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7)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不确定现象 (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参见例 2] (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参 见例 3] (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参见例 4] (二 ) 案例 例 1 调查一下你跑步后脉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快多少,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 2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确定的 ? ( 1) 下周三本地下雨; ( 2)明天有人走路。 例 3 随意从放有 4 个红球和 1 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哪个大。 例 4 用 一定 经常 偶尔 不可能 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实践活动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 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一) 具体目标 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 情感体验。 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 )案例 例 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 8: 00~ 16: 00。 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 说明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从事以下活动: ① 了解有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 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等; ② 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表述有关信息; ③ 计算乘车所需的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 费用等; ④ 分小组设计游览计划,并 进行交流。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提高收 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二学段( 4~ 6 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 ;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 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 题中抽象出 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一 )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 示大数。 (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 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 计。 [参见例 1] (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参见 例 2 和例 3] ( 7)在 1~ 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 2, 3,5 的倍数的 特征,能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 8)在 1~ 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 过三步)。 (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 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参见例4 至例 6] (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参见例 7] 3.式与方程 (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如 3x+2= 5, 2xx= 3)。 4.正比例、反比例 (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 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参见例 8] (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5.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参见例 9 和例 10] (二 ) 案例 例 1 一个正常人心跳 100 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100 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 100 万张纸有多厚。 例 2 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 1 表示男生,用 2 表示女生; 9713321 表示“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 32 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 ”。 那么, 95320xx 表示的学生是哪一年入学的。 几年级几班的。 学号是 多少。 是男生还是女生。 例 3 你是否喜欢数学。 如果用 5, 4, 3, 2, 1 分别代表 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之间的5 种程度,你选哪个数。 说明理由。 如果小明选择 2,说明什么。 如果小立比较喜欢数学,他最可能选几。 例 4 李阿姨想买 2 袋米 (每袋 354 元 )、 148 元的 牛肉、 67 元的蔬菜和 128 元的鱼。 李阿姨带了 100 元,够吗。 例 5 9271 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12+47 的结果比 1 大吗。 例 6 估测一粒花生的质量。 说明 可以通过称 50 粒花生的质量进行估测,也可以通过数 100 克花生的粒数进行估测。 例 7 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 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利用计算器 ) 例 8 彩带每米售价 4 元,购买 2 米、 3 米、 …… 彩带分别需要多少钱。 填一填: 长度 /米 0 1 2 3 4 5 6 7 …… 价钱 /元 0 4 , , , , , , , 把上表中长度和价钱所对应的点描在坐标纸上,再顺次连接起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a.所描的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b.估计一下买 1 5 米的彩带大约要花多少元。 c.小刚买的 彩带的长度是小红的 3 倍,他所花的钱是小红的几倍。 例 9 完成序列,并说明理由。 0 5, 1 5, 4 5,。 例 10 联欢会上,小明按照 3 个红气球、 2 个黄气球、 1 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 你知道第 16 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 说明 解决这个问题,学生 可以有多种方法。 如,用 A表示红气球, B表 示 黄气球, C 表示绿气球,则按照题意可以写成 AAABBCAAABBC… 从而找出第 16 个字母,并推出第 16 个气球的颜色。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 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 4)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 5)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 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 7)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176。 ( 8)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 展开图。 ( 10)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 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参见例 1] 2.测量 ( 1)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 30176。 , 45176。 , 60176。 ,90176。 角。 ( 2)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 4)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参见例 2] ( 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 分米 厘米 升 、 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 1 米 1 厘米 3 以及 1 升、 1 毫升的实际意义。 ( 6) 结 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 7)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参见例 3] 3.图形与变换 ( 1) 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 2)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 3)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176。 [参见例 4] ( 4)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 案。 4.图形与位置 ( 1) 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 2)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参见例 5] ( 3)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参见例 6] ( 4)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参见例 7] (二 )案例 例 1 下面是一组立方块 : 例 2 下图每个小方格为 1 个平方单位, 试估计曲线所围部分的面积。 例 5 假设大门在教室的正南方向 50 米处,图书馆在教室北偏东 60176。 方向的 100 米处。 试 画出示意图。 例 6 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示意图,并注明方向及主要参照物。 例 7 小青坐在教室的第 3 行第 4 列,用 (4,3)表示,小明坐在教室的第 1 行第 3 列应当怎样表示。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 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 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一 ) 具体目标 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 2)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 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 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 4)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 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参见例 1 和例 2] ( 5)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参见例 3] ( 6)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参见例 4] ( 7)能解释统计结果。小学数学课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优势,讲述竞争品牌不具备的优点,不要讲竞争对手的坏话;E. 要不断观察顾客的反应;F. 不懂或无法处理时应与商场或厂方取得联系; ● 第三阶段:完成销售一、掌握成交的时机 当顾客一旦出现购买的信号时,导购代表就要自然停止商品介绍,转入建议购买的攻势中。 机会稍纵即逝,要好好把握。 1)、语言上的购买信号(热心提问)A. 反复关心某一优点或缺点时;B. 询问商品的销售情况,是否畅销受欢迎C.
营造整洁舒适的卖场环境,使卖场以最佳的展示效果满足客户选择产品的要求。 客户对产品的认识由一般认识到学会鉴别,并且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星级服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传统营销的最大障碍就是客户缺乏长期购买,而长期客户才能带来持续的利润。 客户光临是为了得到满意的服务,他们不会注意也不会在乎仅具有一般竞争力的服务。 要让客户把公司的美名传扬出去,就要让企业的客户服务绝对出色
要的是什么风格的商品吗。 • 导购:先生请留步,真是抱歉,我刚才一定是没有介绍到位,所以您没有兴趣看下去,不过我确实真心想帮助您找一款最适合您的商品,能不能麻烦您告诉我您真正的需求呢。 我再重新帮助您选一下,好吗。 谢谢您„„ • 导购:这位 女士,能不能请您留一下步,您买不买东西真的没有关系,我只是想请您帮个忙,我刚开始做这个品牌的导购员,麻烦您告诉我们哪方面您不是很满意
说您可能还有点模糊,这种东西您一定要亲自体验才可以感受到效果的差异,来,您先试穿看看,一试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地 方了。 ” 25 “东西的确是好东西,可惜现在的价格太贵 了。 ” 对 策:强调商品的卖点,引导顾客只看商品的价格而忽略品质是更大的浪费,顾客如表示认同就立即建议成交。 导购: “ 我承认,如果单看价格,您有这种感觉很正常。
根据店铺情况尽量满足。 ( 3)当顾客对货品拿不定主意时,导购员应根据自己学会的产品知识灵活的给顾客明确有效的建议。 ( 4)当顾客对我们的工作有意见时,导购员应认真感受尽而认同。 ( 5)当顾客拒绝买东西的时候,应谦虚有礼有欢送。 ( 6)顾客购买欲望强时,应当做附加推销。 二、沟通技巧 =动作 +语言 ( 1)肢体语言要求 70% a、面部表情(亲切友善) b、目光接触。 c、姿势:自然
同品牌同类的衣服进行比较,对个人的需要和服装的款式、色彩、质量、价格等进行思考和分析。 思考和分析不一定是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 这个阶段我们的服装销售技巧是处理她说出来的些对衣服的反对问题和疑义。 决定购买。 对比评价之后,客人对我们的某款衣服产生信心,随即就会产生购买的行动;也会丧失信心,放弃购买的意愿。 服装营业员的服装技巧之接近顾客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