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有机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毗邻著名风景区九寨沟,位于东经103176。 50′ 104176。 58′、北纬 31176。 59′33176。 02′之间,居涪江上游,幅员面积5974 平方公里。 境内最高海拔 5400 米,最低海拔仅 600 米,相对高差起伏在 10002500 米之间。 县城年平均气温 ℃, 0℃的年积温 ℃,相对湿度 71%,年降雨量 毫米,年均无霜期 253 天。 平武是森林资源大县(森林覆盖率 %), 6 境内有大量的青杠、桦木、桤木,野生天麻分布于全县 25 个乡镇,是人工种植天麻的最佳生态区域。 社会背景:平武是少数民族比照县,全县辖 9 镇 16 乡,总人口 万人。 作为国家长江上游退耕还林、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县,退耕任务重(面积近 30万亩),合理利用退耕地及大量林地进行天麻人工种植,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因此,县委、县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及国务院 18 部委联合编制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 业行动计划》,决定实施 “ 川产地道药材天麻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 ” 这一极具市场前景的产业化项目。 经济背景 ( 1)是加入 WPO 后发展外向型农业产业的需要。 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生物技术、新药产品开发技术的不断运用推广,天麻市场需求日趋国际化,需求量不断增长,而野生天麻愈来愈少,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而平武作为天麻的地道产区, 其产品质量优、数 7 量大,发展以天麻为主的平武药材产业,必将促进 外向型农业产业的发展。 ( 2)是西部大开发保护利用资源促进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需要。 作为长江上游的平 武县,属老、少、边、穷地区,自古就有“天然药库”之称,全县产药材 1505 中,其中野生种 1382 种,家种 123 种,中药材资源蕴藏量 140 多万公斤,实施该项目,发展以天麻为主的平武药材产业,必将促进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3)是解决以伐木为主体的县财政增收的重要措施。 平武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长期以来依赖木头,被誉为 “ 木头财政 ” 县,天然林停伐后,财政税收和农民收入受到巨大冲击,开发利用以天麻为主的平武药材资源, 投资小、见效快,该项目的实施, 将促进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 4)是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县农业一直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但由于土地坡度大,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业比较效益极低。 退耕后, 8 农民要增收,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而人工栽植天麻,见效快,效益高,是山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 技术背景 ( 1)通过资源普查和试验示范,已经制定出“天麻人工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天麻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筛选出适合我县栽培的天麻品种 2 个,“天麻辐照防退化技术”曾获世界传统医学最佳论文“生命力杯”金奖。 (见附件) ( 2) 制 定优惠政策,组织、引进人才。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企业已制定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有技术、 懂 管理的人才加入,并加强了组织管理,现企业已经具备技术转化的能力。 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实施,不但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在经济、技术上也给予大力支持。 “天麻无公害人工栽培及系列产品开发”在 1999 年就被列为绵阳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以天麻为主的“平武药材产业”发展 将成为我县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