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二中20xx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轮。 汽车上坡或加速 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在刹车和下坡时电动机处于充电状态。 ( 1) 混合动力车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汽油 ( 以辛烷 C8H18 计 ) 和氧气充分反应,每生成 1 mol 水蒸气放热 569. 1 kJ。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2) 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机目前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采用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 ( 以 M 表示 ) 为负极,碱液 ( 主要为 KOH)为电解液。 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示意如图,其总反应式是 : [ 来 源 :Z| x x | ]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 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 液的 pH 将 ( 填 ―增大 ‖、 ―不变 ‖或 ―减小 ‖) ,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可通过如下反应降低其浓度: CO( g) +1/2O2( g) CO2( g)。 ① 某温度下,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② 相同温度下,某汽车尾气中 CO、 CO2 的浓度分别为 1. 0105molL1 和 1. 0104molL1。 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增加一个补燃器,不断补充 O2 并使其浓度保持为 1. 0104molL1,则最终尾气中 CO 的浓度为 _________molL1。 2( 10 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乙肝病毒( HBV)携带者近 亿人,我国是乙肝容器编号 c(CO)/ mo1 L1 c (02)/ mol L1 c (C02)/ mol L1 v(正 )和 v (逆 )比较 I 104 104 102 v(正 )=v(逆 ) Ⅱ 104 104 102 高发区之一,约有乙 肝病毒携带者 亿人,发病人数超过 3000 万。 完整的 HBV 是由一个囊膜和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其 DNA 分子是一个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 DNA。 请回答问题: ( 1)在肝功能检查过程中,血液中转氨酶(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肝细胞中)的含量常作为诊断肝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体检时,常发现一些被称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阳性 ‖的携带者,请问:直接检查的对象和原理是什么。 (注意:肝功能是通过抽血化验)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如图 所示为乙肝病毒在肝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② 过程在生物学上叫 _______________;需要的酶是 ________。 与 ① 过程相比, ③ 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______________。 ( 4)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的重要手段之一。 某正常人先后两次注射了 该 疫苗,如图所示为第一次注射后他血液中抗体浓度的变化,请在图中补充第二次注射后的抗体浓度变化情况。 ( 9 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 A_B_,其 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 aaB_的植株不能开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 A_bb 或 aabb 的植株只开出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玉米田中马唐是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优势杂草。 农业科技工作者已经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玉米,增强了其抵抗除草剂的能力。 请回答: ( 1)现有基因型为 AaBb 植株的幼苗,要尽快获得纯合的雄株和雌株,请简要写出育种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杂合雄株和杂合雌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________________ ( 3) 若要调查玉米田中老鼠的种群密度,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玉米与马唐的关系在生态学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一种在玉米幼苗通过叶面喷洒可以有效杀灭马唐的除草剂刚刚研究出来,为了解这种除草剂在玉米田除草的浓度要求,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6 分)如图是研究氧气浓度对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 1)及实验结果(图 2),试回答下列问题: ( 1)若在装置的烧杯内放 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并在通入不同浓度 O2 后关闭活塞,则一段时间后 U形管左侧液面会 __,液面变化量反应萌发的花生种子呼吸作用过程中 __的变化。 ( 2)图 2 表明, C 点前花生种子呼吸消耗 O2 的速率小于放出 CO2 的速率,种子发生的细胞呼吸类型有 ______。 通常选择曲线中 B 点对应的 O2 浓度作为种子贮存时的 O2 的控制浓度,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_________。 ( 3)呼吸作用利用的原料中 C、 H、 O 含量影响着呼吸消耗 O2 与 CO2 的量,图 2 中 CD 段的产生最可能与此时期花生种子呼吸作用利用的原料是 _________有关; 以简图表示该段细胞内葡萄糖中 C 的转移途径: _____________。 ( 4) D 点以后呼吸消耗 O2 的速率明显大于放出 CO2 的速率,这与花生种子呼吸时主要以脂肪为原料,而脂肪分子中 C 含量 _____________有关。 农业生产中蚕豆种子与花生种子相比较,花生种子需要适当浅播,其主要依据的生物学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 3( 4 分)酵母茵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 20℃ ~ 30℃ 之间,能在 pH值为 3~ 7. 5 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 大约每 1. 5~ 2 小时增殖一代。 某研究 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茵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内 [来源 :学科网ZXXK][来源 :Z+x x+ m] 的溶液 [来源 :Zx x k .Com]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 /mL[来源 :学 |科 |网 Z|X| X|K] 10[来源 :学科网 ZXXK] 10[来源 :Z。 xx。 m] 5 5[来源 :学167。 科167。 网 Z167。 X167。 X167。 K] 无菌水 /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 /mL 温度( ℃ )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 7 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 ( 2)某同学第 5 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 振荡摇匀试管,取 1mL 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 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 先将 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 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___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 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 __________(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二 )选考题: 共 4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 3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 做的第一题计分。 3 [物理 —— 选修 33]( 15 分) ( 1)( 5 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B.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M,密度为  ,阿伏加德岁常数为 NA,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0 AMV N C.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2)( 10 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 m=10kg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气缸中,开始时 活塞距气缸底高度 h1=40cm.此时气体的温度 T1=300K.现缓慢给气体加热,气体吸收的热量 Q=420J,活塞上升到距气缸底 h2=60cm.已知活塞面积 S=50cm2,大气压强 P0= 105Pa,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 g 取 l0m/s2.求 ① 当活塞上升到距气 缸底 h2 时,气体的温度 T2 ② 给气体加热的过程中,气体增加的内能 △ U 3 [物理 — 选修 34](15 分 ) (1)( 5 分) 如右图所示为 xy 平面内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 0 时刻的波形图像,波速为1cm/s,此时 P 点沿 y 轴方向运动,关于图上 x= 处的 Q 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 0 时,速度方向沿 y 轴方向 B. t= 时,速度最大 C. t= 时,加速度方向沿 y 轴 方向 D. t= 时,加速度为零 (2)( 10 分)一半径为 R 的 1/4 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 3 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 O 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 再从球体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 2/3R .求出射角 θ. 3 [物理 —— 选修 3— 5]( 15 分) ( 1)( 5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