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编辑推荐 由约翰 伯格所著的 《视觉艺术鉴赏》是一本流传并不多的视觉艺术论述,本书从约翰 伯格一直提出的观看先于语言这一命题出发,展开讨论,在若干章节中展开不同观点的讨论,其中包括图文和单独的三个章节的影像,本书讨论的重点在于语言与观看,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籍。 《观看之道》(【英】约翰 伯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 年出版) 作者 : [英 ] 约翰 伯格 译者 : 戴行钺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 20xx9 页数 : 182 ISBN: 9787563350964 内容简介 《观看之道》这本谈论艺术与社会之关系的小册子初版于 1972 年,基于英国 BBC 同名电视系列片写成。 全书包括 7 篇文章,其中 4 篇,图文并用。 其余 3 篇,纯用影像。 每篇文章讨论一个主题,诸如:艺术与政治 ,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 30 多年来,本书激起的争论历久不衰,其观点几成此一领域的常识。 编辑推荐 这本被挂在约翰 伯格 (John Berger)名下的名作,实为他与斯文 布劳姆博格 (Sven Blomberg)、克瑞斯 福克斯 (Chris Fox)、迈克尔 迪柏 (Michael Dibb)、理查德 荷里斯 (Richard Hollis)的集体心血。 本书初版于 1972 年,是基于英国 BBC 同名电视系列片《 Ways of Seeing》写就的。 全书包括 7 个篇章,其中 4 篇,图文并用。 其余 3 篇,纯用影像。 每篇文章讨论一个主题:艺术与政治,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的旧梦萦绕。 而图像篇章则试图以未加说明的图画引发读者的独立思考。 多年来,本书激起的争论历久不衰。 细究其观点,尚不能完全称之独到,其关于复制作品带来的视觉认知的变化与政治的隐喻,来源于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的发挥。 关于裸体与裸像、裸像与男权,多少与福柯的哲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油画、广告之与资本的关系,则与马克思的思想有所关联。 但《观看之道》的意义并不在于其中所展示 的几种观看的方式本身,它出现在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逐渐发展成形的上世纪 70 年代,在数千年视觉艺术搭建起的象牙塔中突出重围,告诉人们: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观看艺术、了解艺术。 《看》 (【英】约翰 伯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 年出版 ) 作者 : (英 )约翰 伯格 译者 : 刘惠媛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 20xx01 页数 : 210 ISBN: 7563351213 内容简介 这部《看》,堪称其名作《观看之道》的姊妹篇,带引我们探索日常所见背后的深意。 作为一位艺术批评家,小说家和文化史家,约翰 伯格以其摄人的雄辩,敏锐的洞察和机智有力的批评向资本主义社会开火。 这部批评文体分为三部分,首先以我们看 动物 的方式为切入点,回溯人类与动物漫长而悠远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永久地失落了,继之以对摄影功能的思考,与苏珊 桑塔格遥相唱和,最后则聚焦于艺术,谈绘画,论雕塑,从容游走于社会,心理与艺术各个层面,颇得瓦尔特 本雅明的遗风。 编辑推荐 约翰 伯格大概是 20 世纪视觉评论家中最风格独具的一位,他的文字在绘画与摄影间游弋,看似散漫无骨,但却将影像的理论把捏于股掌间。 《看》一书也不例外。 《看》的英文版出版于 1980 年,是伯格继《观看之道》后又一本论述影像文化的书,收录了 20 余篇评论。 它们大多数作于上世纪 70 年代,即伯格写作的后期阶段。 通过伯格,我们模糊绘画和摄影的边界,仅仅从观看入手,纵横于视觉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 这本批评文集分为三部分:首先,以我们看动物的方式为切入点,回溯人类与动物漫长而悠远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面临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永久失落的结局。 继之,以对摄影功能的思考,与苏珊 桑塔格的影像理论遥相唱和。 最后,将目光聚焦于艺术,谈绘画、论雕塑,从容游走于社会、心理与艺术各个 层面,颇得瓦尔特 本雅明遗风。 文集关注 “ 可见 ” 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不可思议之处,堪称视觉文化方面的经典之作。 《摄影》 (大卫 约斯,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xx年出版 ) 副标题 : 速成读 本 作者 : 大卫 约斯 译者 : 匡钊 / 廉萍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出版年 : 20xx2 页数 : 144 ISBN: 9787108016706 内容简介 并非人人都作画。 也不是每人都雕刻青铜或大理石,写下过交响乐或伟大的文学作品。 此种追求属于 “ 高雅艺术 ” 的范畴,需要少数天才所具备的创造性。 这些高雅艺术受到两千年历史与批判的承托,显得遥远、权威和神秘。 但我们都可以参与摄影的制作和消费。 这种媒体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几乎无穷尽的广告、报刊、家庭、商业和创造性的图片把我们重 生包围。 我们每个人都曾或亲自拍摄或让别人为我们拍摄。 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与摄影过程的简单密切相关,并已经促成了一种多样的人格混乱:摄影似乎不能确定自身是什么,在高尚的传统美术对照下感到震慑和极为不安。 这种身份危机主要来自摄影被技术,或特别被设备推动的观念,至于摄影师 —— “ 作者 ” ,基本是不可见的。 当我们看一张照片时,我们倾向于透过表面观察背后的原始对象。 绘画和雕刻的外形牲使我们深思艺术家的娴熟甚至是天才的技巧,但我们的目光很少停留在照片表面去思考作者的意图和所传递的信息。 于是,为捕获我们的注意力,摄影师们 试图通过明确摄影中的特定要素来强调他们媒体的独特,并希望提升它至美术的崇高领域。 编辑推荐 大卫 约斯所著的 《摄影》速成读本是一本定位十分准确的图文口袋书,图书装订精美,铜版纸印刷,从摄影的基础类型出发,向专业内的摄影初学者介绍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摄影世界。 速成读本《摄影》是整个 “ 速成读本 ” 系列的一部分,通俗易懂而又不落俗套的介绍着摄影历史发展的各个流派特定,承启关系,同时又从摄影存在的不同方面去看待摄影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政治工具、时尚观念,治疗手段和保存我们值得珍藏的记忆的功 能性展开话题,阐述了当我们拿去相机为他者拍摄或邀请他者为我们拍照这样的消费开始,摄影在我们生活中开始变的不同,也导致了当我们观看一幅摄影作品时所产生的不同理解这样的观看现象。 《摄影简史》 (【英】伊安 杰夫里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xx 年出版 ) 作者 : [英 ] 伊安 杰夫里 译者 : 晓征 / 筱果 出版社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xx12 页数 :249 ISBN:9787108017345 内容简介 伊安 杰夫里的这本名著是一部关于摄影史的简单评论,它解释了我们判定一张照片好坏的依据,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画面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张照片的精华在哪里,以及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借助于从摄影之父福克斯 塔尔伯特到当代摄影大师的范例,这种出色的研究为我们 在评论方面提供了独特的参考。 正如《英国图书新闻》所指出的,对于任何一个摄影课程的学习者,对视觉媒介感兴趣的人或摄影影像传播工作者,本书都是必读书。 编辑推荐 与我们常见的史书不同,这本书的作者没有从摄影术的发明讲起,而是直接切入摄影师和作品。 准确地说这是一部写于 20 年前的欧美摄影简史,作者的视野范围是十九世纪 40 年代到二十世纪 70 年代活跃于欧美主流社会的摄影师。 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每一章都有一个文化主题。 它不是对时间、事件、人物的全纪录,而是一部关于摄影史的简单评论,它解释了我们判定一张照片好坏的依据 ,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画面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张照片的精华在哪里,以及摄影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纪实摄影》(【美】阿瑟 罗思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 年出版) 作者 : [美 ] 阿瑟 罗思坦 译者 : 李文吉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 20xx1 页数 : 162 ISBN: 9787563350971 内容简介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 „„ 纪实摄影家以冰冷的机器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 忽视 ” 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 从纪实摄影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没载看,它的批判性和干革命性不言而喻。 副产品纪实摄影史就是一部摄影家对人世间的不公、黑暗、动乱、肃削 „„ 进行记录、表 述与传播的历史。 通地影像,他们达到宣传鼓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使人间更美好的目的。 编辑推荐 在西方,系统而严谨的介绍某一类型的摄影图书并不多见,国内所介绍的更是以风光,速成,攻略,手册为主,我们对于某一类摄影的看法总是局限于几位摄影家或是他们的代表作。 由阿瑟 罗思坦所著的《纪实摄影》是一本系统的,分类的,全面的去了解摄影史发展的其中一个片断所出现的现象。 作者以平易的文风介绍了当代著名纪实摄影家的贡献,他们的风雨历程、创作理念、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对人性的追求等许多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纪实摄影的立 体的、全景式的信息。 《落差》 (【法】于贝尔 达弥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 年出版 ) 副标题 : 经受摄影的考验 作者 : 【法】于贝尔 达弥施 译者 : 董强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 20xx09 页数 : 228 ISBN: 9787563366989 内容简介 《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是法国艺术史家于贝尔 达弥施有关摄影与电影研究成果的汇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摄影的本质,同时提出一个一直萦绕着他的问题:摄影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由于摄影的本质,不可能存在一种摄影史 —— 哪怕在纪念他所崇敬的瓦尔特 本雅明撰写的《摄影小史》时,他也多次重申这一问题。 第二部分,分述三种不同的摄影实践,包括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视像、法国当代作家兼摄影家德尼 洛什的创作,以及加拿大多才多艺的全能艺术家迈克尔 斯诺的作品。 第三部分专门讨论 “ 建筑摄影 ” 这一特殊类型。 第四部分探讨运动的图像,也就是电影中的影像,最终提出一个 “ 节奏 影像 ” 的概念,与德勒兹的 “ 时间 影像 ” 与 “ 运动 影像 ” 相映成趣。 本书是一部有关摄影与电影的理论研究文章合集。 作者融现象学、符号学与精神分析于艺术史研究,指出摄影 (以及其后电影 )的出现,造成各种艺术实践间的断裂与落差,从此,再也不能认为这些艺术实践处于 同一层面了。 本书堪称罗兰 巴特的《明室》之后,法国思想家关于摄影最具启迪性的著作之一。 编辑推荐 由法国评论家于贝尔 达弥施所著的《落差》是近些年流传比较广泛的一本影像评论,本书是一部有关摄影与电影的理论研究文章合集,于贝尔 达弥施延续了罗兰 巴特的《明室》阐述的观点,又从摄影的本质,摄影与历史的关系,融现象学、符号学与精神分析于艺术史研究,指出摄影 (以及其后电影 )的出现,造成各种艺术实践间的断裂与落差。 它不仅限定为通常意义的摄影范围,更多的延展与建筑摄影,以及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摄影,电影等角度分析 摄影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 “ 节奏影像 ” 的概念,虽然与德勒兹的 “ 时间 影像 ” 有着很多的交叉点,但作者分析性的提出电影、摄影,绘画这些出现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中的关系, “ 节奏影像 ” 的产生也无疑会给摄影注入一种新的动力。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美】克里斯多佛 詹姆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xx 年出版) 副标题 : 美国艺术与设计专业品牌教材 作者 : (美 )克里斯多佛 詹姆士 译者 : 陆加佳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 20xx6 页数 : 379 ISBN: 9787532247073 内容简介 《美国艺术与设计专业品牌教材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摄影专业教科书。 作者从摄影基础知识入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并配 以各个时期摄影艺术家制作摄影图片的范例,详尽而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最经典的摄影图片制作工艺和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导。 该教科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图片制作工艺进行重点详解,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各种技法或是交叉工艺的同时,得到可重复的创作成果和成功体验针对当前迅猛发展的数字化影像技术,创造性地对现有图片制作工艺进行了推广和改进。 毫无疑问,本书必将成为数字影像时代最有价值的摄影图片制作工艺标准教科书。 编辑推荐 20xx 年初开始,一本由克里斯多佛 詹姆士所著的《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引起了中国摄影界的很 大变化,这是一本为摄影艺术家和学生所推崇的全彩页技术指南,覆盖了摄影图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