成品油罐储存,小包装油要进行计量、包装。 整个生产过程全封闭、连续机械化、自动化。 主要设备方案 本项目建设,其他设备用企业原有的设备,色拉油精炼设备需要购买。 经 过多次考察企业初步选定国内某厂家引进的瑞典设备。 原设备企业因扩大生产能力,意将刚使用二年,日产 40 吨的精炼二手设备全套转让,经现场考查,设备性能良好、能够达到产品质量标准,自动化控制度较高,设备资料、检验证书齐全。 双方议定价 350 万元该设备没有脱蜡部分,所以脱蜡设备计划在国内配套。 详件设备明细表 51。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表 51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一 外购精炼设备 1 脱臭塔 5 层 台 1 2 三级蒸汽喷射泵 台 3 3 碟式离心机 台 3 4 养晶罐 套 1 5 冷冻机 台 2 6 脱色过滤机 台 2 7 脱臭锅 个 1 8 混合机 台 2 9 热交换器 台 3 10 冷热交换器 台 2 11 导热油炉 套 1 12 带式过滤机 台 2 二 配套脱蜡等设备 1 叶式过滤机 台 2 2 带式热交换器 台 2 3 冷冻机 台 1 4 脱蜡箱 台 1 5 电 控设备 套 1 6 更新管线 若干 合计 30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 52 序号 项目 单位 用量 一 原材料 1 毛油 t/a 8560 2 包装物 个 60000 3 其它 二 燃、动力 1 电 kwh/a 1440000 2 水 t/a 24000 3 煤 t/a 2400 三 技术经济指标 1 精炼率 % 2 单位产品电耗 kwt/t 180 3 单位产品水耗 t/t 3 4 单位产品煤耗 t/t 工程方案 建筑工程设计依据: A、《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xx B、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CECS 102:20xx 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xx 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xx E、《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xx F、《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xx G、《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xx H、《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GB50010— 20xx I、《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20xx 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将原来企业油脂生产线中的精炼车间改为色拉油车间,该车间的基本情况如下:建筑面积: ,砖混结构, 1991 年建造,占地 500m2,全高 ,分为三层,一、二层安装设备,三层为值班室。 根据设备布置要求,车间基本能满足项目的要求。 所以本项目不需新增土建工程。 第六章 总图运输、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总图运输 厂区总占地面积为 33000m2。 南北长 220 米,东西宽 150 米,工厂主入口设在北面,主入口与次入口分开,人流、物流分开。 主厂房位于厂区西侧中部。 原料场地在厂区的东部。 根据当地主导风风向,锅炉房和堆场,位于厂区东南面下风向,防止对厂区污染。 办公室、宿舍楼、篮球场等布置在厂区东北面,靠近厂区大门,形成生活区。 围绕主厂房四周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路宽 15m。 企业运输以公路为主,收购原料和产品运出全部利用社 会力量。 供电及通讯 概述 A、编制原则 可研编制依据国家有关工矿企业电气标准规程规范。 设计采用节能型新设备,使生产及生活用电更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B、编制范围 本次建设主要配套:色拉油车间动力及照明配电设计。 C、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厂区用电设备电压等级均为 380/220 伏,三相四线制供电。 本项目用电设备装机容量为116 KW,根据工艺专业的要求,以及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主要用电设备负荷为三类负荷。 D、 电源情况 企业用电由杭后高压变电站接入 10KV 高压供电线路。 经厂内配电所变电至 ,分配到各用电设备。 变配电方案 厂区内已有配电室,有变压器 500KVA、 160 KVA 变压器各一台 , 变电所内设高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等,不需增容能够满足项目用电 . 照明配电箱选用 XRM102 型,安装在各场所可安全操作的墙上。 在厂房和办公区的主要通道及出入口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 各场所内部动力及照明配电线路均选用 BV— 500 型电线,控制线路选用 KVV— 500 型控制电缆,全部线路均采用穿保护钢管沿地、沿墙暗敷。 防雷与接地保护 根据国标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设置防雷接地系统。 电力外线及道路照明 厂区 10KV 电源采用 YOV22— 10KV 型电力电缆直埋引入变配电所高压配电室。 380/220 伏动力及照明干线选用 VV22— 1KV 型电力电缆直埋敷设至各场所。 所有电力电缆在穿越道路、硬化地面和管沟时均加穿保护钢管敷设。 厂内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路灯控制采用光时控制装置并安装在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内。 路灯配线选用 VV22— 1KV 型电力电缆直埋敷设。 通讯 为了便于指挥生产和对外联系,企业已选用了一台 15 门程控电话总机一套,安装在厂区办公区内,中继线由当地电信部门提供,由总机至各用话单位的线路选用 HPVV 通信电缆穿保护管暗敷。 采暖、通风 采暖 本工程不新增采暖面积,车间采暖利用原有设施。 由厂区锅炉房集中供给。 厂区内已有 2 台小时蒸发量为 6 吨的蒸汽锅炉,可以满足本项 目生产用热和采暖用热。 色拉油车间生产用汽由锅炉房接入 、 蒸汽管道各一条。 通风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生产车间设置了屋顶风机进行排风,及时排走湿气。 给水排水 给水 本项目年新增用水量 24000 吨,小时最大用水量 吨,厂区给水水源来自企业自备的2 眼深水井和自来水,深水井井深 30 米,地下水水质良好,供水量为 20 立方米 /小时。 厂区内备有自来水高位水箱,储水量 50 立方米。 排水 本项目年排水 量约 1000 吨,厂区排水采用合流制,生活含粪便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排水管网,生产污水汇集后排至厂区污水池,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排水主管为 DN300 铸铁管,直埋敷设。 第七章 节约能源 概述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动力,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果能源的供应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我国是能源大国,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但是我国能源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30%;仅为日本的 50%,美国的 60%。 近年来我国 能源工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能源水平来看还很低,仅为美国的 1/ 5,日本的 2/ 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目前我国能源生产增长率仅为国民经济总增长率的一半左右,即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所需能源的一半要靠节能来解决。 开发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是造福子孙,功在千秋的大事。 因此在能源方针上,我国采取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把节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考虑到生产工艺的特点,从工艺路线的确定到重要设备的选择都对节能预以了高度重视。 编制依据与原则 编制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 年 1 月 1 日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企业能源平衡通则 (GB348483) D、《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1995 ? E、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1997 F、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1993 G、 199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