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20xx年度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 6 5 1 4 2 9 8 6 6 1984 5 1 7 4 2 3 0 2 4 1985 0 4 8 9 4 3 3 1986 9 1 3 1 3 1 0 9 1987 9 9 4 7 9 4 4 9 1988 7 0 3 1 8 6 1 1 4 8 0 1989 2 0 9 4 6 2 2 8 4 1990 5 3 4 5 9 0 2 1991 3 3 6 9 8 1 0 1992 5 6 4 2 3 3 5 0 9 2 1993 2 1 0 3 2 4 8 1 0 1994 6 5 5 1 7 8 8 7 4 1995 1 4 9 8 1 3 1 1 5 1996 7 4 8 8 9 7 0 3 1997 3 9 5 8 0 8 5 4 1998 0 4 4 7 4 3 6 1 0 3 1999 8 8 1 5 1 5 2 20xx 6 9 2 1 2 8 4 平均数 9 4 6 7 6 5 7 4 线型,进行适线选定理论频率曲线,得年平均流量均值为 ,变差系数 Cv为 ,偏差系数 Cs为。 年径流特征及统计参数成果见表; 项目区河道年径流频率成果表 资料起迄年份 集水面积( km2) 多年平均流量( m3/s) Cv Cs/Cv 多年平均流深( m3/s) 不同频率平均流量( m3/s) P=10% P=50% P=75% P=90% P=80% 1967~20xx 2 1062 径流系列合理性分析 项目区径流系列长,包含了完整的丰、平、枯周期,系列代表性好,流域径流 年际变化较大。 丰水年( 1975年)年平均流量为 ,是多年平均流量为 ,枯水年( 1978年)年平均流量为 ,是多年平均流量的 61%。 丰水年的年径流量是枯水年的。 径流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 汛期连续三个月( 46 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 %, 8 月至次年 2 月共 7 个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水量的 %,最大月平均流量为 m3/s,发生在 1977年 6 月,占该年年径流总量的 40%,最小月平均流量为 m3/s,发生在 1978年 11月,仅占该年年径流总量的 %。 将项目区年径流变差系数 Cv值和径流深与其下游临水控制站娄家村多年径流变差系数 Cv值(为 )、多年平均径流深( )比较,这些参数值均在合理范围内。 在《江西省水文手册》中的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上,项目区流域中心径流深约为 1040mm,年平均径流变差系数 Cv值为 ,与本次推求的成果基本相符合。 点绘抚州市其它水文测站及项目区的面积、年平均径流量关系曲线,相关关系密切,坝址点据位于点群中心,因此该径流符合地区变化频率。 综上所述,本次推求的径流成果基本合理。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供水能力分析 ① 最大供水能力分析 由于项目区设计引水流量为 m3/s,项目区径流丰富,因此项目区可供水量按其最大引水能力确定,当径流大于最大引水流量时,可供水最为 ,当径流小于其引水能力时按来水确定项目区最大可供水量。 经对项目区径流分析,在 34年 408个月中,有 319个月径流大于其引水能力,有 89个月流量小于引水流量,经计算多年平均最大可供水量 m3,灌溉期( 4~ 10月)多年平均最大供水量为 m3。 ② 现状可供水量分析 按以需定供原则,选用 1967~ 20xx年逐年各月项目区径流系列进行现状可供水量分析。 当项目区引水量大于现状用水时,可供水量为现状用水量;当引水量小于现状用水时,可供水量即为最大供水量。 经计算多年平均现状可供水量为 m3,灌溉用( 4~ 10月)多年平均现状可供水量为 m3。 ③ 设计可供水量分析 项目区经采用工程措施后,灌水效益得到提高,项目区面积将恢复到设计灌溉面积 亩,其可供水量应按处理后的需水量分析。 按现状可供水量计算原则,推求出多年平均设计可供 水量为 m3,灌溉期多年平均设计可供水量为 m3。 项目区各保证率可供水量成果表 (单位:万 m3) 代表年 全年 灌溉期 (410月 ) 最大 现状 设计 最大 现状 设计 多年平均 P=10% P=50% P=90% P=80% (2)项目区用水量分析 本项目区用水量主要是农田灌溉用水量,其它用水量较小。 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油菜、甘蔗等旱作物。 本次设计由项目区乡镇提供了耕种制度及播种面积,其中作物组成系数为早稻、晚稻 、油菜 、甘蔗 、复种指数为。 ① 灌溉制度 项目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采用间歇灌溉制度。 本项目区无灌溉实验站,本次设计灌溉制度引用降雨、蒸发、耕作制度 基本相近赣抚平原灌区试验资料;旱作物因播种面积较小,且缺少灌溉试验资料。 灌溉制度主要以调查为依据,采用定时定量灌溉法。 灌溉制度主要以调查为依据,采用定时定量灌溉法,旱作物灌溉制度及灌溉定额见表 : 项目区旱作物灌溉制度及定额表 月 作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合计 油菜 30 30 30 30 120 甘蔗 40 100 50 40 230 ② 灌溉定额分析 项目区农作物灌溉定额计算采用的资料系列为 1967年至 20xx年共 34年,降雨量及蒸发量采用崇仁气象站实测资料,蒸发器皿口径为 20公分。 按《江西省水文手册》换算系数取 ,换算为 E601型成果。 通过对水稻田间水量平衡分析计算,求得早、晚稻历年各月灌溉用水量,成果见表,同时对旱作物进行定时定量灌溉分析计算,按作物不同的组成系数计算出项目区历年综合亩净灌溉定额,灌区多年平均综合亩灌溉净定额为 m3/亩,其它保证率下综合亩净定额见表。 现状情况下渠道渗漏损失大,通水状况差,渠系利用系数仅为 ,对 工程干、支渠进行防渗衬护后,渠系利用系数达到 ,经计算现状综合多年平均定额为 1167 m3/亩,工程实施后,综合多年平均毛定额为 778 m3/亩,各保证率下现状及设计定额成果见表 : 项目区灌区早稻灌溉制度设计表 生长阶段 日期 天数 (天) 下渗率 s(mm/d) 蒸发系数 a 灌水深 上下限 (mm) 备 注 起 (月、日 ) 迄 (月、日 ) 早稻泡田期 16 20 5 1 70 沤田插秧期 21 29 9 1 10~20 返青 期 30 14 15 20~30 分蘖前期 15 24 10 0~20 分蘖后期 25 28 4 0~20 晒田期 29 4 7 0 拔节期 5 20 16 0~20 抽穗扬花期 21 29 9 20~30 乳熟期 30 10 11 0~20 黄熟前期 11 14 4 0~20 黄熟后期 15 19 5 0 项目区灌区晚稻灌溉制度设计表 生长阶段 日期 天数 (天) 下渗率 s(mm/d) 蒸发系数 a 灌水深 上下限 (mm) 备 注。崇仁县20xx年度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